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们修到什么时候可以修观?如何保证下一生可以继续修行?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7

禅修营同学:我有二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修到什么时候可以修观?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修到什么时候可以保证下一生可以继续修行?

尊者:我们要知道修观有个次第,从刚开始入手去修观,到最后证果有十六个次第、阶段,我们叫做十六观智。分别是.名色辨别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na);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 ñāna);思惟智(sammasana- ñā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ñāna);灭随观智(bhavga- ñāna);过患随观智(ādīnava- ñāna);厌离随观智(nibbidā- ñāna);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 ñāna);审察随观智(patisañkhā- ñāna);怖畏现起智(bhaya- ñāna); 行舍智(sañkhārupekkhā- ñāna);随顺智(anuloma- ñāna);种姓智(gotrabhu- ñāna);道智(magga- ñāna);果智(phala- ñāna);省察智(paccavekkhana- ñāna).

这一共有十六个。其中从名色辨别智到随顺智,这十二个是世间智。道智和果智是属于出世间智或者出世间慧。从道智生起那一刹那,道本身断烦,道智一灭去后立刻就生起果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说他就是证得了某某果。在道智之前有一个叫种姓智,这里种姓智就是一个转折点,之前是属于凡夫。然后由于种姓智生起,就从凡夫的种姓转成圣者的种姓,种姓智一灭去,道智就生起,道智一灭去,果智就生起。所以从种姓智到一刹那开始.我们就称为圣者,永远不再是凡夫。必须得经过这个阶段.每个阶段它都有很清晰的修行方法。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法的源头是不是佛陀所传的修证方法,或者是某个人中间发明的呢?
下一篇:一个人要如何才能保证不退人身,一直都修行?
 福德和功德的异同点?怎样把福德转化为功德?
 请讲解一下择法觉支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会有一类的“男垃圾桶”跟“女垃圾桶”特别有吸引力呢?
 慧解脱阿拉汉还没有证到色界禅那,那我们(是否)规定一定要修到色界的禅那..
 请问修习悲心用于辅助禅修时,选择的对象有什么要求?如不能选择异性等。..
 缘摄受智要求观未来的名色,(但是)未来的名色是不定的,这怎么观?..
 在修三十二分身时如肉、筋腱、骨、骨髓这些遍布身上较广的部位,须顺序由上..
 阿拉汉或圣者可不可以为别人授记?
 佛教不认为有灵魂,那菩萨在轮回中到底是什么“名色”在流转?
 在南传经典中,除佛陀本生故事外,教授修菩萨道的经典有几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路[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相应78-82经 戒具足等经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大布施[栏目:上师讲故事]
 什么是作法忏?[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四圣谛的可贵[栏目:永海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陆、观所缘缘论讲话[栏目:慈航法师]
 念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六)疑惑是信心增上的障碍[栏目:圣者言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二节 竺法护[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