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4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不过,我也遇到过其他类型的比丘,而这些遭遇都成为我成长的机会。例如,在一座大寺院中,比丘与沙弥都同意在某天一起洗袈裟,我会去煮菠萝蜜果树。这时,就会有比丘等待别人将菠萝蜜果树心煮沸后,才来洗袈裟,再拿回茅棚晾晒,然后再打个盹儿。他们不必生火,也无须善后,自认为是聪明人,占尽便宜。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只是在增长无知,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做,把所有工作都留给别人。

  因此,无论说话、吃饭或做任何事,都要记得自我反省。你可能想舒服地生活、吃饭与睡觉,但你不能。我们为何来这里?若能经常想到这点,便会很有帮助。我们不会忘记,能经常保持警觉,如此地警觉,无论任何情况都能用功。若我们无法精进用功,事情的发展将会大为不同:坐着,会坐得如同在城里;走着,会走得如同在城里。然后你会想回到城里,和世俗的人厮混。

  若不精进于修行,心就会转往那方向。你不会对抗自己的心,只会让它随着情绪起舞,这就称为"跟着心走"。就如对待小孩,若我们纵容他的一切欲望,他会是个好孩子吗?若父母亲纵容小孩的一切欲望,那样好吗?即使起初父母有些溺爱他,但到该打屁股的年龄,他们偶尔还是会惩罚他,因为怕宠坏了他。

  训练心也必须如此,你必须知道自己,并知道如何自我训练。若不知如何训练心,只寄望别人来为你训练,结果必定会陷入麻烦之中。修行并无限制,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打扫寺院的地板或看见一道阳光,都可能领悟佛法,但你当下必须保持正念。若你积极禅修,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领悟法。

  精进不懈就能择法

  不要放逸,要清醒、警觉。在行脚托钵时会生起各种感觉,那些都是善法。当返回寺院进食时,也有许多善法可供观察。若你一直精进不懈,这些事物都会成为思维的对象,智慧将会生起,你也将会见到法。这称为择法,它是七觉支之一。若我们有正念,就不会轻忽它,会进一步探究法义。

  若我们达到这个阶段,修行就会不分昼夜地一直持续下去,无关乎时间。没有东西能污染修行,若有的话我们也会立即觉知。当修行进入法流时,内心就会有择法觉支,持续审察法。心不会去追逐事物:"我想去那里旅行,或可以去另一个地方……在那边应该会很有趣。"那就是世间的方式。只要走上那条路,修行很快就会完蛋。

  要不断警觉、学习。看见一棵树或一只动物,都可能是学习的机会。将一切都引进心里,在自己的心中清楚地观察。当一些感受在内心造成冲击时,应该清楚地见证它。

  你曾见过砖窑吗?在它前面有道两三尺的火墙。若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建造砖窑,所有热气都会进到窑里,工作很快就能完成。我们修学佛法应该以这种方式体验事物,所有的感受都被导引入内,并转为正见。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心将它们都导引入内,那些感受将得以生出智慧来。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要完全知晓戒律是不可能的
下一篇: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
 了解苦的因并放下
 了解害处,舍弃就不难
 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保持离欲心,正确地了解戒律
 不肯断恶,永远求不到功德
 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
 及时看见自己,就可停止作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栏目:包容的智慧]
 第四十九 梵天请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觉悟人生――教育子女(法智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漫说《中阿含》(卷十)~G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下)[栏目:界定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二百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慈心2[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凡事都能看破、放下,那其他国家拿飞机大炮掠夺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对其听之任之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暇满人身[栏目:祈竹仁波切]
 梦境 A Dream[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一天 单提一声佛号[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