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二届: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理念——《心灵互动》摘录(崇智法师)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4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理念

——《心灵互动》摘录

崇智法师

(2004年7月23日)
 
河北省佛教慈善功德会成立于 1996 年。在净慧大和尚的直接领导下,在常辉法师的操劳奔波下,河北省的一些四众弟子比较广泛地、比较深入地在一些地区进行了慈善捐助活动,比如太行山山区、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的燕山山脉,所有河北省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都有着我们慈善会工作人员的身影和足迹。

通过这么多年的慈善会的工作,我们确确实实地体会到,出家人不应仅仅是参禅、诵经、持咒、念佛。我们出家人为什么要做慈善事业呢?无论是修禅宗还是净土宗,我们奉行的都是大乘佛法,修的是菩萨道,行菩萨道不仅仅是自利,更要利他,不仅仅是自觉,更主要是觉他、觉悟众生,要发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利益群生。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自己学佛后有好多年都在学习《大乘无量寿经》,修行到后来觉得没有什么进步,一找原因呢才发现,就是经里讲“三辈往生”,都是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但是我忽略了什么是菩提心,怎么发菩提心。这个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倒是勉强做到了。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光我本人,好像我们现在修净土宗的好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要先发足了菩提心再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样修行才会上路。而这个发菩提心也很不简单,要是在密宗的黄教,就讲得比较透彻了,净土宗好像讲得少一些。我的体会,去做慈善事业,你就很容易发菩提心,看到了众生的苦,对生老病死有了深切的体会,那么你就会有强烈的出离心,然后还会产生自度度他、自度度人这样的大心。我们把这个“四弘誓愿”不要挂在口头上,真正地要从内心里发出来,这样才行。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奉行四摄六度,里面有个布施波罗蜜。布施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给生活最贫困的人们,我们并不仅仅是同情他们,怜悯他们,同时也是消除自己内心的悭贪心、吝啬心,使他们在接受施舍的同时加深对佛法的认识,让他们对佛法感恩,同时我们也与苦难的人们结下善缘,结下法缘。接受帮助的人们都是社会上的各种弱势群体,有孤儿和特困学生,有孤寡老人,有残疾人或者是患有重大疾病的病人。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不光是因为他们生活暂时困难而帮助他们,更主要是为了修学菩萨道,而这修行首先是生起了菩提心、慈悲心。当他们向我们求助时,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修学大乘佛法就是要上求无上佛道,下济苦难众生,要度化一切众生,要有求必应,有愿必从。

净慧老和尚倡导的生活禅,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那么我们如何去觉悟人生呢?如何去度化人道的众生呢?如何去感恩人道中的众生呢?这是修行人的大问题。我们选择了慈善事业,就是要让年老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让失学的孤儿和特困学生能够重返校园。仅去年一年我们就救助了一千三百余名特困学生和孤儿,这些孩子要么是双亲因重大疾病,或者交通事故,或者矿难失去了生命,要么是生活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人均年收入不到五百元。有的地区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困难,缺水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么多年我们的慈善工作主要是资助失学孤儿和给缺水地区打井,搞饮水工程。

通过长期的慈善工作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有几个原因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是当地的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设施落后,许多学校连课桌都没有,校舍都是危房。二是交通闭塞、交通落后的问题形势严峻。三是医疗条件恶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四是这些地区的信息闭塞,人们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还不知道电话、手机,更别提因特网了。生产力低下,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困难,更不要说农业生产用水了,完全是靠天吃饭,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的。只要有一点儿良知的人见到当地的生活状况都会落泪啊!那么我们佛教徒应该做些什么呢?佛在《华严经》上教导我们要“发心无上觉,忘己济群生。”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座右铭,铭刻在我们的心里,也写在了慈善会的工作用车上,我们就是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社会上最需要的人们。依照佛教的信仰做慈悲济世的事业,在慈善事业中修学菩萨道,这样也方便宏扬佛法、度化众生。佛法的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是佛的正法都要尊重,我们选择了在慈善事业中修学菩萨道,我们无怨无悔!

修学菩萨行的佛弟子与人接触时要常常地问自己:我能做什么对他有用呢?使他能够得益呢?菩萨是能自利利他的人,自利者必需是以利他为出发点,学佛不是为了自己,乃是为了苦海中的一切众生。菩萨是以利他来成就自己的人,是能够用佛法断除自己的烦恼,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能够用佛法关怀他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人。时时保持仁慈、宽厚、谦卑、虚心学习、谨小慎微、尊重他人的菩萨心态,见贤思齐,做一个有惭愧心的人。众生以菩萨为福田,菩萨以众生为福田,众生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我们家里,在我们单位里,以及在我们每天接触的每一个人中,以无我出世的精神做入世济众的事业,就是我们的理想。

社会上有很多慈善团体,他们本着人急己急、人溺己溺的慈悲胸怀,前往各地赈灾,或照顾孤苦无依的老人与孩童等,这样的慈悲力量带动了人心真善美的一面,使社会充满祥和与温馨。然而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慈善事业仅是行菩萨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为慈善事业仍属于世间的善法,先以种种救援使人们衣食方面得以温饱,透过广结善缘更要教导众生出世的智慧,令众生出离三界,离苦得乐,才是行菩萨道的真正要意。

目前社会救济的工作有很多人在做,也做得很好,但多限于物质方面的救济,心灵上的救济却很少有人在做。例如某慈善团体在某个国家冬天的时候救助无家可归的人,还煮素食给他们吃,结果有人将食物弃之于地,因为里面没有肉,人心贪求不知足可见一斑。此外每天报纸上的社会版新闻都是仇杀自杀、聚众打人、盗窃等等不好的内容。一般人以为穷人就是在物质上缺乏的人,殊不知内心贫乏、怨恨、愤怒、嫉妒、贪得无厌的人也是一种穷人。他们穷得不知如何独立自主、转化自己的烦恼,甚而将自己不稳定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为达到欲望不择手段,就心灵的层次而言的确是很匮乏的,因为他不懂得知足感恩,无法做好情绪管理,也不知道如何平静自己的心,所以很容易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例如打家劫舍、放火烧车等等。思考现今世界贫穷的主因来自何处呢?日复一日的战争、贪污,乃至疾疫、天灾,造成无数人无家可归,贫富差距扩大,文化教育水准落后,这皆是社会人心沉沦所呈现的结果。“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的灾难皆由人心的贪、嗔、痴所感召,因此唯有从心灵教育着手,教导人们正确的知见,人人知因识果,即会舍恶行善,能够体知这一念佛性,必然会尊重他人与自己的生命,不再积极地向外争夺,如此社会自然会安定祥和。

行菩萨道为了脱众生苦与大安乐。佛法将人世间的苦概括为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苦都是因为错误的知见造成的,无法借由物质的饱足而得以满足。必需建立正确的知见,化解心中的烦恼,才能从人生的苦境中解脱,所以拔除众生的苦要由心灵改革做起,而佛法正是化除痛苦的甘露。行菩萨道如果只是积极地修善,只有福德和世间善法的智慧,却不明白了脱生死、无住生心的重要性,那么智慧就无法开显,便无法从根本上解救众生的苦,如此所行的菩萨道便不够圆满。因此,真正行菩萨道,欲令众生离苦得乐,必需勤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般若,教化众生佛法的观念,才能运载众生及自身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磐的彼岸,令大众解脱痛苦,达到究竟的安乐,这正是我们佛弟子要努力修学的方向。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二届:明奘法师传灯感言(明奘法师)
下一篇:十二届:三皈五戒开示(净慧法师)
 十六届:第十六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张清华)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
 十五届:在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闭营式上的讲话(明海法师)
 首届:赵朴初会长的贺辞(赵朴初)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王志民)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康志峰)
 十五届:授三皈五戒(明海法师)
 十四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居士代表 郑喜群)
 二届:照见五蕴皆空(吴立民)
 十八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康志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七的规矩 The Rules of the Chan Sessio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七十三、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九[栏目:本源法师]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四、来自南迪雅尊者的个案[栏目:马哈希法师]
 简便易行的法布施[栏目:达真堪布]
 从炼狱走向佛门[栏目:传喜法师]
 佛教的宇宙观(慧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2 礼赞文[栏目:法海集]
 信仰:从人间佛教到公民佛教(林安梧)[栏目:人间佛教]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十一[栏目:因明学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