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6
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曰:“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也就是说,在禅修之时仅仅知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而不懂得辨别世出世间禅定差异的话,那么这样的见解并不能称为最了义的见解。

  当然,我们在往昔讲法期间也在依止要义而做印证,有时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印证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理论而已,自己根本无处下手,这可能就是你自己现前的修行见解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的缘故所致。

  因此在聚众讲法期间,我们的讲法并不会讲解得很深,原因也正在此上。若过早印证见解不仅会违犯密宗十四条根本誓言之第七条:于诸未熟凡庸前,若传密法违七条,而且也不符合密法的传讲风格。

  正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印证见解不宜过早,要不很容易变成伺察意之见解。”就是告诫后一代弟子,如果我们过早听闻对甚深见解的印证,可能自己就会去创造一种类似的状态,这就叫伺察义之见解。

  比如我们听闻过诸如遍知双运,明空不二等名词之后,自己就会去想象出一种类似的状态:外界都是自心的显现,而心本来就是空的,因此一切都是空的,自己要安住在这种状态之中等等,并且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真实状态。

  要知道,即便你口中说的这些名词听起来有多么殊胜,但实际上这可能就是你自己思维造作出来的一种状态而已。无论你在这种状态之下修学多少年,见解恐怕很难有所增上。

  因此我们也一直告诫信众,见解是修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作为欲成办解脱之修行人,我们首先要懂得如何去次第修学。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先从什么见解开始入手,逐渐达要到什么样的见地,并且修行过程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烦恼,应该如何去对治等等。这些道理往昔都已经传授给大家了,我们在自己修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到依教奉行,绝不能掺杂一点点私心去高攀见解。这一点很重要,要时时铭记于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就是修心
下一篇:解脱离不开导师的教言
 细致理解功德之增上
 无记之发心
 寿命无常之 四 祖师公案
 功德安立于内心
 教证二法不宜偏堕
 剖析调伏妄念与金刚诵的要点
 修行净土应具次地道和诸多方便
 依止具德具缘导师,不能诽谤其他导师
 密法保密的问题
 世出世间快乐和痛苦的差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快乐是人生的好天气[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佛遗教经讲记(五)[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一百〇二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如来无上菩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上师瑜珈 二(究给企谦仁波切开示)[栏目:其它善知识]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四[栏目:慧律法师]
 中级佛学教本 第廿八、廿九、卅课综合指要[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宽容关爱 如左右手一样亲如一家[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瓢勺斟味[栏目:无常]
 踏上心灵幽静 第2章 停止战争 从自己开始停止战争[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