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言语都是直来直去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傲慢?为什么...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4

问:顶礼上师!前段时间我听阿松上师讲傲慢心的时候说,一个说话很直爽,并且言语都是直来直去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傲慢。这点我不是很懂,因为我们平常都认为说话直来直去是真诚的一种表现,为什么阿松上师说是傲慢呢?请上师慈悲开示。

答:所谓的“直来直去”只是自他的一种感觉。无论这个人说什么话,都有一种直来直去的味道,这就是自己和对方的一种感受。而傲慢心是针对他的发心而言,因为直来直去说话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关键要观待内心是否有傲慢的发心。

例如一个总觉得自己所站立场很高的人,无论讲话还是做事就都是一种傲慢,因为傲慢的是内心而不是外相。同样,只要我觉得自己现在说的这句话,是站在比他人见解更高的立场之上而说,这也是傲慢心。细致想想,在没有断除人我之前,恐怕我们时时都在傲慢心之上,这也已经变成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习气。

当然,所谓的傲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它的含义可以很广大。在《普贤上师言教》和《前行备忘录》当中讲解傲慢心的时候,比讲其他烦恼的内容更广。

因为讲解其他烦恼时,可以相对地将它固定在一个范围当中而讲解。比如说中国的范围很广,但是定位杭州或者上海某个具体的城市就很容易。而傲慢心所涉及的范围却比它们要广大得多,只要内心有一点点傲慢,感觉自己比他人强,不需要再起其他的傲慢之念,只要有这种感觉,都称之为傲慢心。所以傲慢的涉及范围非常广。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傲慢之心,是否是这样?有时在与别人交流之时,也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更不会观待自己的内心,这时候,“直来直去”的交流方式,也许就在无意当中也伤害了别人。

我们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智慧。因为在讲六度波罗蜜的时候,前五度即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和禅定度,虽然都称之为善,但若不具有最后的般若度,无论行持何种善法就如同是瞎子在做善事一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瞎子没有眼睛,所以做善事不具有智慧度,很多地方可能就会做得不圆满。

我们行持一件真正的善法,必须要有智慧,因为智慧的人懂得辨别和取舍,和前五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或者行持善法之时,要有智慧,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想先向您汇报一下我目前的修学状况...我应该如何去修学?
下一篇:思维无常和轮回过患...上师所赐予这些教言如何落到实处呢?菩提心...如何迈出第一步
 有时候我的脾气很大,请问这是否是前世带来?能彻底改掉吗?
 如何在实修中做到“身体端直如箭”?
 禅修时应该睁眼还是闭眼?
 我打坐中身体总不自主地前后摇晃,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去处理?
 如何在实修中做到“身体端直如箭”?
 何谓通达方便
 观修因果不虚的目的?
 为什么说晨起是禅修最好的时间?
 敬信的重要性
 初步尚不能做到双盘时,该如何行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心理学(陈兵)[栏目:佛教心理学]
 老做小[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网络问答(2009-02-28)[栏目:传喜法师]
 天堂地狱一念间[栏目:传喜法师]
 不能忘记他人的恩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楞伽经白话解卷三 一切佛语心品第三 第七章 慎勿习近世间论之二[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听闻佛法前的准备——“断三器”[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修行笔记[栏目:海涛法师]
 八风吹不动 智慧在心中[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