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样的善根是多善根,什么样的福德是多福德,什么样的因缘是多因缘?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4

  问:我是善导慈善的一名成员。佛陀在《阿弥陀经》中,讲述了极乐世界的无量清净庄严,但经中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什么样的善根是多善根,什么样的福德是多福德,什么样的因缘是多因缘?什么样的行动和方法,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
  索达吉堪布答:这在《观无量寿经》中讲得比较清楚[1]。首先,我们应该有虔诚的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孝养父母、行持善法、不杀生、修慈悲心等,这些都是往生的正因。
  藏传佛教的净土法门中也说,最根本是要发无上菩提心,自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然后观想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以这样的信心,一日到七日之间,一心不乱地念佛,最终即能往生净土。
  表面上看来,这好像特别简单,只要闭关七天就能往生了。但实际上,这要看每个人的根基如何。假如没有好好地忏悔,就算你念了七天,也很难达到一心不乱。因此,藏传佛教的大德特别强调忏悔的重要性,如果能清净往昔所造的罪障,这就是特别好的一种往生善根。
  其实,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净土法门方面,若能互相对应、互相学习,对净土宗的弘扬肯定相当有利。原本在往生极乐方面,我还有很多话要讲,但今天因为时间有限,只好把重点放在分析前世后世上了。
  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十分短暂,所以求生净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汉地,依靠前辈大德们的恩德,有“五经一论”这么珍贵的法本,大家一定要值得重视,不但要从理论上学习,更要去实地修持。若能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平时也经常观想阿弥陀佛,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时,有缘者一定会往生的。
  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讲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我们死时一切都带不走,而生前所造的业力,却如影随形、寸步不离。因此,我们一定要多积累善法功德,就算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也千万不要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不然的话,实在太痛苦、太可怕了!

[1]《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现在泰国在发洪水,那是一个佛教盛传的大国,怎么还会感受这种痛苦?
下一篇:如果我们发愿这一世成佛,是不是只能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后再修行成佛?
 大量的仪轨...修持护法、本尊等...这些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呢?..
 怎样证明来世存在?
 导致无明的因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行。
 要有一颗感恩心!?
 若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来摄持,所行一切善法都是造恶业吗?
 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呢?
 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的修行者,有没有这个标准呢?
 为什么从佛经上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人成就小乘的四果,而不是大乘的..
 关于观修无常?
 现在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交流是怎样一个状况?学习或争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居士教育面面观[栏目:佛教与教育]
 珍视求法道路上的违缘[栏目:达真堪布]
 跋寰游记[栏目:太虚法师]
 了生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魔产生的二十四种原因[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怎么给过世的亲人积福?[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九 第四则 德山挟複问之下[栏目:冯学成居士]
 进退之间[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栏目:论]
 心念与命运(二)第六章 心念与人缘 宽於恕人,严於律己[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