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B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即所谓柔软、粗涩和柔软粗涩三种,而佛亦以此三种法调御诸比丘。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54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即所谓柔软、粗涩和柔软粗涩三种,而佛亦以此三种法调御诸比丘。此三种法分别为:

  1、柔软:“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报,此是口、意善行,此是口、意善行报,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槃”。

  2、粗涩:“是身恶行,是身恶行报,是口、意恶行,是口、意恶行报,是名地狱,是名畜生,是名饿鬼,是名恶趣,是名堕恶趣”。

  3、柔软粗涩俱:“有时说身善行,有时说身善行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报……如是名天,是是名人,如是名善趣,如是名涅槃,如是名地狱……”。

  此三种实际上就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三种教法。对上等根机者,佛陀一般为他们演说善行有善报和善趣作为鼓励;对于根机差者,如来说恶行恶报和恶趣作为警戒;对于资质一般者,佛陀既鼓励他们多做三善行的善报善趣,同时也时而警告他们切勿三恶行,否则会遭到恶报恶趣的严重后果。这种说法方式有些像社会上的普法活动,法律虽然多少有些偏倚于“性恶论”,即人人皆有违法犯罪的可能,但从总体而言与佛教戒律的制订初衷十分接近,即“防非止恶”。自觉守法的结果肯定是身心自由(善报);而违法的后果肯定是身陷囹圄(恶报),身心遭受巨大煎熬。如果柔软、粗涩等三种方法尽是派不上用场,此处只能采取“不予教诫”,所谓“如来法中以三种教授不调伏者,不复与语、不教、不诫”,不教诫的后果便是“真为死也”,与让一个人死亡(或用刀杀了他),没有区别。(6.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C 924经叙述世间恶马八态及恶丈夫八过。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A 第919经(良马经):本经叙述世间三种良马,即与918经所述基本相同。此三种良马形容世间三种善男子。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A 第559经(迦摩经):本经为迦摩尊者与..
 漫说《长阿含》(卷二)~C 六不退法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E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D 四、牛粪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L 第299经(缘起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C 1310经:本经乃天人赞叹佛陀的光明胜..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D 四、说无常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J 第452、453经、454经:本三经叙述..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B 二、念处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C 第233经(世间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走路时数息[栏目:行禅]
 杂阿含经卷第五[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栏目:所依经典·密]
 体证生命的黑盒[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那先比丘经 第三十二问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吗?[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请问入流圣者在临终前是否会有昏迷现象?[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第七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一、慧南思想[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圣者言教 第一课(六)次第根机者不可轻视方便教授[栏目:圣者言教]
 Concentrate! Persevere![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残障者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乐观[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