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10 上士道 入大乘门——发愿菩提心(1)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1

正分10 上士道 入大乘门——发愿菩提心

  ※【导读】

  在“共中士道”的基础之上,就要进一步地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出发,先将所有众生都认知为“大恩老母”;再修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则必然会有条不紊地直达作为大乘标志的“愿菩提心”——为度一切如母有情愿成佛。在藏传佛教中,这是第一种经常运用的愿菩提心发心方法,传自金洲大师,称为“七重因果”。

  按照阿底峡尊者的佛学思想,有无愿菩提心,是区分大乘佛教徒与非大乘佛教徒的主要标志,因此,这种“愿菩提心”,可以说是通向大乘佛教的门户,也可以说是三士道中,跨入上士道的起点。

  ※【释异】

  与旧译相比,个别字句的重译,仅仅是出于信实的原则,以及整首偈颂顺遂、流畅的考虑,无碍大局,故不一一赘言。


  诸苦由贪自乐起,

  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将自乐与他苦,

  真心相换佛子行。

  (所有)无余的痛苦,

  都是从贪求自乐而引起的;

  而究竟圆满的大觉佛陀,

  却是从利他的情怀中产生的。

  因此,将自己的快乐

  与他人的那些痛苦

  真心实意地进行交换,

  (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11 上士道 入大乘门——发愿菩提心(2)
下一篇:正分9 共中士道 厌有求脱
 正分17 不舍愿菩提心(6)
 简注
 正分37 结行 回向所作善根
 正分22 远五毒(5)
 正分15 不舍愿菩提心(4)
 序分B 作颂因由
 正分21 远五毒(4)
 正分33 佛子当力戒者(3)
 附录
 正分11 上士道 入大乘门——发愿菩提心(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门直指 第八十五节 次第[栏目:程叔彪居士]
 是佛是魔一念间(达真堪布)[栏目:忍辱]
 明师的工作是这样的[栏目:万行法师]
 师缘 妙不可言[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独留此经 第四十五[栏目:净空法师]
 和南圣众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形下,要念诵?[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Buddhism and the God-idea[栏目:Basic Buddhism Guide]
 一心不乱才能成事[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解脱主要靠虔诚心[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佛眼观生死 第一章 解读生命 认识你自己[栏目:佛眼观生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