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净观五种圆满?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4

问:请上师开示如何净观五种圆满?

答:净观五种圆满是对治烦恼的一种方便。

举个例子,平常我们无论是与家人还是与同事相处时,内心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自我特权意识。也就是说,我们会认为一切都应该要顺着自己的意思去成办。但同样地,对方也会有这样一个自我特权思想,希望别人能够按照他的意思去完成。实际当中,两个人的性格与思想并不会完全相同,这样一来,双方难免还是会产生一些冲突与矛盾。这个所谓的矛盾,主要还是来源于我们内心的贪嗔痴烦恼。

我们至今还在漂泊轮回的根源就是贪嗔痴,而产生这个烦恼的原因就是由于“我执”太强的缘故所致,因为我们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在以“我”为根本,所以才会产生贪嗔痴三毒烦恼。

我们净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减轻这个烦恼。当我们把对方观作是佛,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就是在调伏这个烦恼。当然我们在行持这样的方便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则,但对佛教徒而言,我们必须要时时观待自己的过失而作净观为妙。

对于凡夫而言,要完全做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作为在家居士在面对世间家庭的时候,有时可能觉得很难成办净观。此时,大家也可以坐下来谈,彼此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烦恼而是为了减轻烦恼才对。

因为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家庭和谐美满,永远不希望有烦恼。当你在做净观的时候,已经把对方观作佛,内心就不会再有烦恼。我想我们内心的佛是高高在上的,我们对待佛永远是恭敬的,除非一个业力很沉重的人或者完全不信仰佛教者才会把佛当成怨敌。当我们把对方净观成佛,两者之间还会产生矛盾吗?不会了。因此,我们说净观五种圆满是对治烦恼的一种方便。何净观五种圆满?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切外境皆为心之显现
下一篇:时时刻刻观无常
 俗菩提心之愿菩提心
 何谓妄念之规律
 法与根机相契合
 修学佛法首先要了解佛法
 应细致理解调伏内心为佛教之宗旨
 发心的契入点
 行持善法多多益善
 如何在睡眠当中修行?
 以净观消尽贪瞋痴烦恼
 皈依戒之三同分学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情深,万象皆深 内容简介 推荐 作者简介[栏目:情深·万象皆深]
 两位圣者的辨论[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八 至诚接受[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2010年观音法会开示之(四)六度之精进波罗蜜[栏目:达真堪布]
 默照禅 一 坐禅箴 二 宏智禅师语录十六则[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栏目:您认识佛教吗]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上师[栏目:创巴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