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找到真我、找到自我?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1
问:我是山大中医专业的学生。请问,利他就要放弃自我,那放弃自我之前,是不是先要找到真我,就像爱他人就要先学会爱自己一样?如果是这样,怎样找到真我、找到自我?
索达吉堪布答:若想找到真我,完全可以通过利他这一途径。
按照佛教的观点,执著自我,实际上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往昔所流过的眼泪,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一观察就会发现,人生中的一切痛苦、烦恼、不安,根源统统都是自我——为了“我”的工作,我们辛辛苦苦;为了“我”的感情,我们患得患失;为了“我”的身体,我们殚精竭虑;为了“我”的待遇,我们怨天尤人……
只要执著自我,痛苦就会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而只有放弃自我、选择利他,证悟了无我的境界后,才能找到真我。这一点也是佛教中最深的地方。
如今很多年轻人,生活的压力、世间的竞争特别重,若能通过学习佛法,得到一定的境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对当前来讲,佛法是特别宝贵的精神妙药。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我们怎么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
下一篇:
儒家讲的“仁”和菩提心,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又在哪儿?有没有一个境界的高低?
您有大量翻译和讲解的著作,您最推荐哪一部让他们先学习,可以获得最大的利..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我该怎样安排时间,多念些经和咒呢?
有了慈悲心,是不是就是有了菩提心呢?
如果即身成佛的话,那成的是什么佛?通达一切智慧吗?
现在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寺庙,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烧香观光的居士和游人,出家人..
如果我皈依佛教,能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佛教讲用利他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明显强调行为的动机,这样是否对行为的后..
整个大千世界生命体的数量是恒定的,还是有变化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内地的残障儿童约有817万人,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佛法去更好地帮助这个群体..
随理唯识和数论外道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珍惜才能拥有
[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论自得
[栏目:巨赞法师]
身体有病痛时可以打坐吗?
[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他的上师是谁?
[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檀月
[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义
[栏目:魏德东教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七集
[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中部30经 心材譬喻小经
[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皈依的目的是什么?
[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学佛修行之人格
[栏目: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