[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课(六)闻思修与调伏内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8

圣者言教 第二课(六)闻思修与调伏内心

  闻思与实修的区别,仅仅从字面上解释,也有一定的区别。闻思要尽量外放,范围可以非常广大。例如我们把一法分为二取、三门、五蕴、六聚、十二处、十八界、二十随烦恼、五十一心所法等。通常在教授时,我们会从五十一心所法当中树立五十一种不同的对治力来做讲解。大家在闻思时,都知道起心动念的现象,也知道五十一心所法中是如何讲解其中不同的区别,但是实际对治内心时,不会再树立五十一种对治法,因为一切都归纳为直接对治分别念时,五十一心所法也都在对治之中。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时时告诫我们,要观察一位修行者是否能算得上善知识,不仅要看他讲法时会不会散,也要观察会不会收。因为对于光会散而不会收者,即便闻思有多么通达,对于调伏内心能有多大的帮助则很难说言。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由于无法将闻思的教理融于一法之中修学,想要即生成办解脱非常困难。

  当然闻思的功德决定是具有的,这一点可不能否认。例如我们通常都会在门上写过解脱咒“嗡班摩呢喀毕玛烈吽啪”,从下面过一次就可以消除一千劫的罪业,这是释迦牟尼佛在《白莲花经》以及诸多经文当中所做的授记。又例如“啊”字是不生不灭的一种诠释,一旦认识到“啊”字,就可以断除三恶趣。当然,其中也有密言与谛实语见解之区别,但总的来说,这些咒语的功德都不可思议。更何况如今我们对佛法都已经有所了解,并且也已将三门投入修法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修法的功德是决定具有的。

  但现前我们所讲解的是要即生成办解脱。正如无垢光尊者所言:“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以及“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因此,我们在此处所讲解的是,仅仅依靠闻思是否能即生成办解脱,而不是讲解闻思没有功德。这一点必须要铭记心中。

  若要是对这些理趣不做辨析了解,内心就会产生更多的烦恼。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接受闻思没有功德这个论断,我也不会接受。闻思当然有功德,而且功德无量。但是想要即生成办解脱,还是反问一下,自己在调伏内心烦恼之上做得如何?

  我们说过,调伏内心就是从根本上用功,若懂得根本调伏根本,意义就非常广大。平常自己都在身做礼拜、口诵经文,功课不断,但实际当中见解是否有所增上呢?例如梦中是否能获得自在?若还是没有得到自在的话,平常还是从根本上多多用功为妙。

  修行不能期待仅仅依靠身口修行就能于某一天突然得到圆满的结果。当然,也许你能等到那一天,但也有可能此生永远无法等到,因此还是要懂得从根本处用功为妙。虽然现前结果还无法呈现,但是只要依教奉行,就必然有一天能够感受得到调伏内心带来的变化。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五)从暇满人身的角度理解调心的重要性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七)福祸寿命皆无常 唯有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二)时时护持正念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六)外障饿鬼与内障饿鬼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七)上师瑜伽含摄三根本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五)实修应稳重踏实
 圣者言教 第五课(四)转烦恼为道用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二)死时无定死处无定死缘无定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八)整洁干净是创造清净的缘起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五)应通过实修将前行教言纳入心相续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二)二禅、三禅和四禅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修法应树立真实之发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四天 精进念佛修心修行[栏目:智谕法师]
 为什么说命自我主,福自我求?[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改变,从心开始[栏目:雪漠]
 一二 无耳犬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传播佛菩萨的精神[栏目:传喜法师]
 僧宝论14、如何避免谤僧 (第三章 避免谤僧与调整行为 之二)[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印光大师法要 捌、述个人行谊[栏目:智随法师]
 傻瓜式修行十要[栏目:楞严悲华法师]
 禅修手册 八大人念[栏目:禅修手册]
 你为什么要学佛?[栏目:心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