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您说内心不要随顺妄念而去,是否可以理解为当我在念诵咒语或者持诵经文时,就只要以经文咒语的加持而一直念诵即可,不需要想太多?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8

问:顶礼上师!您说内心不要随顺妄念而去,是否可以理解为当我在念诵咒语或者持诵经文时,就只要以经文咒语的加持而一直念诵即可,不需要想太多?

答:不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说过,对治烦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无意识当中对治烦恼,如同念诵咒语的本身就是在对治烦恼。但要记住的是,此处的对治烦恼并不是一蹴而就,也就是说,不是念诵一次就能对治一切烦恼,并且从此不再产生烦恼的,想要通过一次修行就达到这样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以后必然还是会产生烦恼的。

当然,诵经持咒本身具有消尽烦恼的功德,但这样的力量当下能达到多少,还是很难所言。例如我们现在口中念诵几遍:“嗡玛尼贝美吽舍”,在念诵的前后,从自身的感觉当中而言能体会到多大的区别呢?恐怕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这并不是说明我们念诵观音菩萨心咒没有功德,而是由于我们宿世习气烦恼太沉重的缘故所致。

例如在一张白色的毛毯当中放上一根很细微的黑色绒毛,恐怕我们谁都无法看见这根毛藏在哪里,因为毛毯太大,而绒毛太细小了。因此由于无始以来我们烦恼沉重的缘故,想仅凭念诵几遍心咒就能令烦恼在不知不觉当中逐渐减轻,恐怕是很难做得到的。

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大乘显宗教法告诉我们,想要成办佛果需要修学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而三大阿僧祇劫时间有多长呢?这样的时间已经长久到无法用年来计算。所以仅凭口中念诵的一两句佛号,能否令无始以来的习气迅速减少,真不好说。

第二种对治烦恼的方式就必须要有意去调伏,也就是说,当出现散漫或昏沉的时候,不让内心继续跟随着他而去,而是及时提起正念,把自己的心收回来,这也是一种对治烦恼的方便。

懂得从无意识和有意识两方面去对治烦恼,相信你的修行会越来越好。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我在修法出现妄念时,就用上师所教导的方法去调整。但是调整完之后,我就不知道接下去该如何修行了。
下一篇:请问一下在随顺别人的同时,怎样才能不失去自己,我应该如何去做?
 大恩上师讲授的“皈依戒”与我们以往闻思“三皈依”教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内心一直无法真正生起修法的紧迫感,应该如何观修?
 为何要观三相圆满之身?
 观修因果不虚的目的?
 每一年都有某一位本尊或某一位菩萨是本命年的守护神,这样的说法否正确?..
 禅修时应该睁眼还是闭眼?
 平时习惯以鼻呼吸,持风用口呼吸反而有憋气或者口干的感觉,该怎么办?..
 次第根机的行者如何培养菩提心?
 初步观想上师皈依境难以清晰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我在座上念诵课诵时...自然安住还是继续往下念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功夫直透生活禅(明一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栏目:极乐之光]
 Then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luck?[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试析《楞严经》的二种根本(果利)[栏目:禅宗文集]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栏目: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Square Zen[栏目:Shunryu Suzuki]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