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二届:亲近老和尚晚会开示(净慧法师)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75

亲近老和尚晚会开示

(2004年7月23日)
 
明海大和尚:

各位营员,我们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现在我们大家都很幸运,得到人身,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我们夏令营的导师——上净下慧老和尚,才从国外回来。因为现在他老人家还要护持湖北的两个寺院和柏林寺的下院,所以, 能抽出时间 跟我们在一起非常不容易。今天晚上就是我们一起亲近老和尚的时候,首先恭请老和尚给我们开示。

净慧老和尚:各位老师、各位营员,今天晚上这个题目叫“亲近老和尚”。老和尚怎么亲近呢?天天跟你们有很远的距离。我也是很想与各位把这个距离拉近,每天跟大家心连着心,这样我们就能形成一种佛法的交流、佛法的交融,但时间不允许啊。

这次有许多营员都是第一次到柏林禅寺来,也有的是才接触佛法。首先我想解释一下“老和尚”这个称谓。在寺院里有称大和尚的,有称老和尚的。在一个大寺院,不是每一个年纪老的和尚都称老和尚,也不是每一个和尚都可以称为大和尚。称大和尚的就是这个寺院的方丈——方丈大和尚。在这个寺院当过方丈的,现在不当了,退休了,寺院里叫退居 ,现在社会上叫退居二线,那么这个退了居的大和尚便称为老和尚。这种称呼不受年龄的限制,比如说他是四十岁也可以称老和尚,但是只是在这个寺院内部来讲,到了其他的寺院就不一定称他老和尚了。

我很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寺院里住,前任的方丈也在这个寺院,这位退居的老和尚大概还不到四十岁,但是大家都说今天老和尚要上殿。我一看,来了一个和尚一点也不老,很年轻,我就感到很奇怪。老和尚上殿站在哪里呢,他就站在首座的位置。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之内,现任的方丈是大和尚,前任的方丈是老和尚,再前任的方丈还是老和尚。所以寺院里初一、十五要礼祖,拜历代的祖师中,其有一句“顶礼诸位老和尚。”就是说在这里当过住持的这些老和尚,虽然他过世了,我们还要向他顶礼。

还有一种情况,确实是年高德长的,不管是当住持还是不当住持都称他为老和尚。就像我们的师父虚云老和尚,他在位要称他老和尚,不在位也称老和尚,在这个寺院内部称老和尚,在整个佛教界还是称他老和尚,这就是一种特殊情况,真正是年高有德的人,称为老和尚。那么普遍称为大和尚的有没有呢?也有。比如说不受他的职位的限制,也不受他所居住的空间的限制,整个佛教界都称他为大和尚。历史上有一个,就是鉴真大和尚。鉴真在中国时被称为大和尚,到了日本去还是称他大和尚,仅仅只有这一例。各位初接触佛教,初到柏林寺来的人,容易被这个大和尚那个老和尚,搞得满头雾水,不知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亲近呢?可以说多接触是一种亲近,多请教是一种亲近,能够近距离地居住在一块、生活在一块也是一种亲近。因为佛法的摄受分为言传和身教,言传这方面可以是一次性或者多次性的。听法师们讲经,那是一种亲近,还有像我们各位营员在这里住七天也好,住八天也好,能够亲近三宝,跟三宝近距离地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具体的摄受。我们住在寺院和住在家庭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那就是这种摄受的力量在起作用,也是这个道场的氛围在起作用。

上面是讲了一点题外的话。

很重要的话,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你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在生活中都要交朋友。佛教里有个概念叫“亲近善友”,或者“亲近善知识”。知识有时候就是对朋友的称呼,这是一个佛教专用的名词。这个知识,有善知识,也有恶知识,善知识就是善友,恶知识就是恶友。我们一个人的一生,事业成败如何,学习进步如何,工作环境如何,人际关系如何,都和结交朋友有很大关系。

人一生之中有好朋友、好同事的帮助,有好老师的指导,学习就容易进步。在做人做事当中有人帮助,尽管自己有时候会有不努力的地方,却有好的老师来提携,有好的朋友来劝勉,你的某些坏毛病、坏习气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改正过来。所以中国古话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就好象到了放着灵芝草、放着兰花的屋子一样,久而久之,你的衣服、身体都会染上香味。我们能够与一个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在一起,尽管平常很少跟他说话,也能从他的一言一行当中受到很多启发,得到很多教育,慢慢地就可以改变你的人生。我想我们在座的同学们都会有这种经历,有这种体会。

相反的,如果我们结交的是那些毛病比较多的人,生活比较散漫的人,学习不上进的人,你也会受他的影响。同学们在学校里都是住集体宿舍,三四个人住在一起。如果我们这个宿舍里面勤快的人多,一定收拾得很干净,屋子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大家起床也不会是九三式,应该是六点七点就起床了。如果这个宿舍里三个人、四个人都是比较散漫的,尽管有一个人会勤快一点,但是日久天长他也会受影响,也会被那些懒散的人所转化。所以佛教强调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修行的人,第一条就是要亲近善知识。

学佛有四个途径,或者说是四个入门的地方,第一个就是亲近善知识,第二个是听闻正法,第三是如理作意,第四个是发善法心。亲近善知识摆在第一条,就是因为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华严经》有一品很长,叫《入法界品》,就是描写一个年轻人不辞千山万水亲近善知识的过程,他师从五十三位善知识,来学习佛法、了悟佛法。这个年轻人就是佛教里很有名的善财童子。他亲近每一位老师都要费尽千辛万苦,都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波折,但最终都得到了很好的受用,使他的修行不断地提升,智慧不断地开发。那是非常生动的一个典型,所以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比喻为“ 百城烟水”, 就是不辞劳苦的意思。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时时刻刻都要想到亲近善知识。

我们学习世间法,做世间的学问,同样也要亲近善知识,因为在世间法也有善知识和恶知识之分。亲近善知识在我们世间来讲就叫做择友,选择朋友。择友在人生当中是一件首要的事情,在家靠父母,在外就靠朋友。儒家有一本启蒙读物叫《论语》,《论语》一开头的那一章,曾子就讲,他每天要反省三件事,哪三件事呢?“ 谋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谋不忠乎?”就是说我们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是不是做到尽责尽职、忠心耿耿地来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和任务?教书的要忠于他的职守,当干部的也要忠于他的职守。这个忠既是忠于大众,也是忠于国家。因为没有国家就没有大众,有大众总要有一个机构来组织,有一个机构来领导和规划。国家在维护大众利益,维护整个国家民族的兴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国家也要忠诚。

“与朋友交不信乎?”很多营员都有许多朋友,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呢?是守信用。因为人无信而不立。在座的这么多年轻人,一定在生活当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同学们当中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很守信用,比如说我们今天晚上约好去喝茶,七点钟或者八点钟,到哪个地方,一定不见不散。结果到那里去时,守信用的提前十分钟就到了,不守信用的推迟半个小时还没有到,像这样的事可能往往很多。尽管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一切大事都是从这些小事开始的。与朋友的聚会不守信用,那么如果朋友有了急难需要他帮忙,这个信誉就会发生危机。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守信用。只要承诺了的事你就要兑现,你没有承诺的事情当面就要说清楚,比如说今天晚上这件事情,或者这个活动我不喜欢,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抽不出身来,当面就跟朋友跟同学交代清楚,不要含含糊糊地说去又不去,到时候不守信用,使大家很扫兴。那么你在朋友面前,在同学面前,会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以后有什么事别人不会找你了,觉得你不可信赖。

第三件事就是“传不习乎? ”传就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所学的手艺,所学的本领,是不是经常反复地实践、实验、温习?所谓温故而知新。传授的知识要反复地温习。

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要忠于职守,第二要忠于朋友,第三要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温故知新。我们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温故知新,才会有进步。尽管只是这三句话,但是概括得很全面。

佛教有几本经,是专门讲人生日用的事情。这一次发给大家的《在家教徒必读经典》,里头有《随念三宝经》、《八大人觉经》、《吉祥经》、《善生经》、《优婆塞戒经》。每一本经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操作的,可以落实的。它不是专门地说理,它是一方面说理、一方面说事,叫理事圆融,我们才可以照着去做。

记得还有一本经,叫做《佛说孛经》。就是讲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有一世曾是一位比丘,叫孛比丘。一个国王请他做国师,治理国家。后来因为受到底下奸臣的挑拨离间,国王让这位比丘国师离开宫廷。国王在给他送行的时候,孛比丘就讲了一些治国之道。这些治国之道既有关于政治经济的问题和军事的问题,也有关于做人的问题,以及学习的问题,讲得非常全面,而且翻译的文字也很优美。这应该是我们中国早期翻译的经典之一,它是三国时期一位居士翻译的,叫支谦。支谦那时候是一个有名的文学家,他翻译的这部经典,真是文采飞扬。这部经典上面讲到交朋友,他说有四类朋友。这四类朋友是什么呢?孛比丘向国王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四类朋友,你应该知道。“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意思是什么呢,有的朋友就像一朵鲜花,有的朋友就像一杆秤,有的朋友就像一座山,有的朋友就像大地。我们在这里跟各位沟通一下,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要交一枝花的朋友,还是交一杆秤的朋友?是交如一座山的朋友,还是交像大地一样的朋友?大家说说看,举手说,你说,小朋友。

某营员 :要交那个像大地的朋友,无处不在,没有一处不在。

净慧老和尚:好,如果我们朋友像大地,那遍大地都是我们的朋友,对不对呀?还有人说吗?他说的不见得全,只说了一部分内容,不过他这个内容很重要。

某营员:交像高山那样的朋友,可以像他学习高山 一样的品质 。

净慧老和尚:好,还有吗,你说说。

某营员:交像一杆秤的朋友,学习他的公平正直。

净慧老和尚:这位营员有他的见解。

某营员:交像花一样的朋友,老和尚说他像花,并没有说他哪里像花,如果他的心灵如花般纯洁美丽,那么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益友。

净慧老和尚:我们听了几位同学的意见,都能够从善意出发,从善的一面来理解这四种朋友。但是经文上面是一个比喻,如花、如秤、如山、如地,都是一个比喻而已。
我们看经文是怎么说的。何谓如花?朋友为什么像花一样呢?一朵花在盛开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啊,过去的人是把花插在头上。当这朵花枯萎了怎么办?扔在地下。就是说这位如花的朋友会反复无常,因为花有时是鲜艳可爱的,有时是枯萎的。所以比喻这样的朋友见你富贵他就亲近你,见你贫穷就舍弃你,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那就是如花的朋友。

为什么说有的朋友像一杆秤?因为用秤秤物件的时候,所秤之物重,这个秤会抬起头来,所秤之物轻,它又会低下去,所谓“物轻则低,物重则仰”。你要给这个朋友一点东西,他就会对你很恭敬,如果你没有什么东西给他,就会对你轻慢。如果是像这样的朋友,我们宁可不要交,不要交像秤一样忽高忽低的朋友。

有的朋友像山,比喻像一座金山,“鸟兽集之,毛羽容光。”如果这座山是一座金山,鸟兽在那个地方聚集,连羽毛都会有光亮,都会有光泽。这样的朋友,如果他富贵了我们也会同样地感到高兴,分享他的富贵,能够使我们在生活当中受到人们的赞誉。在社会上没有人赞誉也不行,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好名誉。比如说好学有人赞誉,勤俭有人赞誉,富贵同样有人赞誉。这个如山的朋友,比如说是一个富贵的朋友,他见到贫贱的人也不舍弃,那说明这种富贵是富而不奢,能够对原来的朋友还是一如既往地有好交情。

说有的朋友像大地,因为一切的植物、一切的财宝,都在地上或者地下。一切的植物靠地来生长,一切的财宝靠地来蕴藏。你看一切矿藏,煤也好,金、银、铜、铁、硒也好,还是石油也好,都是在大地的深处。如果我们有一个像大地一样的朋友,他对我们也会像大地对万物一样提供滋养。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对我们的成就,一定会很有帮助。所以我们每一位青年人在择友的时候,不要选择如花之友,不要选择如秤之友,要选择像高山一样的朋友,像大地一样的朋友。

刚才有一位同学说,要交高山一样的朋友,“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高山可以做为我们的一个目标,时时刻刻仰望着它。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被比作泰山北斗,我们交那样的朋友,受他们的熏染,一样会成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我们要交像大地一样的朋友,大地是无处不在,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善知识也像大地一样无处不在。这两个说法都非常好,对经文的意义是一个丰富和补充。这位十四岁的小朋友,虽然他个子不肯长,但是很有智慧。下面我们留一点时间给大家提问,互相交流沟通。

某营员:老和尚您好,今天下午的活动是参禅。最初的阿赖耶识,最初的我是从哪来的?为什么有一个这样的我,现在经过许许多多的生死轮回,那最初的什么是我?还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这个世间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恶人善人那好吗?

净慧老和尚: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是一个牧师的话,我会很快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上帝造的,上帝安排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是不是?但是佛教不是这样的。佛教认为,在我们生命之外没有一个造物主,没有一个造化,没有一个掌握命运的人,一切都是操之在我。那么这个我从哪里来呢?佛教对这个问题归作十四个无记,不回答。为什么不回答呢?回答了你前世是从哪里来,那么前世的前世从哪里来?他一直会问下去。有没有结果呢?没有结果。佛教讲我们的生命流转生死,你一天没有觉悟,那一天就是无始无终,都在那里流转。你觉悟的那一天就叫做无始有终。我们迷惑的生命,对于众生来说,就是无始无终,对于一切觉者来说就是无始有终。

生命从哪里来?佛教认为,回答这个问题是一种戏论。为什么呢?你没有必要去追问它,你找到了第一个原因,会怎么办呢?也不能够解决当下的迷惑与痛苦。在佛教思想里,不存在第一个原因,没有第一因。

在这里有一个故事,过去我已经讲过多次,不妨再重复一次。一群美国的孩子上宗教课,宗教课有佛教、有基督教、有天主教。上完课以后,老师就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他说你们听了基督教与佛教的课程以后,觉得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些美国的孩子很有智慧。他说,佛教与基督教最大的区别是,基督教认为第一个鸡蛋不是鸡生的,佛教则认为第一个鸡蛋也是鸡生的。那我们第一个生命是什么,第一个我是什么?第一个我还是从我来,第一个生命还是从生命来,绝对不是由一个造物主造出来的。没有第一因,大家记住这个最关键的定义,没有第一个原因。我也不懂物理学,现在说有第一次推动,但是第一次推动还是找不到原因,找不到原因就说是上帝的作用。但是佛教就不这么讲,佛教讲无始终无内外。从时间来讲,无始无终,从空间来讲,无边无际。从生命来讲,也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的。

也有人确实希望找到第一个原因是什么,佛教里有一本经,叫做《箭喻经》。有一个人,中了一只很毒的箭,这个人就追究,这个箭从哪里射来的?这个箭为什么这么毒?这个箭是铜的、是铁的、是骨的、还是羽毛的?他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搞明白,再拔出箭,不研究清楚就不要拔出来。旁边就有智者对他说,要研究这个箭可以慢慢来,我们当下最重要的是把它拔出来,挽救你的生命,否则箭毒在你周身扩散了以后,这个生命就没救了。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中了一支烦恼的毒箭,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支毒箭从我们身上赶快拔下来。拔下这支箭你就没有苦恼了,没有迷惑了,你自然就知道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某营员:尊敬的老和尚,现在有一些净土法门的大德说净土即禅即密 , 就是说禅、净、密三学是一不是三,“一句弥陀深妙禅”。不知您作为一名禅宗高僧,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净慧老和尚:这句话也可以换另外一个方式来说,比如说禅,上面挂的这一个“无”字,它即禅即净即密,包罗万象,概括一切。我站在禅宗的立场这么说,他站在净土的立场那么说,说得都对,但是真正要修行的时候,还是要把这个门径分清楚。你没有到那个境界,禅就是禅,密就是密,净就是净。“即”就是融会贯通,没有到那个境界你融会贯通不了,还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修行不光是图嘴巴快活,一说就了事,一定是说到要行到,要有实际受用才行。你要“即”得了才行,你要“即”不了,那就是说空话。所以我们初学佛的人,不要陷入到那种玄妙不可琢磨的,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一定要脚踏实地,一点点地做,一点点地感受、体验佛法。不感受、不体验佛法,你的心、口和你的行为对不上号,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不会有受用,也抵不住烦恼。所以劝大家念佛就好好念佛,参禅就好好参禅,持咒就好好持咒。到了能够相即的时候,再来说那些超乎常情的话才可以!

在北京红螺山,清代出了一位彻悟禅师,被尊为莲宗十二祖。他写了四十句句子还是一百句句子,就是讲一句弥陀怎么样,一句弥陀怎么样。一句弥陀就能包括一切,他那个境界可以说那个话,在我们这个境界一句弥陀连当下的烦恼也抵不住,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某营员: 佛陀说众生平等,但是为什么在制定出家戒律的时候,却体现了男女不平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女众在打坐的时候可不可以双盘,谢谢。

净慧老和尚:佛陀制戒,对女众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正是佛的大慈悲、大智慧的表现,应该说这完全是对女众的爱护,不能把它看作是不平等。因为他对女众有这样一种爱护,也就是慈悲心,从这一点来说,完全是平等的。我们不要在这个事情上就事论事,就事论事说不清楚,要看佛的出发点和用意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对女众的特殊关照,相反地可能会影响女众的修行,影响女众和男众最后在成就上的真正的平等。所谓的平等,是讲在成就上的平等。不是讲你吃一口饭我也吃一口饭,男众吃三个馒头,女众吃得了吗?如果说今天一定要平等,我们男众吃三个馒头,你们女众一定也要吃三个馒头,不吃三个馒头不行,那会把你们都吃病了。

还有一个就是说,女众为什么不宜双盘,这是一种经验,是古代祖师留下的一个教戒。这条经验我相信都是通过实践而得出的,我们要很好地珍惜。历代祖师通过实践以后,觉得女众双盘可能对她的身体有影响,对她的修道不利,所以这也是佛菩萨、祖师们对女众特别的关爱,特别的慈悲,我们要很好地来体会!

某营员:老法师您好,我知道有一个泰国的得道高僧,在几天几夜不停地玩一个叫CS的射击类游戏时,心脏病突发而死。通过这个事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在虚拟世界造杀业算不算是业障?还有个问题就是说,这个得道高僧算不算六根不清净?

净慧老和尚:古代有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小沙弥,刚好是十四岁,就去讲经,所以对年轻人对儿童不能够轻视,他们都能动脑筋,有智慧,提出很多非常精彩的问题。首先我对他的提问提出表扬,一个是善于思考,第二有胆量,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拿起话筒就说,很好。

我听说最近放过一个电视连续剧叫《济公传》,你们看过没有?济公有很多神通是通过非常世俗化的事情显示出来的。比如说人家请他吃饭,摆的一桌大鱼大肉,济公和尚走到那里拿起来就吃。吃完了以后人家会问他,你当和尚的怎么吃肉啊?这时候他从口里吐出来的鱼放在水里还是活的。有这个事情没有啊?所以说,大修行人,他有种种的神通示现出来,让我们这些凡人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觉悟。泰国这位得道高僧三天三夜玩这个电子游戏,最后心脏病突发死亡了,你们想想看,他是不是在警戒我们哪?你们玩电子游戏不能够过量啊!连我这样的得道高僧玩三天都玩不过去!何况你们这些普通的凡人呢,玩三天也会丧命的。所以这个得道高僧这样一种示现,是以他的生命来教育我们,我们要称扬赞叹。(众笑)

某营员:尊敬的上净下慧老和尚,我很感激您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这几天来柏林禅寺的体会,感觉到您的慈悲之心。同时寺院僧众这种大规模的管理,使我非常地吃惊。您是如何发心建立柏林禅寺这个管理 体系的, 以及今后在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基础上,还有什么其它的 活动?

净慧老和尚:今天的一切都是国家给我们的恩惠、社会给我们的恩惠、大众给我们的恩惠。我个人应该说无所作为。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大环境,要成就这个道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的理念是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我不过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和一班人来做一点具体的工作而已。首先我们要感恩大众。

其次讲到僧团的管理,我也是在不断在探索,不过总的理念还是很清楚。实际上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这个僧团参与管理的人并不多,而这种管理也并不是刻意地要有许多规章制度,要怎么样去做。我们第一是靠大家发心;第二是靠持戒;第三是要靠随缘的运作。能发心就能够自觉,能持戒就会有自由,能够随缘地做一切事情就会有自在,所以我的这个管理是叫三自:自觉、自由、自在。在发心当中培养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有发心就一定会有自觉;在持戒当中来获得自由,如果不持戒,不接受规章制度,就没有自由可言。因为自由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你能够做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能把所有的规则都守好了,那么在所有的地方你都能获得自由。一个人不要刻意执着地去追求什么东西就是随缘,随顺因缘。因为并不是说你主观上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一切都是因缘的成就。你能够认识到 因缘的 这种规律,就可以自在。所以“自觉、自由、自在”就是我们管理的一个基本追求。

我们不是要把大家管得死死的,而是希望大家从眼前的自在、生活的自在为起点,最后得到生命的自在,这才是我们僧团运作的最终目标。至于说到今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柏林寺今后怎么管理,我想以后当方丈当住持的人,对于我们现在开创的这些理念、思维、模式,如果觉得可以继承的就继承。但是要看到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一切具体的做法都是随顺因缘在改变的。我也不会去想,现在的这个模式以后一成不变了,那我们就没有希望了,希望我们能够日新又新,能够时时刻刻与时俱进,能够时时刻刻 契理契机地 弘扬佛法,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理念。谢谢!

某营员:尊敬的老和尚,您好!在佛教来说,我们有什么样的诚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应,也就是说我们有什么样的发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好比一潭清水,自然会有影像。但是有这样一句话:知识是佛教的障碍。我接触的很多人,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多知识,给他们讲佛教的道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提到感应方面的现象就很难沟通。

净慧老和尚:知识如果变成一种执着,它确实就是学佛的障碍。但是佛教不是一个提倡愚昧的宗教,佛教是提倡智慧的宗教,佛教认为要把知识变成智慧那才是我们修行的一种动力。至于说到感应的事情,这是一种经验,没有这种经验的人他确实很难信服。有一些问题不是仅依靠理性就能得到解决的,所以佛教既重理性也重信仰。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理性是无法理解的,只有从信仰的角度才能够得到某种正确的感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我可能修行程度很浅,不容易有那种得到感应的经验。如果我们从信仰出发,相信佛菩萨他是真语者、实语者、不 异 语者、不妄语者,那么他说了种种感应,我们就应该相信佛菩萨说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只是修行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努力,得到感应。

另外一点,作为学佛的人,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也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感应。有感应固然是我们修行的一种验证,没有感应那是因为我们的因缘时节没有到,因缘时节一到自然就会有。比如说,我们在上面说话下面有人鼓掌,是不是感应呢?也是感应。大家不受感染怎么会有响应呢。从这一点出发,所以古人也说“神通并 妙用,运水与搬柴 ”,在运水搬柴当中,在一切日用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是神通妙用在起作用。

某营员:赵州老和尚生活在唐朝,而唐朝是中国禅宗、佛法最为昌盛的一个时期。有的人指出唐朝是把政治理念和生活情感分开处理的,它把儒家作为一种治国的理想,而让佛教来支配和引导人民的生活情感、生活伦理。您指出过中国宗教情感非常缺少,所以我认为佛教在现今的世界里永远无法达到社会国家的普遍认同,但是它对每个人的生活情感和生活修养方面的作用却很重要。您讲生活禅理念,我想就这个问题请您慈悲开示。

净慧老和尚:佛法讲,一切都离不开因缘,佛法兴衰 有一定的 时节因缘。我们要知道,远古的且不说,从中国有了孔子,印度有了释迦,西方有了耶稣基督到现在两千多年了。尽管现在世界上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一个宗教,但它也未能把世界六十亿人口全部都纳入基督教的情感之中,其它的像儒家和佛家比起基督教来,至少在信仰的人数上,那是望尘莫及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人口这么多,思想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政治制度差异很大,一种政治理念要想覆盖全世界可能性不大,一种宗教理念要想覆盖全世界更没有可能性。所以说,“佛渡有缘人”,有缘则得度。“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佛法亦复如此。

不过作为我个人来讲,作为一个出家人,作为一个佛弟子,我还是希望我们佛教的思想,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大智慧大慈悲的思想能够影响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能够在这个烦恼的火宅中活得清凉、活得自在。每个人只能做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虽然 一直在 努力,但是究竟能够有多少效果,那还是要看 时节因缘 。尽管 时节 因缘我们不能左右它,但是努力的程度可以取决于我们个人,所以我们要不懈地来努力,不懈地来创造佛教能够广泛弘扬的条件和因缘。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二届:亲近老和尚晚会开示
下一篇:十二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营员代表 张玉菲)
 首届:加强教团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王雷泉)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
 十二届:明奘法师禅修开示(明奘法师)
 四届: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清规之研究(湛如法师)
 六届:柏林夜话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男营员代表 冯总结)
 六届: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济群法师)
 十五届:戒律的意义和受持八关斋戒的要求(明海法师)
 二届:三皈五戒开示(净慧法师)
 二届:净慧法师禅堂开示(净慧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历险思佛悲愿深(宋雨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种子与现行[栏目:黄忏华居士]
 中印禅宗史讲稿之概论篇[栏目:道坚法师]
 挂一单的观念[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戒淫格言[栏目:寿康宝鉴·白话版]
 妙宝菩提心1[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四法印之「轮回过患」[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4.学佛的方法[栏目:佛法基础]
 宽厚让步,即占便宜[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禅修对现代生活的适应[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