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使禅宗成残宗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4

莫使禅宗成残宗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重要宗派,其特色就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帮助学人契入空性上有着特殊手段。但经历隋唐一花开五叶的鼎盛之后,虽然法脉一直在传,但更多只是一种形式或象征而已,内涵却已所剩无几。曾经高僧辈出、气象万千的禅宗,为什么也会一路衰败下来?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不太重视基础引导,如果不是上根利智就很难契入,这就使它的受众始终局限在小范围内。其实,利根并不是天生的,同样可以培养。那些根机较钝者,无非是尘垢太厚,使智慧光明难以显现。若能设立一些基础阶段的修行,而不是把起点定得太高,就可以接引更多众生,奠定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不太重视知见的作用,虽然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但这绝不等于不立知见。修禅到底要修什么?见性到底要见什么?需要明明白白。如果根本不知道要见什么,不知道什么是什么不是,只能在那里枯坐蒲团,盲修瞎练。

  三是缺乏明眼人的指点。因为心行是微妙而瞬息万变的,有缘依止在证道者身边,时时请益,才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否则,学人很可能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不知所措,功亏一篑。

  这就使我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在多年修学过程中,我发现,法门虽多,宗派虽多,但都离不开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其中,前三项是各宗修学的共同基础。目前存在的修学问题,很多就是因为基础不够,或是信心不足,或是发心不正,或是戒律废弛,这又会直接影响到正见和止观的修行。正见和止观是各宗修学的特有内容,换言之,之所以会出现种种宗派,正是依不同正见而建立。如阿含以苦、空、无常、无我为正见,中观以缘起性空为正见。此外,还有根据这一见地建立的修学方法。具备这些要素,修学才不会产生偏差,同时也能避免得少为足的弊病。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正见才看得见
下一篇:你都在修些什么
 一篇旧文:汉传佛教的反思
 真善美
 慢慢修来快快到
 能力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脱
 七日禅开示之三
 解脱不是逃避
 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看见心的本来
 老僧常谈,还得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能救世间苦,无刹不现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要义概述(朗明法师)[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栏目:太虚法师]
 四圣谛与人生:佛教心理治疗与森田疗法[栏目:佛网文摘]
 煨桑:云雾飘渺的焚香祭祀[栏目:传统香道]
 喜玛拉雅课程 开示日志(圆满日)莲师灌顶[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大错~祝发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无死的金刚心 第13章 咒过的黑牛角[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骨肉重聚 并获生西 (民国 定云尼)[栏目:释门法戒录]
 佛陀的古道 第四章 第二真谛──集[栏目:毗耶达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