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味淡 道味甘(程媛)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9

世味淡 道味甘 

程媛

  世味和道味是处在不同的两端上,用心于世间的尘味,便品尝不出道味的香醇与甘美,反之无心追逐浓冶的世味,道味才会浮现。印光大师说:“学道之人,断除恶习须具勇气,若因循推拖,则长时相续,了无断时矣。”
  勇力是凡圣交战的利器。智慧、愿力作铠甲,般若为利剑。勇气要付诸实践,从中才能得到法益。何为勇力?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所思所想如黄者所讲:“应是大悲、大善、大愿,点滴于终生努力获大果。”终生所积,于临终生起正念,决定往生。
但修行又非一时之功,说难真难。这如同凡圣交战,染净挣扎。非经过一番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不可。古人有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将修行理解成粗浅的求平安,求吉祥、发财等,既使吃素作课种种布施,一旦临终信愿不坚,正念不起,生颠倒想,这时很难往生。到那时一生所修便成恶业,因没出六道,仍在魔掌中,故为恶业。
  我体会修道是每天都在与宿世习气作拉锯,自觉力、省察力、改造力、克己力稍一薄弱,道心就退转了。所以要不断的雕琢自己,如莲公讲:“哪痛哪下针,将自己彻底打碎再造。”
  改造自己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这就如同好雕工师,一旦决定创意,将这顽石由粗雕到细雕,反复打磨去掉多余之处,方成雅俗共赏之器件。过来人讲:“修行是去东西,不是得东西”,时闻同修们讲用功如何得力、见佛见光、种种好梦境等,一切境界总不如“老实念佛,念念相继”。
  古德常提醒学人,尤其“念佛人心未一而求感通,已是修行第一大障碍,再以躁妄心格外企盼,既使不着魔,也已破坏了清净心。”若能体会用功要踏实专一,不断提升正知见,佛号就能时时现前。尘劳随之解脱,心生法喜,自然安乐。心没有怨恨忧喜,平平常常,再举佛号,便能体会净念相继之法乐。
  用功不能轻敌,如两军对垒交战一般,时时将多生劫染入我们心田的习气去除掉。但习气“如油入面,掺入容易,取出极难”。
  为此要立决定志,深自省察自己的言行,善护己念。时刻对照自己起心动念是否与佛之悲愿相符。常常反复观照,保持正念不失。
  如今在这浇漓的世风中,大量的娱乐信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足以使人烦动恼乱。修行人一旦陷入,很难拔出。如果再每天看电视喝茶聊天,只顾眼前物欲享乐,无睹于来日恶果之酬偿,懈其用功修行,恐难临终生起正念出离了。
  修行人要学会独处,用功得力时自然不会寂寞,享的是心中舒宁和清净法乐。这番体会如古人有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总之,修行人注定要孤寂地走一遭,用功处再能烧几把大火,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始有相应分。正是“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摘自《本愿海》2010年第2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执着心—痛苦的渊薮(慧律)
下一篇:丁福保居士(安小悦)
 念僧(净慧)
 欲望是累赘
 观音信仰深入人心的缘由(远尘)
 古风(方杞)
 佛陀降生日期(继诚)
 听音乐观世音(寒山寂果)
 —轮明月(柴昀哲)
 佛陀与科学家(葛引卡)
 行人二十种病气(宋智明)
 心为万行之本(妙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