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孝养亲心(蔡礼旭)
 
{返回 佛教与孝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5

孝养亲心

蔡礼旭老师

“养父母之心”,就是时时能关注父母的心情。比如说妈妈打电话给你,然后东聊西聊,你也察觉得出来妈妈是在想念我们,这时不要等妈妈开口,应主动回家看看。有些老人不只是想念自己的孩子,还想念小孙子,这个要懂得。

有一位徐老师,她在元宵节来听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非常欢喜。她上课时非常专注,只要讲到圣贤的故事,马上振笔疾书记录下来。听课听了三个月,她从来没跟我讲过话。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走上前来,跟我请教一个问题。我就先问她:“听课三个月了,怎么从来没找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你太忙、太辛苦,我不想打扰你。”我听了很感动,她的心能体恤别人。她说:“听了三个月的课程,觉得自己和家庭都很受益。但不能只有我们家里的人受益,我希望能回到故乡去教失学的孩子,让他们也有学习德行教诲、圣贤智慧的机会。”我一听十分欢喜,也随喜她的发心,马上拿了很多教材,像《德育课本》就有七百多个故事,赶快送给她。许多老师了解了她的发心,也把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畅,到目前为止,已经教了八个月。有一次,徐老师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你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父亲很高兴。你的行为,父亲觉得很光荣。”身为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对女儿反馈乡里的行为非常认同。我相信徐老师的父亲也有这个志向想要利益社会,女儿做出来之后,他自然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也是继父母的志向反馈社会。

后来徐老师教到《弟子规》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她非常用心,事先买了一大袋荔枝带回故乡。她引导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有付出,所以任何人的父母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又说:“我们学完之后,要马上做到。”所以,她就让孩子们拿着荔枝分送给乡里的长辈,然后就看见一群孩子在乡里跑得不亦乐乎。每一位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们的水果,内心都非常欢喜,所以那一天整个乡里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顶点。隔天,她父亲又打了电话给她:“乡里很多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他们说,我们乡里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还这样关心自己的家乡。”她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的欢喜。女儿听到父亲的话,心里也很安慰。而她父亲这种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送给他,是否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只能快乐一时,而女儿的行为让他感到光荣、欣慰,可以欢喜一辈子。《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让大家感受到因为父母教导有方,才让这个孩子这么有成就,能为社会付出。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由于自己的成就,让社会肯定父母对你的谆谆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感恩老师!


{返回 佛教与孝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尽孝心从晨则省昏则定开始(钟茂森)
下一篇:父母生前,及时尽孝(恒强法师)
 浅论佛教的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法通)
 佛教以孝为本论(印光法师)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孝顺父母是福德(仁焕法师)
 解读佛教的孝道(南怀瑾)
 孝顺父母之利益(祈竹仁波切)
 中国佛教对儒家孝道伦理思想的会通(刘立夫)
 养成孝敬的美德(星云大师)
 印光祖师:为何说最大的孝道是成就父母往生
 什么是盂兰盆会?它和孝道有什么关系?(济群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欲海中的呼唤(隆果)[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九十五、婴儿哭闹的由来[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04-009精神勇士养成手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第二章 定的进展[栏目: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如何回向[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佛眼观生死 第三章 无常人生 无常不可怕[栏目:佛眼观生死]
 时间紧迫者可读《印光法师嘉言录》[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与助念团出去助念,普佛时,有时胸口会有一种犀利、短暂,但明显感觉到,是否也是亡者欢喜之感应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莫待老来方学道 Dont Wait Until Youre Old to Cultivate th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请问师父,去坟墓区利益众生,如成员中有人还没有吃素,是不是最好不要去?以免祸发生,或要利益的众生都跑..[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