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五十一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5

第一百五十一节课

继续学习《入行论》的殊胜教言,今天从第二个问题开始讲。前面说了,身体非常低劣,不应该贪执。但是许多人不知道身体到底有利还是有害,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应该贪著它了。

巳二、由于不知利害故贪不合理:

细心极爱护,或弃鹫兽食,

身既无贪嗔,何苦爱此身?

许多人把身体当成我所有,为它日夜操劳,产生执著分别念,从而造下无边的恶业。如果懂得身体的本质,就不会贪得那么过分了。那身体的本质是什么呢?下面利用智慧进行破析。

所谓的我包括身体和心识,除去心识,对身体剖析时会发现,我们活着时特别爱护身体,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用各种药物饮食来保养它,但它就像路边的石头一样,并没有因此而生贪;死了以后,把这个尸体送到尸陀林,被秃鹫、野狗、乌鸦等争吃吞食时,它也没有对这些动物恨之入骨。且不说藏地尸陀林的尸体,就算是汉地火葬场的尸体,它也不会跳起来对焚化工人进行报仇。身体本是无情物,没有主观分别意识,对保护者不会起贪爱心、欢喜心,对伤害者也不会生嗔恨心、报复心。既然如此,我们对它百般贪爱,为它而造各种恶业,又有什么必要呢?这一点,佛陀在经中讲得很清楚,后来的圣者们,如印度的龙猛菩萨、月称菩萨、阿底峡尊者,以及藏、汉两地的高僧大德,在有关教言中也讲得非常殊胜。

有些人可能想:“身体虽然没有执著,但有人害它时我心里会不高兴,有人赞叹它时我心里很欢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妄想分别在中间作怪,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反而当成自己的,本来不干净的东西反而执为干净的,这些都是颠倒的执著,我们应该尽力破除。

其实小乘对身体的破析也非常究竟,他们说身体犹如水泡,看起来很美丽,但一下子就消失了,绝对没有任何实质。真正懂得佛理的人视身体如同破烂的衣服,何时捡起来、何时丢弃都是不执著的,一旦生病衰老、身体腐朽不堪,都会有面对的能力。这一点不用密乘大圆满或者大乘教言,小乘《阿含经》中也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 ,行如芭蕉,识为幻法。”这一点,一般的佛教徒都会明白。可是世间上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很多物质的本体、作用、分类、现象等一辈子绞尽脑汁在研究,但对自己的身体剖析得不够。包括在医院里上班的医护人员,天天跟身体打交道,但只认为别人的身体无常、不清净,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的身体。

这样一来,迷迷茫茫的现代人,对自己的身体非常贪执。(当然,对身体生嗔恨心的现象比较少,除了个别精神不正常、自杀的人以外,许许多多的人对身体非常贪执。)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资料上说,有个72岁的老太太,好像姓赵,到南京医科大学美容中心做祛除眼袋、脸部拉皮手术。早年她曾打过除皱针,但觉得效果不太好,这才在老伴和子女的支持下动手术。她康复出院的那天有记者去采访,她非常得意地说:“你看我的脸上有没有皱纹?我像不像是72岁?”但72岁的人做这些手术,在我们了解生老病死的人看来恐怕不值得,应该把钱用在放生或其他善法方面。也许脸上的皱纹没有了,但别的地方皱纹还有许许多多,一一改变是不现实的。

佛法对于身体的破析,现在很多人都不懂,每天超负荷、超规律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打扮。几年前我偶然看到某杂志上说,一个女工每月工资500元,却用300元买回一支名牌口红,令我感慨不已。古人素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说,人还是自然一点好。我们这里就有个发心人员,我有时候给他一些营养品,他连连推辞道:“不用不用!我喜欢自然,这些东西都不想吃!”

假如不懂得身体的本质,一味想改变自然规律,那也不是很容易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无论你如何粉饰自己,终将随着时光的流逝,红润的容颜变成枯槁面容,乌黑的头发转为星星白发。但如今的世道非常颠倒,有些人年轻时还有几根白发,老了以后故意去作特殊加工,头发越来越黑了;年轻时脸上还有一点皱纹,人越来越老时,脸上越来越“干净”了。很多人都希望时光倒流、青春永驻,但在佛教徒的眼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内心的修行境界,才是最永久、最真实的美,除此之外的修饰美容,根本没有丝毫意义。

现在的社会上,一个人做了什么,大家都要争相效仿。包括我们出家人,也不要今天宣传一瓶药,说它对身体如何如何好,所有的人都去拼命买,但到底对身体有利无利也很难说。如今人内在的正知正念越来越少,外在的散乱危害越来越多,尤其是制造商们不信因果,为赚钱打非常漂亮的广告,里面有很多狡诈成分,但大家为了这个身体,不辨真假就蜂拥采购,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对身体不应该如此贪执,当然,最关键的是不能依靠它造恶业,否则一定会自食其果的。在这些问题上,大家务必要注意!

上面从贪嗔方面分析之后,下面从称赞和诋毁方面进一步分析:

何毁引身嗔?何赞令身喜?

身既无所知,殷勤何所为?

身体不但对爱护、伤害无有贪嗔,对于诽谤、赞誉也是一无所知,不会有丝毫嗔恨或喜爱。纵然成千上万个人长期对它攻击诽谤,说它长得特别难看,造了恶业、犯了国法、违背了戒律,它也不会有不满的情绪。(因为身体完全依靠心的支配,如果它能有反应,那对尸体赞毁也应该有反应了。)不管有多少人说它如何好看,有了不起的功德,造了什么样的善业,依止上师、持戒清净,身体本身也毫无所动,不会有丝毫喜悦之情。

大圆满等密法中也说,对这个身体赞叹或诽谤时,如果当下观察自己的心,很容易认识心的本性。可见,依靠这个身体,心里产生欢喜和嗔恨是有的。因为心识把身体执为自己,所以听别人说自己长得好难看,鼻子那么大,就马上闷闷不乐,非要跟他算账:“你为什么在这么多人面前说我?你管什么闲事!”反之,如果有人对这个身体百般赞叹,自己也会因此欣喜无比。听说有个饭店的老板娘经常赞美一个女顾客,说是来饭店的所有人当中,她是长得最好看的,于是那个人天天去那里吃饭。

有些人听到赞叹自己时装作不高兴,但心里还是非常快乐的,赞叹和诽谤比起来,凡夫人肯定对这两个的感觉完全不同。以前有个人经常跟我说:“您如果在课堂上批评我,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后来我不敢点名批评,只是稍微说了一下,部分人应该知道是她,下课后她就特别伤心。有些人以为自己对什么都没有感觉,赞叹也可以、诽谤也可以,但凡夫人由于有我执的缘故,真对自己批评时,心里还是很难受。可是身体有没有感受呢?肯定没有。虽然《俱舍论》里面讲了身受和意受两种受,但身体的感受其实是意识在接受,如果没有意识,身体单独不会有感受的。因为身体只是四大假合,没有任何感觉,对它赞叹和辱骂就像空中的风一样无利无害。既然如此,世间上的芸芸众生,又何苦为了不受诋毁、受到赞叹而如是努力呢?

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得到赞美就心花怒放,被别人造谣就特别伤心,生怕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其实真正剖析的话,不管怎么样诽谤,对身体根本无有伤害,而心没有形状、颜色、本体,也不会受到伤害。既然对身无害,对心也无害,外界的毁誉对自己又起什么作用呢?(这一点,以后在《智慧品》中也会分析。)

当然,平时洗脸刷牙,自己干净一点,这在戒律中也是允许的。不能因为这个身体没有感觉,就整天欺负它,穿得破破烂烂的,表演济公和尚。你没有达到他的境界之前,暂时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也不要对身体太贪执,前不久有资料上说,台湾、香港、大陆的一些大牌明星,为了脸上不起皱纹,专门到瑞士打防皱针,一针的价格高达58万人民币。但有时候也不成功,反而使面部肌肉变得僵硬,甚至没有感觉,最后跟医院打官司。

对身体的过于执著,来源于不明白佛教道理,假如知道身体里里外外是什么组成的,就没有心情这样做了。比如有一件破烂的衣服,能穿几天就可以了,没必要因为它烂了而特别伤心,想方设法非要补起来,毕竟它的质量有一定限度。尽管我本人没有什么修行境界,但别人说我肝不好、骨头不好,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身体只是暂时借用而已,质量本来就是这样的。

现在物价局对外面的物质评估得很不错,“这个值得多少钱,它质量如何如何,能使用多少年”,但对自己的身体,谁都不估价,从来也不想身体是什么样的质量,到底能用多少年。其实一观察的话,每个人的身体犹如水泡,依靠它行持善法是很好的,但没有必要特别爱护、执著,为它杀害无量众生,让自己越来越麻烦、越来越痛苦。然而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科学发达的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药物推陈出新,让人们的感官、心态备受刺激,最终毁坏了自己的今生,也毁坏了来世。

在有些问题上,应该把佛教的慈悲观、无常观、因果观等殊胜见解利用起来,这样人活着才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得一个人身不容易,白白浪费实在太可惜。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六情身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具足五欲六情的我们有明智的取舍智慧,不像牦牛和老猪一样,但如果没有求法修道,整天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做,那就唐捐了我们的身体和智慧,非常可惜!

因此在短暂的人生中,大家应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贪著或嗔恨,对别人的身体也应该用悲悯心来对待。佛陀在经中说,悲悯心是万法的根本,成佛的唯一因就是大悲心,以大悲心观一切众生非常重要。现在的世间中,无数人根本不知方向,漫无目的地疯狂追逐。有个美国波士顿的教授说:“过去有父母注意你,有老师、同龄人或其他人注意你,这就够了。但现在这不够,大家都希望吸引全世界媒体的注意。”2001年本·拉登制造“9·11事件”之后,全球都知道他这个人了。后来河南有个人也想出名,苦于别无他法,就自称是拉登的弟弟,叫本·拉图。现在很多人不顾一切地疯狂表演,就是为了换来几双眼球,不管是仰慕的、侮辱的、讽刺的,只要目光来了,目标就达到了。就像曹操所说:“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些行为纯属裸体奔跑,作为佛教徒,一定要以正知正念来摄持相续,同时也要对这些可怜众生起悲悯心。

有些人觉得:“你们出家人怎么会知道世间道理,这是不如法的!”其实麦彭仁波切的有些教言中讲过,若想获得佛菩萨果位,必须要精通一切知识,假如不懂得世间道理,就无法随顺世间人,尤其是正沉溺其中的可怜众生,如果没有在他们面前敲警钟,他永远没有自拔的机会。现在学习本论的在家人比较多,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应该修行什么样的法?这些问题大家也值得关注。

若人喜我身,则彼为吾友,

众皆爱己身,何不爱众生?

如果说:“身体虽然对赞毁没有感觉,但还是应该爱护它。如果我打扮得很好,吃得不错,长得极为庄严,像天人一样好看,会有许许多多人喜欢我,成为我的好朋友。这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所以我打扮并不是没有目的,我天天穿得好、吃得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

这个理由似乎比较充分。假如纯粹是让他人高兴,想利益众生,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哪怕让众生产生一刹那的快乐,大乘菩萨也应该全力以赴去做。但如果你真有这么一番发心,那天下无边所有的众生,大至天人,小至蚂蚁,没有一个不爱自己身体的,你为什么不爱所有众生的身体呢?因为你爱护身体的唯一理由,就是要让众生欢喜,但众生欢喜的因不仅仅是你的身体,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更是关爱,如此一来,你为何不去爱他们的身体呢?对牦牛或大象的身体也应该同样喜爱才对。但实际上恐怕不是这样,你只不过是说漂亮话而已,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爱自己的身体,不是爱其他的众生。

世间上有两种爱,一种是自私的爱,一种是无私的爱。自私的爱就像男女之间的感情,或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说这种爱只是互相利用,用得着对方时,大家就其乐融融,一旦他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对自己不好,马上开始反目成仇,甚至害他也可以,比如说他对你不负责任,那个时候杀他也没问题。这是不是真正的爱呢?肯定不是。如果是无私的爱,则会以对方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只要他快乐,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佛教的博爱就属于这一种,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都没有条件地让他快乐。这种爱真的非常伟大,世间上自私和小范围的爱是根本比不上的。

以前观音上师说过,他跟美国一位官员的友谊应该是永恒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同一件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朋友关系会长久。而世间上有些朋友是互相利用的,对自己有用的人才交往,至于毫无帮助的人,他是连笑一下都吝于付出的。原来有个寺院的住持和一个统战部部长关系非常好,后来统战部部长下台了,利用的价值没有了,他们马上不联系了。有些人喜欢说:“没有你的话,我该怎么办?”表面上听起来很感人,实际上都是想着自己,这个道理上大家也应该清楚。

对所有的众生一视同仁、平等关爱,这是佛教最了不起的情怀。虽然作为凡夫人,将每个众生当作自己或是母亲,刚开始的确非常困难,但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串习。人的心是可以逐渐转变的,到了一定时候,看见众生就对他生起爱心,他们受苦时自己也会心疼的,这说明你的菩提心越来越增上了。有了这个基础的话,修其他密法也会成功的。

总而言之,爱自己身体的话,也应当爱所有众生的身体。前面从道理上也分析过,我们没有理由只爱自己的身体,不爱众生的身体,这只是无明烦恼在中间搞破坏。如果把爱只放在自己上面,对自己所拥有的对境拼命执著,这是相当不合理的。佛教的爱众生到底建立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大家一定要明白!

卯二、善用此身之方法:

故应离贪执,为众舍己身,

此身虽多患,善用如工具。

如上所述,大乘行人贪爱身体是非常惭愧的,当然害众生就更可怕了。有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千方百计地杀别人、打别人,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以后金刚道友之间如果发生一些大事,作为凡夫人吵架还勉强可以,但打架的话,这个人绝对没有菩提心。因为你狠狠地打对方,甚至想害他、杀他,这样的相续中怎么会有菩提心呢?

我们一定要断除对自我的贪执,把自己的身体或快乐布施给众生。以前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为维护自己而害过众生,甚至杀过众生、吃过众生,那么明白大乘的取舍道理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发誓:“有生之年再也不害任何众生,将自己的身口意及所拥有的一切,尽心尽力地布施给众生。”当然,完全像佛陀因地时一样,别人要什么就给什么,凡夫人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寂天菩萨也没有这个要求。但首先应该从道理上明白,然后再朝这个方向迈步。

此处说身体虽有诸多过患,比如是贪心嗔心的所依,本身也极其不净、恐怖,但如果善加运用,也能成为解脱的工具。工具可包括船筏、乘骑,依靠这些能从此处到彼处,从此岸到彼岸。所以身体并非一无是处,它还是有一分价值的。《前行》引用过一个教证说:“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厌离者,岂不见空耗?”人身宝比摩尼宝还难得,获得之后若没有厌离心、出离心,这个人身岂不是空耗了吗?

昨天我去了菩提讲堂 ,人比较多,两个讲堂800个位置全部都满了,一个位置上可能还有很多人。当时有个人边喝酒边在网上提问,我觉得他特别可怜,一个佛教徒干这些事是非常惭愧的,但因为被无明烦恼蒙蔽了,他自己也是身不由己。现在很多人没有事情做了,尽干一些无聊的事,整日喝酒打牌、到网上下棋,我希望以学院为主的道友们,应该把时间利用起来,除了严重的病人以外,每天要有一些目标,尽量行持善法,不要浑浑噩噩的,有一顿饭就可以了。

身体的过患在前面讲过很多,但诚如圣天论师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身体虽像怨敌一样经常害我们,但如果用它来守持清净的戒律、行持大善法,那也应该长久存活,不要认为早点死了好。没有造恶业的话,还是应该多活一点,我也请求你们长久住世。但若整天造恶业,那没有必要活很长时间。

月称论师在《四百论》的讲义中,用过一个很好的比喻:譬如昔日有大商主,他的儿子跟盗贼同流合污,犯了法,最后被关在监狱里。商主明明知道儿子的劣迹,但因为家业还要靠他继承,所以并没有舍弃儿子,还是对他很关心。同样,我们的身体虽然在往昔造了很多恶业,也有很多坏毛病,但也不应该舍弃它,假如没有身体的这个船筏,那解脱生死大海靠谁呢?《前行》中有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所以拥有这样的身体时,既要欢喜又要谨慎。

讲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感觉呢?觉得人身真的很难得,一定要把它善用起来。我们如果没有获得暇满人身,不可能接受释迦牟尼佛甘露般的教法,唯有人身才是真正的法器,旁生、饿鬼等是望尘莫及的。这一点在《华严经》中也讲得很清楚:“圆满佛法甘霖,流入具暇满人身者心田。”我们应该非常感谢上师,若没有上师讲这么殊胜的教言,我们就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根本不懂得取舍的道理。只有在上师的教导和关心下,我们才一点一滴地步入正途。

对我而言,不管是哪个上师、哪个辅导员,凡是给我传讲过佛法的人,跟我父母没有差别,从解脱慧命的角度上讲,甚至远远超过父母。上师就是智慧身体的父母,作为一个智者,知恩报恩是很重要的。倘若懂得知恩报恩,就会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也会有白法天尊的护佑。而忘恩负义的人,世出世间的人与非人都会唾弃的。

即生中得到了人身,大家应该生起欢喜心,佛陀在《中般若经》里面说:“任何菩萨自己行善并劝勉他人行善,即成为具义暇满人身。”你们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应该自己行持善法,也尽量让别人行持善法,这样的话,说明你活在人间是有意义的。不要说“我早一点死了好”,一定要多活几年,我在日记里也写过,我家乡有一个阿姨,我小的时候,她每天都要念1遍乔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磕100个大头。今年我在多芒寺看到她,她说自己从来没有间断过,30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修持。如今她老得很厉害,乡里专门为她这样的五保户安排了房子,但是她非要住在寺院里,说虽然没有人照顾她,可是行持善法很方便。所以每个人的善根确实不同,她这么多年不断地磕头、念诵,多活一天也是有意义的。

这个身体虽然有时候生病,有时候生贪心嗔心,吃太饱不行、饿了也不行,穿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就像脓疱一样,很麻烦的,但依靠它也能做很多事情。试想,如果我们是狮子的身体,肯定除了造业以外,连一句观音心咒也念不来。今天大家都发愿十天念十万遍“嗡啊吽”,(外面的人我没有要求,)若没有这个人身,而是一个旁生的身体,念这些心咒是很困难的。尽管有些记载上说鹦鹉念佛、公鸡念佛,但这是比较罕见的。因此,对身体虽不要特别去打扮、特别去关爱,但若没有这个工具,获得解脱也不容易。从轮回的此岸越过生死大海,到达涅槃的彼岸,一定要依靠这个船只,没有它的话,不可能到达目的地。所以,大家也应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五十二节课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五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九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思考题 第九品 第十品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思考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10 诸法无我[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解脱之道讲记 b12 缘起的还灭门[栏目:体方法师]
 法句经 11 心意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佛教是宗教是哲学,并应以科学为方便[栏目:蔡惠明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禅宗三关与密宗三妄[栏目:唐普式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二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M 1044经所述的事件发生在佛陀灭度之后不久...[栏目:界定法师]
 五大种的光能[栏目:刘立千居士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七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