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3

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常常会面对彼此误解的尴尬,面对难以沟通的无奈。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与人沟通更是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但仅仅依靠技巧,未必就能真正走入对方的内心。比如“共情”的运用,要求治疗师从病人的视角看待世界,以此进行沟通。但正如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教授所说的那样:“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感受是极端困难的一件事情,太多的时候,是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其他人身上。”

  障碍这种“共情”的,正是我执,是强烈的自我重要感。这就使得我们总是带着自己的标准和好恶看待问题,无法做到真正的共情。而大乘佛教的慈悲,则是以强烈的利他主义愿望为前提,这是走近对方、接纳对方、包容对方的首要条件。在修习慈悲的过程中,要在空性见的观照下不断克服我执,摆脱自我中心感,这样才能消除自他双方的隔阂,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达到真正共情的效果。

  大乘佛教有一部《入菩萨行论》,由寂天菩萨所造。这部论典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自他相换”的修法,其理论基础,就是认识到我执的过患和利他的利益。具备这一认知,进而将对自我的重视转向一切众生,把对众生的漠视转向对待自己。换言之,就是将自我和众生在心目中的地位进行对换。这种修习可以帮助我们舍弃自我的重要感,建立利他之心,也是达成共情的善巧方法。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着文明包装的无明时代
下一篇:找寻存在的感觉
 今天的这个舞台和主角
 历境炼心
 现世乐的未完待续
 我们活在哪里
 一场奇怪的游戏
 时时都在发生的心灵因果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压力——背起还是放下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找寻存在的感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德日记12月6日─沙坛城的意义与功德[栏目:福德日记]
 七十空性论今诠 结束语[栏目:赵跃辰居士]
 现今社会如何亲近、依止上师?[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法界唯心造 The Dharma Realm Is Made from the Mind Alone[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从拥有到用有[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74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栏目:本性法师]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教理)[栏目:元音老人]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