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1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不过,我也遇到过其他类型的比丘,而这些遭遇都成为我成长的机会。例如,在一座大寺院中,比丘与沙弥都同意在某天一起洗袈裟,我会去煮菠萝蜜果树。这时,就会有比丘等待别人将菠萝蜜果树心煮沸后,才来洗袈裟,再拿回茅棚晾晒,然后再打个盹儿。他们不必生火,也无须善后,自认为是聪明人,占尽便宜。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只是在增长无知,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做,把所有工作都留给别人。

  因此,无论说话、吃饭或做任何事,都要记得自我反省。你可能想舒服地生活、吃饭与睡觉,但你不能。我们为何来这里?若能经常想到这点,便会很有帮助。我们不会忘记,能经常保持警觉,如此地警觉,无论任何情况都能用功。若我们无法精进用功,事情的发展将会大为不同:坐着,会坐得如同在城里;走着,会走得如同在城里。然后你会想回到城里,和世俗的人厮混。

  若不精进于修行,心就会转往那方向。你不会对抗自己的心,只会让它随着情绪起舞,这就称为"跟着心走"。就如对待小孩,若我们纵容他的一切欲望,他会是个好孩子吗?若父母亲纵容小孩的一切欲望,那样好吗?即使起初父母有些溺爱他,但到该打屁股的年龄,他们偶尔还是会惩罚他,因为怕宠坏了他。

  训练心也必须如此,你必须知道自己,并知道如何自我训练。若不知如何训练心,只寄望别人来为你训练,结果必定会陷入麻烦之中。修行并无限制,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打扫寺院的地板或看见一道阳光,都可能领悟佛法,但你当下必须保持正念。若你积极禅修,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领悟法。

  精进不懈就能择法

  不要放逸,要清醒、警觉。在行脚托钵时会生起各种感觉,那些都是善法。当返回寺院进食时,也有许多善法可供观察。若你一直精进不懈,这些事物都会成为思维的对象,智慧将会生起,你也将会见到法。这称为择法,它是七觉支之一。若我们有正念,就不会轻忽它,会进一步探究法义。

  若我们达到这个阶段,修行就会不分昼夜地一直持续下去,无关乎时间。没有东西能污染修行,若有的话我们也会立即觉知。当修行进入法流时,内心就会有择法觉支,持续审察法。心不会去追逐事物:"我想去那里旅行,或可以去另一个地方……在那边应该会很有趣。"那就是世间的方式。只要走上那条路,修行很快就会完蛋。

  要不断警觉、学习。看见一棵树或一只动物,都可能是学习的机会。将一切都引进心里,在自己的心中清楚地观察。当一些感受在内心造成冲击时,应该清楚地见证它。

  你曾见过砖窑吗?在它前面有道两三尺的火墙。若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建造砖窑,所有热气都会进到窑里,工作很快就能完成。我们修学佛法应该以这种方式体验事物,所有的感受都被导引入内,并转为正见。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心将它们都导引入内,那些感受将得以生出智慧来。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要完全知晓戒律是不可能的
下一篇: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保持离欲心,正确地了解戒律
 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
 阿姜查开示一景
 阿姜查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阿姜查强调修行的实用性
 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命
 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只借由听闻,无法真的了解戒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第一篇 佛 1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甘露滴[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金刚萨埵忏悔法[栏目:索达吉堪布]
 Contemplation Sutra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节录)[栏目:佛教经典·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Sutras · Bilingual Reading]
 不知道[栏目:禅话禅画]
 见闻“中阴文武百尊”即解脱成佛的故事[栏目: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妇人的夙因[栏目:布施]
 适当让孩子吃苦也是一种爱[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天台宗(王新)[栏目:天台宗简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