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修学概要 十八
 
{返回 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8
 佛法修学概要(十八)

净界法师主讲

庚三、四空定

这一科是讲到天乘,就是说我们依止这样的法门,使令我们成就天的果报。天的法门主要有三个,十善业、四禅定四空定。我们看第三科的四空定。

言「四空定」者,已无形色,名之为「空」;心无分散,名之为「定」。谓行者厌患色尘,如鸟之在笼,不得自在,故而摄心谛观,思惟「四无色处」,逐渐灭除一切对外境的感受及思想,以达「清净无染,虚空寂静」之精神净界,名「四空定」。

这一段把四空定作一个拢总的解释。什么是「四空定」?已无形色,名之为「空」。这一段的「空」是解释外在的一个相貌。他的外在相貌已经没有形状跟颜色。没有形状跟颜色,叫做「空」。天的果报有三类,一个是欲界天、一个是色界天、一个是无色界天。欲界天的人跟我们凡夫的人是一样的,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睡眠的欲望,当然也是有很多很多的相貌,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欲,所以叫欲界天。色界天,他内心有禅定,有三昧乐的摄持,他心中已经没有欲望。但是因为他还有色法,他的色身特别的精妙,而且放大光明,所以叫作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已经没有业果色,他没有色法是指没有业果色,但是还有定果色。在唯识学把色法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由业力所创造的。譬如说你是一个男人,她是个女人,这个色法是你过去的业力所变现的,叫作业果色。这个业果色在你一期的生命当中是不能变化的。定果色是在你禅定当中,他能随心,随自己心中的欲望,能作各式各样的变化。他能变一只小鸟、变一只兔子,或者变一颗树。所以四空天的天人,他已经没有一个固定的色法,在欲界天跟色界天,他都有固定的处所。欲界天最初的四天王天、忉利天、乃至于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有一定的处所,色界天也是有固定的处所,无色界天是没有固定的处所。他随时随地都能够出现,随时随地以各式各样的样式出现,因为他已经没有业果身。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色法,没有色法,那就断灭见了。佛法讲缘起法,色心二法是不断灭的,乃至于佛陀都有色心。佛陀有无漏的法界身心,「空」指的是没有业果色

心无分散,名之为「定」。前面是讲外在的色身,这个是讲内心,心无分散。他的内心能够明了寂静的安住不动,这是一种禅定的境界,叫「定」。合起来就是「四空定」。他是怎么修法呢?

因为行者厌患色尘,如鸟之在笼,不得自在。这个修禅定的人,他不知道障碍他自己的是心中的烦恼,以为色身对他来说是一种障碍。就好像一只鸟被关在笼子里面一样,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就像鸟一样,被这个色尘障碍住了。他这个时候去观察四无色处的境界,这样观察久了以后,慢慢、慢慢对外境的感受跟思想就熄灭,这个时候他对于色法的感受思想熄灭,转成对于无色界的一种感受思想现形,这个时候内心的状态,「清净无染,虚空寂静」的精神状态,称为「四空定」

四空定是这样修的,厌恶色身的障碍,把色身给消灭掉,变成一种纯精神的状态,这是「四空定」拢总的定义。我们看它的别相。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色如牢笼,不得自在,心欲出离,乃摄心谛观,加功用行,破于色故,思惟「无边虚空」之相,此定成已,如鸟出笼,自由自在,已无业果色法,惟存定果色法,名「空无边处定」。

四空定最初的第一个,「空无边处定」。修行人厌患色法就像牢笼一样,使令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不得自在。他想要出离色法的系缚,加功用行,破于色故,思惟「无边虚空」之相。修四空定的人,要找一个高的地方,一个旷野的山顶。他住在山上,去取无边虚空的相貌。他经常观察无边的虚空,经过观察以后,慢慢、慢慢他对于色法的感受就停下来。我们讲一切惟心造,心中对于色法的受、想停下来,这个时候他的业果色就停下来,只有一种微细的定果色,这个就是「空无边处定」。他就是去取无边虚空的相貌,心中不断的缘无边的虚空,就把色法的力量给停下来。当然,这个停下来是暂时的,如石压草。就是厌色依空,厌恶色法,去追求空,只有空的相貌。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此定成已,心定不动,清净寂静,名「识无边处定」。

这个是从「空无变处定」再提升。修行人进一步的厌患虚空的相貌,,因为虚空的相貌是没有边际的,缘多则散。他攀缘久了以后,觉得这个无边的虚空太广大了。他总是觉得心外求法,使令自己的心散乱,会干扰他的禅定。所以他进一步放弃他所攀缘的虚空相貌,开始回光返照去攀缘那一念明了的心识。就是放弃所缘虚空,回过来攀缘能缘的那一念心。这个禅定成就以后,心定不动,清净寂静,名「识无边处定」。前面是厌色依空,这个是厌空依识。厌恶这个空,他觉得这个空太广大了,经常攀缘会障碍他心的寂静,所以他就去攀缘心识,成就以后就「识无边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谓行者复厌「识心」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于「识」,转心缘「无所有法」;此定成已,空色双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名「无

所有处定」。

前面的「识无边处定」是攀缘心识。修行人心识攀缘久了以后,他又觉得这个明了的心识也太广大了。经常攀缘,使令他内心经常散乱扰动,破坏他的禅定,破坏他的寂静。他又不再攀缘心识,他开始去攀无所有。佛法讲「空性」,它是一个理性。我空、法空,是一个真理,它不是一个相貌的东西,不是一个事相的东西。外道的无所有法是自己捏造出来的,他自己观想出一个境界。他认为那个境界是一个无所有,那不是一个理性,那是一个事相,一个虚妄的,心中所捏造的一个境界。他就以一个无所有的境界,当他的所缘境,不断的观察这个境界以后,就空色双亡。色法不可得,虚空的相貌也不可得,乃至于他的心识都停下来。这个心识停下来,指的是粗的心识,微细的心识还在,心识是不能断灭的。我们讲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恒转如暴流,水流是不能停下来。他停下来的是那个是粗的,粗显的心识停下来。这个时候内心的状态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内心当中,迥无攸往,内心空旷,一望无际,内心当中非常的开阔,空旷,这个时候的定叫「无所有处定」。他也不攀缘虚空,也不攀缘心识,他的心云何应住,安住在什么境界呢?他的心安住在无所有的境界。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更加寂静,彼前面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更加的寂静。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无所有处」之无想,缘念「非想非非想」之法,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成已,诸想不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名「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个有为法,我们内心当中,有所攀缘,有所执着。心有所住,即是非住。有为法跟真理是不同,跟涅槃是不同。涅槃的境界安住以后,是常乐我净。有为法我们攀缘久以后,是常者生厌。就算你安住在无所有,时间久了,也是厌烦。这个时候,他也不喜欢前面这个观察心识的有想,他对于无所有的无想也不欢喜,有想也不好,无想也不好。这个时候,他去找一个非想非非想的一个境界,他介于想跟不想的中间,他觉得这样子是最快乐的。就在这个也不是想,也不是没有想,想跟没有想的一个中间的境界,就在那个境界里面安住。这个时候诸想不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他心中心识的活动,好像是有,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心识的活动,好像断灭,但是又好像不断灭,叫「非想非非想处定」。

《楞严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处定,他的心识状态非常的微细。讲一个譬喻,水流流的很慢,我们从眼睛上看,这个水不动,但是你丢一个稻草,稻草会缓慢的活动。从稻草就看得出它在活动,但是你用眼睛看,看它不动。所以外道他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他认为他的心识就是涅槃,所作皆办,生死结束了。事实上,他还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还没有达到无相的真如,还不到。所以智者大师说:非想非非想处定,就像一个人喝醉酒,如痴如醉,若存不存。为这个三昧酒所醉,内心当中感到一种昏钝。所以四空定不是一个好定,一般佛弟子不修四空定。四禅会比较好,四禅它的明了性强。四空定,它把心识的活动,调得太沉了,太沉默了。他已经没办法起观,几乎都不能活动了,整个心识就像一滩死水。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一般人是不进入四空定的,因为他的心识没有作用,完全是死水的境界。那个定境太强,好像一个人喝醉酒,三昧酒所醉,在那个地方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这个就是「四空定」。

藕益大师在《楞严经》,他对于四空定讲出一句话。他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外道没有学习佛法,不明白我空的真理。没有人引导他,如何去观修我空的道理,他自己在那边摸索,自己在那边打妄想,依止妄想,捏造一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完全是这一念心识变现的一种虚幻的境界,这个就是生死的根本,这个正是攀缘心。无量劫来生死本,其实这个妄想是生死的根本。愚痴的人,痴人认作本来人。愚痴的众生就认为这个是本来面目了,其实它还是一个虚妄的境界。这个就是讲到四空定,他完全是一个事相的修行,没有一种理观。这是讲到天界的情况有三种,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种天。三种天各有它因地的修行。

问:?

答:它会跑到四空处地。念佛法门你的所缘境是佛号,对不对?你所缘境是佛号,你心中有皈依的心。佛力加被,感应道交,念念成就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那是不同,你所缘境是佛陀的功德境界。四无边处它所攀缘的是一种空无的境界,那又不同。所缘境不一样,那不同。念佛法门是他力法门。

问:?

答:三界有二十八天,没有这个天。

问:?

答:一般佛弟子不进入四空定。因为修四空定没有帮助。你经常入四空定有一个缺点,在经典里面,你经常入四空定出来以后,愚愚钝钝。这个人就是愚痴,你跟他讲什么?他没什么反应。所以入四空定障碍圣道,入四禅不会。因为四禅定他的明了性很强。我们曾经听说广钦老和尚入定,弘一大师拿引磬敲,他马上出定。如果敲引磬会出来,可能是初禅。二禅的时候,眼耳身三二地居,他的耳朵就不活动,敲引磬不会出来。所以敲引磬是判断他是初禅还是二禅以上,如果那个人入定,敲引磬会出来,他的耳识还在。他的第六意识也是耳识,眼识、耳识,眼耳身,身识都在,你打他,他也会出定,他身体的识都还在。身识、耳识都在。如果入了二禅,前五识都不活动,只有第六意识,对外界完全不接触,你打引磬,他不会出来,除非他自己要出来。

问:?

答:一般不能超过七天,如果这个人入禅超过七天,出来以后,身体可能会有问题,色身可能会败坏。虚云老和尚入定太久,出来以后,脚就坏掉。因为血肉之驱。当然有人色身强,能够持久一点,正常情况,不要超过七天入定。

问:?

答:当然有些人禅定,他从小就开始打坐,从小时候就开始打坐,他气脉特别的顺畅,他久一点没关系。有些人是定境强,他身体情况差,身体的堪忍性差,器官的循环没那么好,但是他心很寂静,很容易入定,那么他入定太久出来,他身体就坏掉。《阿含经》很多这种,阿罗汉入灭静定,他要去扥钵,遇到下雨天,他想下雨天去扥钵,袈裟弄脏了要洗,麻烦。今天不吃饭,就入定。入定后就咒愿,说雨停了以后,就出定。结果那场雨下了二十几天,他这样咒愿,等到停的时候再出定,身体坏掉,不能用。一出定就要入灭,他的器官不能再用。

问:?

答:出定的时候,身体也不太能够动。因为色身是一个业报身,你是一个欲界的众生。欲界的血肉,它有它的结构。你如果是一个四禅的天人,你入定多久,因为它的色法本来就是一个精妙的色法。你是一个欲界的果报色,经常入定,你这个欲界的色身没办法负担。

问:?

答:欲界的色身不能入定太久。在经论上说,最好不要超过七天。所以一般修行,坐一坐要起来经行,拜一拜佛,要调。让自己的色身,坐一坐,动一动,让血脉顺畅,不能老是坐的。

己三、声闻乘

言「声闻乘」者,谓听闻佛之声教,修「四谛法」,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者,名「声闻乘」。

声闻乘就是听闻佛之声教。佛的声教指的是「四谛」。佛陀讲四谛。由四谛法当中,断三界的见思惑,证得阿罗汉果,名「声闻乘」。前面的人天乘,都是一个有相的境界,他这一念心只能够在有相的境界活动。声闻乘的车乘,它活动的范围更加的广大,它能引导我们这一念心,超越三界,达到界外的那个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去。它能够断除三界的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是出世间的功德。

四谛法,声闻人所修的法门。「三转四谛*轮」。佛陀在出世的时候,印度有很多的外道。外道自己在禅定当中,自己也能够想出一个生命的道理出来。外道对于生命的解释,一般来说是两个解释。第一个是邪因缘。邪因缘就是说,认为生命有一个主宰者,所谓的大梵天、上帝,在控制我们的吉凶祸福。我们想离苦得乐,必须向大梵天来礼拜、赞叹、供养,使令它能够赐给我们快乐,拔除我们的痛苦,这叫「邪因缘论」。

第二种是无因缘论。说生命是没有理由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换句话说,人死如灯灭。这是一种断灭见,没有因果的。

佛陀出世以后,讲出「正因缘论」。佛陀最初讲正因缘,就是讲四谛。佛陀的意思是,生命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我空、法空的真理,怎么会有生命呢?就是有因缘,由杂染的因缘,而形成苦集二谛。由清净的因缘,成就灭道二谛,就是两种因缘。这个就是佛陀说的四谛法,刚开始最初的四谛法门。

苦-苦者「逼迫」义,及三界六道生死之苦果。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使令我们的身心感到一种逼迫,感到一种不寂静,这个就是「苦」。这个苦指的三界的果报都是苦,包括三恶道、人道,包括天道。只要你在三界得果报,这个果报体就有逼迫的感受出现,这个就是苦果。佛陀在讲「苦」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三转四谛法门」

「示相转、劝修转、作证转。」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佛陀先指出来,「此」是三界的身心。说你只要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这个身心的果报,他的本质有一种逼迫的感受出现,不能使令你寂静安乐,这个就是苦的相貌。「示相」指示出苦的相貌是逼迫。指出来以后,佛陀进一步要我们「劝修」

「劝修-此是苦汝应知」。修习苦谛,主要的是要知,知道这个苦的存在。佛陀讲「苦」是一个生命的本质,什么叫做生命的本质是苦呢?譬如苦瓜,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管你用多少的水去洗它,你不能改变它的本质,它的本质是苦,只是多少而已。不管你用黄河的水,无量无边的水去清洗苦瓜,不能改变它苦的本质。说我们这个三界的果报体,我们的身心世界,不管你穿多美好的衣服,不管你吃再好的食物,都不能改变这种逼迫的感受。这个逼迫的感受是永远不会停下来的,只是粗跟细而已。你吃再好的饮食,穿再好的衣服,不能掩饰苦的本质。这个苦的本质,我们透过思惟观察,使令自己了知。应该了知的。

「作证-此是苦我已知」佛陀自己作证,说这个苦的相貌。「我」是指佛陀。我已经如实了知。换句话说,这个身心的苦,不是佛陀捏造出来的,是一种生命的真相。佛陀自己作证,这个是可以了知的。因为这个是一个存在的一个事实,所以佛陀已经知道了这个事实。佛陀以过来人的一个角度来为我们作证,这是一个真实相,因为我已经如实了知。「此是苦汝应知」,我们应该怎样去知道苦的相貌呢?从经论当中,有三苦跟八苦。

「三苦」。第一个是苦苦。苦苦就是苦的相貌,本质就是苦。苦的相貌主要是讲三恶道。我们在观苦苦,主要是观三恶道。地狱的刀山油锅,饿鬼道的饥饿口渴,畜生道的系缚打杀。这种三恶道的身心世界,经常被苦恼所逼迫,所以说是苦苦。

第二个是坏苦。坏苦指的是人天的乐受。你这个人身体健康,财富很多,眷属也很孝顺。这种是一种快乐的感受,怎么说是苦呢?这种坏苦,我们是不容易理解的。坏苦的意思是说,因为你现在的乐受不能久住,随时会破坏。在《涅槃经》佛陀讲一个譬喻来解释坏苦。有一个贫穷人,他生活很贫穷,希望能够得到财富,得到安乐。他就向天祈祷,经过七年以后,噢!天就出现了。天就来敲门,这个农夫把门打开,看到一个美貌的女子,长的非常的光明庄严。他说:你是谁?她说:我是功德天。你可以给我什么呢?她说:我可以,我到你家来,可以给你种种的财富、健康,给你种种的眷属,给你种种安乐的境界。他说:太好了,你赶快进来。当功德天进来以后,没多久又有人来敲门。一打开,一个丑陋的女子,他说:你是谁呢?我的名字叫黑暗。他说:你来我家干什么呢?她说:我要给你种种的灾难、种种的不幸、我要给你种种的破坏。这个人说:我不欢迎你进来,你给我出去。黑暗说:不可以,因为前面的功德天是我姐姐。我们姐妹是经常在一起的,我们姐妹不能分开的。你接受了我姐姐,你就要接受我。这个有智慧的人,他想一想,就把她姊姊赶出去,那我两个都不要。佛陀就赞叹说,这是一个修行人,希求涅槃的一个修行人,不再贪恋世间的欲乐。这个意思是说,世间的快乐,它是夹杂的灾难。「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就是说当我们在受用快乐的时候,这当中已经隐藏一种危机了,随时会破坏。黑暗,它妹妹随时会出现,因为这两个是永远存在的。有一个功德的出现,下一个就是灾难的出现。虽然这个灾难还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对望未来来说,它迟早要出现。所以说无常就是苦,因为使令我们感到不安稳,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健康,随时会破坏,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财富,那一天会失去。这种欲乐给我们一种不安全感,这个就是苦,不久住故。这种坏苦,我们一般是不容易体会的,一定要透过佛法的学习,才能够观察的出来。

第三个行苦。行苦是最微细的。我们这一念的身心世界,它不是寂静的状态,它是剎那剎那生灭的活动状态。这个不寂静就是苦。相对于真如佛性来说,它就是苦。一般没有修行的人,不能体会到行苦。但是你经常作定课的人,经常拜佛、打坐的人,如果你这一天没有作定课,你会发觉你的心扰动的特别厉害,你就能够发现行苦的存在。当然,你一天到晚跑来跑去,心都向外面攀缘,你就不知道什么叫行苦。因为你经常保持这种状态,但是你经常打坐的人,你这一天没有打坐,你会发觉你今天跟以前的心,扰动的特别厉害。行苦的相貌就明显。佛陀讲这个苦,主要是曰坏苦跟行苦。因为苦苦不能普遍三界,诸天没有苦苦。行苦跟坏苦是普遍三界的。所以说,佛陀讲苦,主要是讲坏苦跟行苦。

人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个大家容易理解。「苦谛」的思惟,在出世的圣道,这一方面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的出离心,一个希求圣道、希求涅槃的一个心情,就是建立在观察苦谛的一个基础上。就净土法门来说,我们要成就净业,也是要观察娑婆的苦谛,使令我们厌离娑婆。所以苦谛的观察,可以说是,只要是求出世间法,对于苦谛的理解,那是一个最基础的。所以佛陀说,「此是苦汝应知」。「汝」指的是一切三乘的佛弟子。苦谛不是小乘的学者才修而已。你看《法华经》,《法华经》是大乘的法门。但是佛陀在《法华经》上就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整个三界就像一个起火燃烧的一个火宅,我们身心世界,烦恼障、业障、报障,果报体剎那剎那的生灭,那种扰动不安的境界就像大火一样,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所以这个苦谛就是三乘修行人都必须观察的。

集谛-集者「招感」义,即见思惑及所生诸业俱。

集就是招感。前面的苦是逼迫的意思。苦是一个果报,果报怎么来的呢?这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我们内心的烦恼还有业力所招感的。看三转集谛。

「示相转」先指示集的相貌。「此是集招感性」。什么是集呢?就是一种招感的性质,它有招感苦果的性质。你看这个外道在修苦行的时候,他就把身体泡在水中,或躺在有刺的树干上。阿罗汉就问他说:你在干什么呢?他说:我要消灭我身体的痛苦,他认为我这个痛苦是固定的,赶快让痛苦结束,赶快解脱。阿罗汉就问他说:你看前方有一个牛车,这个牛车不动,你是打这个车,还是打这只牛呢?外道说:当然打牛,这个车子不动,不是车子的过错,是牛的过错。阿罗汉说:对啊!你的身体,你的果报体有老病死的痛苦,不是色身给你的。这个色身没有过错,它是个果报,它是无记性。你会有老病死,是因为你内心有烦恼,有业力。这个外道才开悟。所以开悟了「此是集招感性」。真正招感果报的是你内心的烦恼跟业力,招感。

第二个「劝修转-此是集汝应断」「集」我们应该怎么去修呢?是一个「断」字。前面的苦是一个「知」字。知道。我们面对集的一个态度是断除,断除苦因。断除是断除烦恼,不是断除业力,业力不可能断除的。无量无边的业力是没办法断除的,烦恼断除业力就断除。

「作证-此是集我已断」,这个时候,佛弟子还是信心不够,这个东西真的能够断吗?我心中的烦恼这么多,真的能够断吗?佛陀就作证,此是集我已断。我内心当中无量无边的烦恼,我已经完全清净了。换句话说,烦恼是可以断的。佛陀做一个作证。

接下来看烦恼跟业力。烦恼在三界来说,有见惑跟思惑。「见惑」是见解上的一种迷惑。见惑的根本就是我见,以这个作基础。我们认为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有一个主宰性的我。我依止这个我,创造很多的思想,很多很多的造作,这个就是「见惑」。

「思惑」是一种思想上的迷惑。就是内心当中有贪瞋痴慢疑的烦恼,叫思惑。初果圣人就把见惑断掉了,初果已经能够觉悟我空的真理,但是他等流的烦恼习气还在。初果的圣人还有贪欲,还有瞋恚,不过他只要正念提起来,他烦恼马上停下来。但是他佛堂出来的时候,还有一些微细的烦恼,要到阿罗汉果,四果,就完全把思惑消灭。这是讲到烦恼,再看业力。

「有罪业、福业、不动业」三种业。

「罪业」就是依止烦恼,贪瞋痴所造的业。

「福业」就是依止善心,无贪无瞋无痴的心,所造的业。

「不动业」指的是禅定。就是你在禅定当中,所造的业,就叫不动业。他也不思善、也不思恶,就是不动业,他招感四禅、四空的果报。

集谛,招感性。我们会招感三界的果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你的业力,一个是你心中的烦恼。业力是亲因缘,烦恼是增上缘。譬如说,你今天种了一个种子在泥土当中,这个种子是成就水果主要的因素。但是这个种子要开花结果,需要水的滋润。没有水的滋润,它不能开花结果,它不能发芽。这个水就是增上缘。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有很多的善业,有很的恶业,到底是善业起现形,还是恶业起现形呢?那就看你临命终的时候,起善念,还是起恶念。十二因缘,爱取有,这个有就是一种很强大的业力。我们从种子位变成有枝,就是要爱取的滋润。《大毗婆沙论》说魔羯陀国的国王叫频婆娑罗王,他跟阿阇世王,过去生就结了冤家。他把阿阇世王生出来以后,就请算命的来算。算命的说:哎呀! 这个小孩子过去跟你有大仇,他以后会害死你。频婆娑罗王很生气,就把小孩子从楼上摔下来。但是阿阇世过去的福业太强,福报太强,没有把他摔死,断了一个指头,断指。摔不死,只好继续养下去,长大以后,提婆达多异想天开,想要作新佛,说佛陀已经过去了,我要作新佛。怂恿阿阇世说,你害死你父亲,来作新国王。我把佛陀害死,我们两个合作,你来拥护我,你作新王,我作新佛。阿阇世说不可以,我的父亲对我这么好,我怎么可以害死我父亲呢?提婆达多就说了,你父亲怎么会对你好呢?你刚出生的时候,你父亲就从楼上把你摔下来,把这件事跟阿阇世讲。阿阇世一听很生气,就把他的父亲给关起来,频婆娑罗王关起来。使令频婆娑罗王在监狱当中活活的饿死。饿死的时候,因为频婆娑罗王在生的时候,经常供养三宝,有善业。他的神识到忉利天去投胎。到忉利天先经过四天王天,因为他是饿死的,肚子太饿。他经过四天王天的时候,刚好四天王在吃饭,他看到饭的时候,他肚子太饿了,就动了一个贪念,结果就在四天王天投胎,就做四天王的儿子了。从这个观念可以说明,我们的业可以从临终的开示助念改变。这个关键很重要,跟我们临终助念的关系很重要。就是说你这个人业很重,但是你临命终的时候起善念,就是无量无边的罪业你不要去触动它,你生起善念,念你布施的善业,念你持戒的善业,最好是能够念佛,忆念佛的功德,跟佛陀感应道交,到极乐世界去。如果不能念佛,起码你回忆你一生中所造的善业,忆念善业,生起善念,生起布施的善念,持戒的善念,这个时候虽然你有罪业,但是不能得果报,因为没有爱取,没有招感性。从集谛当中,临终的关怀很重要,临终的助念是很重要的,帮助临终的人生起正念,这个讲「招感」。

前面的苦集二谛是一种杂染的因果,苦是一种杂染的果报。这杂染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是由集,由内心的烦恼跟业力所招感的。所以苦集二谛是一个杂染的因果。灭道二谛是一个出世间的清净因果。佛陀在讲四谛,他的次第是先讲果报,在讲因地。看出世间的果报

「灭-灭者谓苦因苦果灭已,所显「寂灭无为」。」

「灭」是一个形容词。佛陀以火的燃烧,来形容生命的相续。说这个火可以从很多的柴火当中,可以从此处烧到彼处。比喻我们的生命不断的相续,只要有柴火,它不断的烧下去。用火焰来比喻苦恼的生命,生命就像火一样,不断的相续,不断的热恼下去。「灭」就是把这个火给熄灭了,生命停止了,就像火熄灭一样。苦因苦果灭已,所显的一种「寂灭无为」的现象。内心当中寂静安乐,而且没有一种生灭的状态,叫无为。这个叫做灭,它就是一种寂灭无为。

佛陀在讲灭的时候,他也是分成三个次第,「示相转、劝修转、作证转」。

看这个灭的相貌「此是灭可证性」。指示灭的相貌的时候,说灭是可以证得的。它是一个真实的功德,不是一个虚妄的境界,它是可以证得的。换句话说呢,我们解脱生死以后,的的确确是有一个涅槃存在,这个是可以证得的。

「劝修-此是灭汝应证」,佛陀劝我们应该要证入。换句话说,这个涅槃不应该只是理解而已,应该要如实的证入。我们对于涅槃的态度是要证入。

「作证-此是灭我已证」,佛陀以自己来证明,说涅槃我已经是如实的证入了。换句话说,我们佛弟子,只要遵循佛陀的脚步,好好的用功,也一定可以证得,因为佛陀自己证入了,以过来人的身分,为我们宣说涅槃的存在,所以「作证」。涅槃的种类有两种,「第一个是有余依涅槃。第二个是无余依涅槃。」

「涅槃」翻成中文叫无生。它的内心状态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能够达到一切法不受的境界。经论上说,「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阿罗汉那一念无生的心性,它在这个境

界活动的时候,就像鸟在虚空飞过去,没有留下任何的踪迹。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在这个境界活动的时候,心有所住,有很多很多的踪迹。阿罗汉的境界,他的内心当中能够不受一切法,虽然他跟境界接触,但是他不受。这个就是涅槃,他的内心有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出现。不生不灭的境界有两种差别,一个是有余依,一个是无余依。有余依的「余」是剩余。「依」是依止。依止当然指的是身心,果报体指的是我们的依止处。就是说这个阿罗汉已经成就涅槃,但是他还没有死掉,他的身心还在,等到他的身心结束了以后,他用三昧火把身心烧掉以后,他就入了无余依。前一念死掉,下一念就入了无生,入了涅槃境界。无余依涅槃。

涅槃是一种出世间的功德,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有关的快乐,有三种快乐。第一种是五欲乐。第二种是三昧乐。第三种是涅槃乐。五欲乐,财色名食睡的快乐,它的本质是粗重的、是杂染的,而且他要等待很多很多的因缘。三昧乐,它比较清净,而且三昧乐,它不必等待因缘。譬如说,有些人喜欢吃这个烧饼,他认为吃烧饼是快乐。但是吃烧饼要产生快乐的感受,要很多因缘。第一、烧饼要有人卖,烧饼要现前。第二、你牙齿要健康。你牙齿要痛,你吃烧饼就不快乐。第三个、你肠胃要好,要能够消化。第四个、你今天的心情要快乐。所以五欲的快乐要出现,要很多很多的因缘具足,乐受才会出现,等待众缘。

三昧乐的出现,不必等待众缘。你只要双腿一盘,跟别人都没关系。别人卖不买烧饼,别人怎么样都没关系,你的肠胃好不好,你的牙齿痛不痛都没关系,你只要心一寂静,三昧乐就出现。双腿一盘,心一寂静,三昧乐就出现,周遍身心的乐就出现,它不必等待众缘,你自己就可以决定。所以说三昧乐又比五欲乐更加殊胜,而且它又比较清净。但是这两种快乐都是有为的快乐,都是可破坏的。涅槃乐又不同,涅槃乐是尽未来际的受用,得到以后,永久不会失掉。所以佛陀说:「皈依法」其实皈依法,是皈依涅槃。因为涅槃的安乐是永远不会失坏,是真正的皈依处。

「道谛-道者「趣向」义,谓由此道故得证入「涅槃」。

前面的涅槃是怎么进入的呢?有道路,道路能够使令我们趣向涅槃。道路也是有三转四谛。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这个道路,它的相貌要可修性。这个很重要,讲到传承的问题。我们从一个理论要变成修行,这当中还有一段的抉择,我们中国佛教有八宗,就是这样。八宗,就是把整个理论,落实到这个修行上去。所以每一个宗派都有它修忏的方法,修止观的方法。这个「可修性」就是说我们心中所依止的道,一定要有祖师的传承。你不可自己两个眼睛一闭,双腿一盘,自己想出一个道路出来,不可以。这个道路你想出来,到底是不是可修性,不知道。「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有些人已经爬到山顶上去了,祖师大德为我们开了一条道路了,我们顺着这条道路走,就可以到达山顶。你不要,你一定要拿着镰刀,你自己开一条道路,但是你自己开的道路,是不是能够到山顶呢?不一定。就不一定能够到达山顶。道的相貌是,它必须要可修性。真正能够修得进去,真正能够趣向涅槃,才能够构成道的相貌。

「劝修转-此是道汝应修」。佛陀劝我们,我们对于道的态度就是要努力修学。闻思修,三种次第去修学。闻慧、思慧、修慧。

「作证转-此是道我已修」佛陀作证说,这个道路,「我」指的是佛陀。佛陀已经修行圆满,佛陀已经是过来人。这个就是道的三转。

「道有三十七道品」有叫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我们这个修行人在调伏烦恼的过程当中,你刚开始要持戒,持五戒,或者是沙弥戒、比丘戒,然后就是要修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简单的说,就是止观的操作。它的正修就是四念处。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示对治爱、取的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我见的颠倒。由粗到细。

「观身不净」,有观自身跟观他身。有些人的贪着心是爱着自身,他对别人没什么爱着,但是他对自己的色身特别爱着。这个时候要观自身不净。你观你自己的身体,有内相不净,有外相不净。龙树菩萨《大智度论》,「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你观察你的色身,从内相观察,把你的皮肉拨开以后,种种不净物充每于身内。你就是看到你的色身,心肝脾肺肾,有种种的不净物。就是说我们爱着我们的色身,但是我们在我们色身当中,找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色身里面,心肝脾肺肾,脓血屎尿,种种不净物。这个不净物,还不是经常在里面,常流出不止。它透过九孔,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在九孔当中流出不净物。如漏囊盛粪,像一个破了九个洞的皮囊装大小便一样,经常流出不净物。我们这样观察就能对治我们对于自身的爱着。对于他人色身的爱着,是九想观。观察这个色身死掉了,死掉以后,这个尸体经过阳光的照射,膨胀以后,破裂,破裂以后,流出脓血。长虫把这堆脓血吃掉,变成一堆白骨,最后白骨就分散,分散各地。这个就是九想观,来对治对于他人色身的爱着,这个就是不净观。对治我们对于自身、他身的爱着。我们的爱着心,当然我们也爱着一切的依报国土,我们的财富、房子、汽车,种种的爱着,但是我们对于正报的爱着是最厉害。我们对于色身的爱着,超过对于外在资具的爱着。所以对治毛病,重者先治。先用不净观对治色身的爱着。

「第二个观受是苦」「受」是感受。我们啊欢喜这个感受。譬如说,这个人欢喜吃豆浆,其实你不是喜欢吃豆浆。你不喜欢吃豆浆,你不是真的喜欢为什么经常吃豆浆呢?你是喜欢吃豆浆的时候,所出现的乐受,你一再的期望那个乐受出现。换句话说,假设你豆浆吃多了,吃胀了。豆浆吃多了以后,就变成一种苦受,你对豆浆就厌恶了,你不喜欢吃豆浆。事实上我们在受用五欲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喜欢五欲,而是我们希望那个乐受出现。所以佛陀的智慧,他要我们直接观这个受。这个受是痛苦的。所以说苦受是苦苦,这个我们容易理解,乐受是坏苦,乐受它会破坏。乐受出现的时候,我们执着,我们一执着,它破坏的时候,也使令我们痛苦。不苦不乐是行苦。所以这个受,都是苦。苦苦、坏苦、行苦,都是苦。《俱舍论》讲一个譬喻,天亲菩萨讲一个譬喻,观受是苦。说我们色身长一个疮,这个疮遇到火,遇到热的东西非常痛苦,比喻苦苦。如果这个疮,用冰块去敷它,有一点快乐的感受,但是它还是疮。它本质是疮,它只是痛苦稍微减少而已,这个叫做坏苦。虽然乐受,但是坏苦。第三个是你都不要去碰它,你也不要用火去烧它,也不要用冰去敷它,就保持疮的相貌,这就是行苦。为什么观受是苦?因为三界果报的受,是依止无明而生起,它的本质是无明。就像疮,它的本质是疮。你怎么说这个疮是有快乐呢?因为它的本质是疮。一定要把疮拔除了以后,才算是健康。这是观察我们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那个受,不管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都是苦的。苦苦、坏苦、行苦。透过不净观跟苦谛观,来对治我们身心爱取的烦恼。

第三个是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同时操作。心是能缘的心,法是心所缘的境界。观心无常,观察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生灭变异的,它是剎那剎那的变化无常。无常就是苦,因为它扰动,它使令我们不安定。我们一个人,内心的心情是希望常的,希望寂静的,但是我们的内心状态却违背我们的心意。我们的内心状态就像水流一样不断的扰动,不断的变化,所以说无常的本质就是苦。苦就是无我,为什么?表示我们没有自主性。假设我们内心当中要是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我们就能够决定让它停下来,但是我们自己不能做主,可见得这个心性的活动是由业力所构成的,我们自己没有作主性。所以从无常知道是苦,从苦当中知道我们没有主宰性,是无我,就消灭我见的颠倒。这是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对治我见的颠倒,前面的不净苦是对治爱取的烦恼。

四念处在落实下来,是「四正勤跟四如意足。这个是外凡位。」

「四正勤」等于是断恶修善。对恶法是两个态度,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恶法」指的是你修止观的时候,昏沉跟掉举,叫恶法。不是指你外面那个杀盗淫妄,没那么粗。假使你在修止的时候,有昏沉跟掉举,你马上要觉察,要马上消灭掉。没有生起的,你要经常保持觉照,不要让它生起活动。

「善法」是已生的善法令增长,未生的善法令生。「善法」是止跟观的功德。止跟观的力量没有生起,要不断的作定课,一次一次的熏习,使令它生起。四正勤是加强止观的力量。

「四如意足」,四如意足等于是禅定。欲勤心观,「欲」就是我们对禅定生起一个善法欲,思惟禅定的功德,假如我一天到晚散散乱乱,永远不能成立大的功德,散乱心能够作什么功德呢?希求禅定的心起。你有这个欲就会精进,你就会经常拨出时间出来打坐,有想要得到禅定的希望,你就会努力的修行。欲勤心观。「心」就是专注,经常的专注在你的佛号所缘境。「观」就是觉察。前面的心是正念,这个观是正知。经常保持正念正知,这个时候加强你的禅定。四正勤跟四如意足都是外凡,心游理外。内心当中对于四念处的真理,不净、苦、无常、无我,的真理,还不能够如实的深刻的理解,依稀恍惚的了解而已,还是个资粮位,在积集资粮。透过四如意足以后,你的禅定加强,从闻思的智慧,变成修慧,就变成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这个时候,你对于你的身心世界,那种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信心加强。因为我们过去就是爱着身心世界,这个身心世界是常乐我净的,我的身心是快乐的,是干净的、是永远存在的,我是年轻,我应该永远年轻。我现在快乐,应该永远快乐。所以我们就爱着现前的境界,常乐我净。经过前面的四正勤、四如意足以后,我们的思想有变化,我们开始相信佛陀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不净苦、无常无我,我们开始相信,这个才是真实的相貌。过去认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常乐我净,这是颠倒的。产生信根,有了信心以后,你就精进了。那个时候精进是自然,不像前面那么勉强。信进念,经常保持正念,乃至于正定正慧。这个根跟力有什么差别呢?「根」不能破恶,「力」能够破恶。根只能不动。举一个例子,譬如说,「信」,信心的根,它不能破除疑惑,信根生起的时候,疑惑还是在。一方面也相信不净苦,无常无我,但是还有多少的疑惑存在。但是五力,这个「力」就是破恶的力量。到了信力生起的时候,就没有疑惑,信心可以破除疑惑,精进破除懈怠,乃至于智慧破除愚痴。这是内凡位,心游理内。内心当中跟四念处的真理相应。这个是修慧。到了「八正道」的时候,见道位,见到我空的真理。八正道的正见,第一个正见是无漏的,真的是观察到我空的真理,那个境界是一个现量的境界。现量的智慧现前,所以八正道的正见,是初果心中第一道的光明,那个正见,是一个现量的智慧出现。「七菩提分」是修道位。开始择法精进,乃至于喜足舍念定,开始从见道开始修道,使令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智能的光明,不断的增长,慢慢就把三界的爱烦恼,见烦恼就全部消灭。这个就是三十七道品的一个修行次第。外凡、内凡、见道、修道。这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一个四念处的观法。就是经常观察你的身受心法,是不净、是苦、是无常、是无我,调伏爱见的烦恼。由这个道路,它就能指导我们慢慢、慢慢的背于生死趋向于涅槃,这个道是可修性。这个是讲到四谛法门。四谛就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有四个法门。

问:?

答:观心无常。外道的四禅定、四空定,它就差在观心无常。因为外道的心,在禅定当中,他能够明了寂静,但是他在明瞭寂静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存在。所以外道能够在禅定当中,能够观心无常,那他就能够超越三界,直接趋向涅槃。他如果能够学习佛法,「此是道,可修性。」由佛法这个道的引导,他观察他这一念寂静的心当中,事实上还有微细、微细的生灭相,还是无常的。从无常当中,知道身心的本质是苦的,从苦当中知道我们这一念身心,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个时候,他就能在禅定当中解脱生死。「观心无常」,是佛弟子才有的道路,这个道路是外道找不出来的,外道找不出这样的一个道路出来。「观心无常」只有佛陀讲的出来。佛陀一个过来人,才能够讲得出这一句话,观心无常,讲出这样的一个真理。外道的禅定,他尤其常见,外道得到禅定以后,他要失掉禅定,大部分来说,都容易堕落到地狱去。为什么?因为外道在禅定当中,他会认为他禅定已经达到涅槃,大部分的外道都认为他已经达到涅槃。但是他寂静的状态是如石压草,只是暂时的依止专注力,把他的烦恼跟业力给压住了,他那一念寂静的心当中,还是摄持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跟我们一般人,完全原封不动。如石压草、如病假愈。等到他禅定破坏以后,他无量无边的烦恼活动,他又来三界轮回。他开始谤法,他说佛陀打妄语,世间上根本就没有涅槃。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三界,因为我曾经得到最高的禅定,还是失坏了,表示要离开三界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涅槃存在。谤法、谤佛。毁谤佛陀,说佛陀打妄语。毁谤没有涅槃的存在,谤佛、谤法,直堕地狱。外道得到禅定,他如果禅定失掉了以后,很容易生起邪见,很容易生起邪见,因为他认为他已经得到涅槃了,怎么会失掉?事实上,他错认消息。「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其实内心所安住的境界,还是一个妄想的境界。无量劫生死的根源,你现在依止的还是认贼作子,还是依止一个生死的根源。生死本,但是愚痴的人,还是认为是你是我的本来面目,你是我的清净佛性。痴人认作本来人,就是这样子的。你认贼作父以后,烦恼春风吹又生,烦恼一活动,禅定被破坏,无量无边的罪业又开始活动。这对外道内心的打击很大的。从禅定破坏下来。我们一般没有禅定的人,体会不出禅定失掉的感觉,那个刺激很大的。就像一个人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就好像你有几百亿的财产,突然间破产。

问:?

答:因为禅定是因缘所生法,它有生就有灭。因为他没有解脱无明,他没有离开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缘行,行缘识。他没有离开无明,无明本身是扰动性的。他没有修我空观,把心中的无明给破坏掉。一个有我执的人,无明本身就是动相,所以《大乘起信论》上不是说,我们真如本性,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念起而有无明。无明就是一种动相。那么你常见的力量怎么抵得过无明呢?这个无始劫的力量,怎么抵的过呢?所以迟早会被无明破坏掉。最高的禅定八万大劫,那是很长。一般人都是观心比较容易,因为观法,这个境界太广,六根六尘六识,这个境界太广。所以观心是最容易,你跟境界接触,就直接回光返照,我不可得,那就最容易了。「我」不是因缘所生法,我是捏造出来,它是遍计执。因缘所生法,这个杯子是因缘所生法,它实际存在的是因缘所生法,这个「我」是根本就没有,是龟毛兔角,是没有的,它不是因缘所生法,它是遍计所执,是没有这个东西,我们自己把它想出来的,这不是因缘所生法。色身是因缘所生法,杯子是因缘所生法。

问:?

答:在四圣谛当中偏重在我空。四圣谛。小乘讲法空的不明显,也有,但是不明显,偏重在我空。你看《阿含经》,观四念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这样的话很多很多。小乘只是观察这个我不可得。观察我不可得,这个方法很妙的。譬如说,人跟人相处,很难思想一致,也很难说你的行为完全满我的意,我的行为完全满你的意,很难的。一个我执很重的人,人跟人很难相处,但是你修无我观,人跟人很好相处。你会觉得很容易包容别人,因为你经常修无我观,修无我观,在经论上说无诤三昧,他无诤。一切的争执,一切的障碍,都是我执生起。一切的烦恼会活动,就是我执,因为有我,所以产生贪欲,我爱、我瞋、我痴、我慢,所有的烦恼都是我生起。所以我们一个人经常修无我观,你会发觉你比较不容易起烦恼。人跟人之间的相处,调柔善顺。就是现前一念的明了心,它就是明了的功能,它就是能够见闻觉知,如此而已。他能够见闻嗅尝觉知,他能够明白一切的事物,但是没有一个我,这个我不可得,它只有这个功能。找不到一个恒常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那个是没有的,那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返回 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修学概要 十九
下一篇:佛法修学概要 十七
 佛法修学概要 九
 佛法修学概要 四
 佛法修学概要 十七
 佛法修学概要 十一
 佛法修学概要 八
 佛法修学概要 五
 佛法修学概要 十二
 佛法修学概要 十
 佛法修学概要 十六
 佛法修学概要 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栏目:慧僧法师]
 佛遗教经讲记 十一[栏目:净界法师]
 始终心要[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西方变》画赞(王维)[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转经轮转反了该怎么办?[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