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灭谛:究竟安乐!?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66
问:
灭谛:究竟安乐!?
索达吉堪布答:一旦完全断除了业和烦恼,从根本上解除了痛苦,就会现前永恒的快乐,这即是“灭谛”。
以上所讲的认识痛苦、找到苦因、断除苦因、究竟安乐这四个步骤,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用一个比喻,也进行了很好的说明:犹如一个人得了严重的疾病,特别痛苦(苦);医生通过诊断,找出了他的病根(集);医生开出药方,病人按医嘱服药(道);最后完全康复了(灭)。这四个过程,就是释迦牟尼佛初转*轮时,为我们宣说的四谛法门——苦集灭道。只有依此而修行,我们才有可能彻底根除痛苦。
或许有人会问:“佛陀既然如此伟大,那为什么没有讲过现代的这些科技?”
要知道,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研究外境的形形色色,而要从生死轮回中获得解脱。关于这一点,《法王经》中有个很好的比喻[2]:一个人身中毒箭、剧痛无比时,若及时把箭拔出,疼痛会很快消失;但若不把箭拔出来,只是一味追究箭杆出自何山的竹子,箭尾出自什么鸟的羽毛,箭是谁射来的……这样一一观察下来,人早就活不成了。同样,我们在短暂的人生中,了脱生死最为重要,如果把这个弃之不顾,而去详细研究宏观世界、微观世界,那穷尽一生也不够用。
我经常看到有些西方的旅行家,一辈子拿着照相机和摄像机,天天盯着一只动物看,研究它怎么猎食、怎么睡觉、怎么繁殖后代……研究了几十年,当他死的时候,所了知的动物特征和习性,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只能随业力而离开这个世间。
在座的很多老师和同学,研究感兴趣的学问非常好,但最关键的是,从长远来看,务必要想方设法获得解脱。否则,将短暂的人生都耗在轮回的知识上,临死时对解脱没有做好准备,那其他知识懂得再多,也用不上,到头来只能迷失了自己。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道谛:断除苦因!?
下一篇:
怎样证明佛教是真理?
既然佛教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虚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执著呢?..
《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我想这里把二元对立的美与不..
对真如的理解...希望上师给我一个开示。
如果把桌子烧了变成了烟,这还是同类相生吗?为什么在有情和无情之间不能非..
没有系统学习过佛法...您能否给一个概括的指引...
出现死相后...耳识灭尽,只是听到一片嗡嗡声,那如何接受上师的引导呢?..
我是德国曼汉姆大学的老师。藏传佛教在西方特别有吸引力,在德国的传播,特..
我妈妈患了癌症,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她?
在走路、坐车或上网时念咒...能不能符合要求?还是非要在打坐的情况下念..
众生是平等的,但也有差异。众生高高低低的地位,实际上是由前世、包括今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课 努力朝向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发展,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具足
[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百喻经 86 父取儿耳珰喻
[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315.中际善能禅师悟道因缘
[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卷
[栏目:净空法师]
记归舟过香港时之所感
[栏目:太虚法师]
现量与比量之间
[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六十九世 晦台元镜禅师
[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何谓敦品,何谓立德?
[栏目:宣化上人]
做人的佛法 善缘就是财富
[栏目:做人的佛法]
2012水陆法会内坛结界
[栏目: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