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礼佛
 
{返回 佛学名相杂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1

如何礼佛─学问大!

─礼佛是右手先下,或左手先下?

古法印度无北传的此种礼佛法,而是先跪右膝,后跪左膝,然后两手同时接足,再把头靠上被礼的人之脚处,再碰触自己的双手背。所以现在的礼佛不是古代正统的礼法,是变通的礼佛方法。

经云,礼佛有九种心态,最敬礼是五体投地,但礼时也要虔诚为要─如《大唐西域记》载: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着地,次下左膝,再次两肘着地,两掌舒展过额(未有翻掌),其后头顶着地,良久一拜。除实际之投地礼外,一般亦以此语表示对他人极度敬重推崇之意。所以玄奘大师带回来的,还是古印度的礼佛法。

礼佛会有右手先下,左手再下之源由,大概由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大师所述的《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中所言,凡礼敬三宝时,必须五体投地,藉此以折伏憍慢而表达虔诚。以五体行礼,其义有五,即:

(1)行礼者于右膝着地之时,愿使众生得正觉道。

(2)行礼者于左膝着地之时,愿使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于正觉道中。

(3)行礼者于右手着地之时,愿如世尊坐于金刚座上,大地震动,呈现瑞相,证入大菩提。

(4)行礼者于左手着地之时,愿使众生远离外道,以四摄法摄取难调伏者,令其入于正道。

(5)行礼者于首顶着地之时,愿使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

古代印度或中国玄奘大师(602?~664)时,礼佛应不是问题。现在人依澄观大师(738~839)所述礼佛才会产生问题。现在南传的比丘或信徒传承古法,礼佛是脚先跪下如上述,双手再一起伸出压下,再将头额贴上双手掌背部。现在北传的礼法,是从澄观大师所述而礼,其他经典中似找不到。

若是依显密合一来说,先言密教法─右手是代表佛菩萨,左手是表示众生之手,所以结手印时,一定佛菩萨的手(右手)在外压左手,保护众生之义。依此理念,若用右手先下,似有不敬之意,当然是左手先下压地上,然后再下右手。但若是依印度人的习俗,左手用来清洗屁股,这样用左手先下似又不敬。

那现在的人怎么顶礼佛菩萨较好?您从什么道场学到的礼法,习惯就好,执着就变成法执,法无定法,是佛法之真谛。

另外我认为若是穿海青时,右手先下(依目前各道场所教),再下左手,再同时往前移。若是有人习惯用左手先下,而是穿着缦衣时,左手要抓缦衣,若是左手先下时就有点困难,所以还是用右手先下。

至于为何北传礼佛变成翻双掌,手心向上,这也满有意思的,实非澄观大师(738~839)所述礼佛之法,真费思量。古代印度礼佛或长老,都有实际的对象,所以还是如世尊在世时,这样接足礼佛,如此是没有左右手先后出而现出先后诤议的问题。北传法礼佛先右后左(澄观大师述),再翻掌这就不知典故,也许我们没有真正看过佛菩萨,所以认为祂们都在虚空中,所以就翻掌接佛菩萨之足了。


{返回 佛学名相杂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来果─声闻二果
下一篇:念第一义天
 结界
 七圣财
 三十二种不共事业
 大修行者经络走向
 禅定解脱法
 所观三事
 禅师
 三摩地
 四道理
 天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栏目:传喜法师]
 西域佛教漫谈[栏目:刘元春教授]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善用零碎时间[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读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后的一点意见(守培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感动中[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等心一切[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读诵与心性修炼[栏目:佛网文摘]
 恬淡,是禅里开出的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阿那律陀尊者 阿罗汉境界难以测度[栏目:法句经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