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十品 回向 第一百九十九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8

第一百九十九节课

现在还在讲善根回向于善趣众生,令他们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今天讲“愿离不幸”,愿他们永离不幸之事。

壬二、愿离不幸:

愿众无苦痛,无病未造罪,

无惧不遭轻,毕竟无不乐!

一切众生不管是人还是非人,只要有生命,但愿他们永远健康无病,不造罪业,无有畏惧,不受歧视凌辱,总之,无有任何痛苦,一直开心快乐。

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不可能没有丝毫痛苦,凡夫人执著的快乐,只不过是迷乱错觉,若详细观察它的本质,绝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在佛教中,这种快乐称为“行苦”,其本质是痛苦的,为了它而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实在没有任何意义。世人所渴求的快乐,大多数只是感官乐受,跟旁生没什么区别,除此之外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的出世间快乐,他们根本无法触及。

要想众生永远快乐,一定要修大乘佛法,彻底断除业和烦恼,获得大彻大悟,这样才会始终处于快乐中。暂时的快乐并不究竟,比如一个孝顺的儿子给父母一栋别墅,里面的摆设样样俱全,但父母不能永远快乐,他们还是有生老死病等痛苦。一个人喜欢抽烟、喝酒、穿漂亮衣服,这也只是暂时麻醉,部分感官有一点快乐,内心的空虚却无法消除。所以,轮回中的快乐具有欺惑性,物质享受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通达了万法空性,才会拥有永恒的快乐。

因此,帮助别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佛法。最近发生了大地震,很多人都愿意支援灾区,但他们只是口头上说:“我们要解决你们的困难,希望你们不要痛苦,一定要振作起来!”这样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失去的家园和亲人恢复吗?绝对不可能。许多人千方百计想让他们快乐,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孩子生病时,父母再想以身替代,病痛也只有孩子自己承受。然而,如果让这些人接受空性道理,一方面可斩断生生世世的苦因——恶业,让他们不得不快乐,另一方面,认识佛法的道理之后,即使外境多么残缺不全,他们也能心理平衡,不会怨天尤人。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环境,而在于我们内心。法国一个科学家叫李卡德,他跟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研究分子生物,在科学领域获得了一定成果。后来他有机会与很多大德进行长期对话,终于明白快乐的源泉就是自己的心,随后相继出版了《僧侣与科学家》、《快乐学》,告诉人们内求的快乐方法。当然,对于内心奥秘的探索,一般科学家是不容易通达的,唯有像历代高僧大德那样,通过实修彻底断除业和烦恼,认识内心与外境的本体,这个时候才会明白什么叫快乐。

要想消除痛苦,一定要解决根本问题。对人类而言,变苦、苦苦、行苦三大根本苦,以及生、老、死、病、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八分支苦,经常纷至沓来、防不胜防。如果有些孩童生病时,你一个劲儿地安慰:“不要哭,医生打针不会痛!”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同样,要救度众生、利益众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懂得佛教道理,这样,痛苦才会自然消失,身心的疾病才会逐渐隐没,造恶业的人也会销声匿迹。

一旦懂得了佛教道理,纵然你以前无恶不作,今后也不会随随便便造业,这样一来,地水火风、老虎猛兽、自然灾害的畏惧会自然减少,也没有人轻视你、凌辱你,而会把你看作菩萨一样,视为人群的庄严,种种灾难、不快乐最终全部消失。但如果没有通达佛教真理,只是口头上说不要痛苦、希望快乐,恐怕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因此,大家应时时刻刻祈祷十方诸佛菩萨:愿所有的众生早日醒悟,抛开乱七八糟的琐事,真正趋入佛门。趋入佛门之后,不要停留在形象上、口头上,而一定要真正实修,通达佛陀的无垢真理,从烦恼之网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我们的一种发愿。

己二(尤其为趋入佛教而回向)分二:一、总回向;二、分别回向。

庚一、总回向:

愿诸伽蓝寺,讲诵以兴盛,

僧伽常和合,僧事悉成办!

此处是为佛教道场而作回向。“伽蓝”,有经典的意思,又译为僧伽、众园、僧院,概而言之,就是具有教法、证法的僧众寺院。现在有些寺院只是一个建筑物,没有出家人,只有几个老菩萨守护,这并不是名副其实的伽蓝。要想符合它的名称,必须要有佛法的根本——讲经说法、诵经修法,以此将佛教事业发扬光大。如果没有这些,寺院再雄伟庄严也没有意义,毕竟它只是一堆石头、水泥,不可能成为佛教的所依。(当然,有条件的话,寺院修得很庄严也非常好,佛陀说过:“只要不需勤作、不给众生带来痛苦,寺院修得雄伟是开许的,出家人享受一些待遇也是开许的。”)

此处主要发愿教法和证法兴盛。佛教的根本就是教法和证法,我们讲课时也多次提过,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就是担心有些人不放在心上,听一两次根本没有印象。法王如意宝讲经说法时,不论在外面还是在学院,引用过无数次“第二大佛陀”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的教言:“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佛法只有两种,一是教法,二是证法,教法就是讲经说法、听经闻法、持教弘法,证法就是依修行而受持。任何一个道场只要有闻思佛法、讲经说法,就说明佛法在那里。假如这方面一点也没有,仅仅是挂个唐卡、塑个佛像,一群出家人整天呆在那儿,也不一定是佛法兴盛。所谓的佛法兴盛,并不是有很多僧人、很多居士,而要看他们有没有教法和证法。因此,我们在这里发愿,愿所有的寺院不要变成空空的道场,教法和证法一定要兴盛起来。

同时,僧众之间要团结和合、和睦相处。寺院与寺院、僧人与僧人若不和合,造的业非常严重,尤其是两个僧团发生矛盾,这叫做“破和合僧”。当然,真正的破和合僧,只有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作对才有,佛陀涅槃后不会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破和合僧,是两个僧团产生矛盾,其过失与破和合僧相同。《俱舍论》云:“中劫成熟无间狱,造多无间害亦增。”破和合僧者,其果报是在一个中劫感受无间地狱的痛苦。若造多个无间罪,则所受的痛苦果报亦会增加。

大家真正破和合僧的,倒是没有,但道友与道友之间、佛教团体与佛教团体之间要团结。我们虽然是学密宗的,但跟净土宗、禅宗等显宗道场的关系一定要搞好;我们内部也是如此,你是这个菩提学会、我是那个菩提学会,彼此就像不共戴天的敌人,这是不合理的,大家一定要和睦共处。

法王如意宝曾给学院规定了三条根本纪律——清净戒律、和合僧众、闻思修行,一切纪律均可涵摄其中。以前 桑管家每次在喇叭上说话,都是先强调这三条,经常他还没有开口,下面的喇嘛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现在汉地和藏地的很多道场,也是以这三条为中心,我去过一些净土宗的大寺院,他们都是这样来弘法利生,我觉得非常好。只要是诸佛菩萨的金刚语,我们都应该值得效仿。

然后,愿僧众的事业顺利成办、如愿以偿。僧众的事业若不能成办,弘扬佛法会很困难,那么,僧众的事情是什么呢?并不是吃饭、修房子、为自己做事,而是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以前我也讲过,普贤十万大愿归纳起来就是弘法利生。汉地的本焕老和尚经常说:“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这与法王的教言不谋而合,利益众生就是我们的事业,弘扬佛法就是我们的家务,除此之外,僧众不应该有自私自利的事情。

出家人如此,在家人也是同样。任何一个在家团体中,闻思修行应该兴盛,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合,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的事业应该广大,这是每个人的目标。世间很多人没有目标,每天除了吃喝玩乐,自己也搞不清楚人生几十年该怎么过,有些人一辈子追求快乐,结果快乐没得到,痛苦倒有一大堆,最后在凄凄惨惨中死去。所以人活在世上要有目标,每个众生都希求快乐,但根据自己的智慧不同、修行的方向不同,快乐也有种种差别,我们应该选择的,是最伟大、最光荣的快乐——利益众生,这种追求相当难得,对生生世世非常有意义。

因此,大家应该发愿,让世间所有的道场具有实义,佛教徒不要整天为了吃饭,一定要想到利益众生。据我了解,我们学院的确有一部分出家人和居士,利他心十分不错。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观察,而是将近10多年的考验,这一点很难得,也很可贵。

对佛教道场来说,装修得特别庄严并不重要。我们学院刚刚建立时,条件非常简陋,住的都是草皮房、板皮房,但如今能被全世界公认,就是因为这里有讲经说法;很多知识分子来了以后不愿走,也是因为这里有对治烦恼的方法和智慧。有些人有那么好的家庭、那么优越的条件,若什么法都求不到,什么智慧都得不到,放弃一切来这里苦行是不可能的。因此,佛法对修行人而言至关重要,佛法最根本的就是教法与证法,我们今后一定要大力弘扬!

庚二、分别回向:

愿欲学比丘,悉住阿兰若,

断诸散乱已,轻安堪修善!

愿尼得利养,断诤远诸害!

自此颂以下,分别为出家僧众而作回向。出家僧众有比丘和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包括在这二者当中。佛法中地位最高的是比丘,愿诚心想修学解脱道的比丘,长期住在阿兰若。

“阿兰若”,是身心远离散乱的寂静处。修行人若住在嘈杂环境中,身体忙于世间八法,内心分别妄念纷扰,没有一刻宁静,则不能专注于正法。远离身心散乱的阿兰若,是最适合修行的清净地方,这里断除了人群的散乱、琐事的散乱、分别念的散乱等种种违缘,能使身心逐渐寂静调柔。

现在人的散乱非常多,不说其他,光是接电话、打电话,就占据了大部分宝贵光阴。今天出一个产品、明天又出一个产品,不要说使用它,仅仅是看说明书,研究它的性能功用,可能一辈子都弄不明白。所以,令心散乱的因非常多,修行人一定要远离。

然后心还要堪能,想安住时可以安住,想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时马上生得起来,如同一个听话的孩子,让他坐着不要动,他就乖乖一动不动,让他摸一摸前面的饼干,他就把手伸出去。我们的心也要这样堪能,如愿修持善法,这就是寂静处的一种加持。

作为比丘,由于是男众,有时琐事比较多,心也比较散乱,经常到人群中搞各种是非,所以寂天菩萨愿这些男众出家人不要总到城市里化缘,做这样那样的事。《札嘎山法》中说:“行者岩洞妙宫殿,成为世人应礼处。”寂静地方的岩洞是最殊胜的宫殿,任何人见后都会顶礼,寂天菩萨、龙猛菩萨、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住过的山洞不管过了多少代,人们都会虔诚供养,而世间的高楼大厦,谁也不会顶礼膜拜,闹地震时还特别害怕。

修行最可怕的就是散乱。作为一个初学者,散乱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应该选择到寂静地方修行。法王如意宝经常这样强调,现在学院很多堪布也在找自己的“阿兰若”,我觉得这样非常好。《札嘎山法》中说了,噶当派一些好的修行人,年纪越大,住的山越高,而修行不好的人,越老越到城市里,最后就像饿狗一样死在街头。因此,修行人最好能远离散乱。我去年听说一个老修行人,他有六七十岁了,从来没有见过灯泡,也没有见过电线、电杆,一直依止静处修行,不愿到散乱的地方去,希望一生在山沟中了脱生死。我们能不能做到也很难说,但不管怎么样,男众修行人的其他违缘不多,最主要的就是散乱。

现在藏地的出家人喜欢去汉地,本来他们戒律非常清净,初衷也是想去弘扬佛法,但后来慢慢就退化了,自己到处化缘塑菩萨,最后受外境的影响,戒律出现问题、修行不成功的现象比比皆是。故作为男众出家人,应该住在寂静山中或寺院里,不要随随便便到城市里去,否则会如《札嘎山法》所说,这是一种不吉祥的恶兆。有些人发愿闭关三年,挂上牌不到三个月就跑出来,到三个城市里去了。以前就有这种现象,这样不太好。

而作为尼众,与比丘有点不相同,她们的收入比较少,所以寂天菩萨愿她们获得利养。戒律中有一个公案说:未生怨王的王妃用讥笑的语气问崩嘎母 :“你穿的法衣这么旧,质量这么差,这是为什么啊?”崩嘎母的嘴巴很会说,她回答:“我们可不像有些人,天天都有胖胖的国王帮助自己,压迫老百姓享用民脂民膏,我们尼众本来供养就少,所以我的法衣比较旧、质量不太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佛陀时代是这样,我们藏地也是如此,尼众生活贫寒,请人念经的时候,一般都请男众,请女众的不太常见。所以上师如意宝曾要求:我们学院男众和女众的念经钱要合在一起。在法王如意宝之前,藏地的尼众极受蔑视,一说出家,大家都用怪怪的眼光看她,就像汉地的个别地方一样。而今,法王建了这么大的道场,光尼众就有几千人,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依靠学院的威力,现在各地对尼众也非常非常尊敬,这也是大菩萨的愿力所致吧!

不但愿尼众获得利养,还愿她们相互之间断除争论。尼众平时的争论比较多,造的口业也比较可怕,但愿她们不要有嫉妒心,不要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执不息。九华山有一位尼师,她136岁了,从出家至今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特别慎重自己的口业。

还愿尼众避免遭受一切危害。女众出家跟男众不同,戒律中允许男众行十二头陀行,晚上可单独在树下安住,对尼众却没有开许。即使在僧团中,尼众里里外外的违缘也比较大,晚上门关着也特别害怕,而男众不关门都可以,谁撞进来也没有事。

总而言之,不管出家僧众还是出家尼众,愿他们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修行。

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

犯者愿生悔,时时尽罪业,

寿终生善趣,不复失禁戒!

僧尼剃度出家之后,并不是有种形象就可以了,而应以出离心摄持,具足清净圆满的戒律。当然,在末法时代,戒律所有的支分都守得非常圆满,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作为出家人,若连根本戒都守不了,则丧失了一切功德的依处。经中说:“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所以,我们现在要以戒律为导师,认认真真地守持清净戒律。

若因烦恼深重而破了戒,不要认为自己一切都完了,从此也不忏悔,或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我们要从心坎深处生后悔心,尽量地忏悔清净。有关经典中说,入佛门以后,从来不犯戒是“树立佛幢者”,犯戒但忏悔了叫“摧毁魔幢者”。所以,即使我们因前世业缘和今生诱惑,戒律出现一些缺损,也应时时有后悔心,通过忏悔而净除罪业。以持戒的缘故,死后才不会堕入恶趣,甚至转生善趣,来世有机会继续持戒。要不然,破了戒而没有忏悔,佛经中说一定会堕入三恶趣中的。

尤其在末法时代,《等持王经》中言,哪怕守一日的净戒,佛法兴盛时百千万劫中于十方诸佛前供养各种资具的功德也不能比。《宝积经》亦云:“何者清净心,百年发布施,何者一日中,净戒福胜彼。”以清净心一百年不断布施各种财物,不如以清净心一日守一分戒律的功德大。因此,现在的短期出家也有功德;有些人出家后破了戒,但因为曾经守过戒律,这个功德也不可否认。

关于持戒的功德,汉地大德也有很多教言。蕅益大师说:“持戒如地,万善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远离。”印光法师也说:“持戒一法,乃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之第一要道也。”可见,不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对持戒都非常重视。在此愿所有出家人守持戒律善始善终,短暂的人生中不要有任何缺憾。假使破了戒,也能尽快忏悔,不要成为堕入恶趣之因。(按别解脱戒的观点,有些戒律毁坏之后,今生不可能得以恢复,但寂天菩萨在这里说,只要励力忏悔就不会堕恶趣。法王也经常引用这个教证。)

在末法时代,守持净戒的功德非常大,也是最殊胜的一种神通。乔美仁波切说过:“僧人戒清净,最胜之神通。”有些人认为有神通神变很稀有,其实饿鬼、天龙八部也具足,没有什么稀罕的,最稀有的就是在五浊横流的恶劣环境中一尘不染的净戒者,这才是极其难得的。因此,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发愿守持清净戒律,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若能经常这样发愿祈祷,自相续会就得以调柔。

愿智受尊崇,化缘皆得足,

心续悉清净,令誉遍十方!

愿高僧大德等诸位智者,受到人们的尊重爱戴、恭敬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具有超胜的功德和智慧,如果不被人尊敬,弘法利生的事业不会广大。就像阿底峡尊者的上师美德嘉那,印度东西方的班智达无有一人能胜过他,可是由于藏地人们的福报欠缺,当时他来到藏地没有受到尊重,反而在单阔地方以放牧为生,一直到最后圆寂。后来阿底峡尊者听说此事,不禁感慨万分,极为伤心。

世间上有很多德高望重、戒律清净、了不起的大德,但人们常常擦肩而过,没有去重视,就像把如意宝放在家里,却四处寻找劣质珍宝一样。现在有些地方明明有具修证的修行人,但当地的人并不尊重,往往对外来的狡诈者趋之若鹜,急急忙忙去依止。法王有一首道歌,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高僧大德不尊重,而来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他们却非常崇拜,这不难看出末法已经到来。”确实如此,清净戒律、无上智慧、大慈大悲、菩提心等功德样样具足的人,到外面吃饭恐怕也有问题,谁都不欢迎,而一些假成就者、假修行人,大家都对他毕恭毕敬,这也是末法时代的一种象征。

真正的大德和具菩提心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应该像佛塔一样值得恭敬,所以我们愿真正的智者广受尊崇,化缘能得到丰足供养。毕竟出家人以四海为家,以十方信施为生存条件,倘若没有人们的供养,色身无法维持,不可能有机会弘法利生。以前佛陀在世时,有些比丘业力现前,从城市回来钵盂总是空空的,经常化不到缘。原来有一个人准备建寺院,他借一些钱到城市里去,结果他认识的人都不帮忙,回来的路费也没有,于是到处打电话:“可不可以给我寄个路费啊?我来化缘,但一无所获,回来没有路费了。”他是真正的高僧还是假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要是真的弘法利生,谁都不供养也有一定困难,因此愿这些人能得到尊重和供养。

还有些人,有一点智慧和修行境界就开始傲慢,心眼不清净,看谁都看不惯,愿他们的相续得以清净,观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其实修行特别好的人,以清净心对待一切,不会看不惯他人的行为,《因缘品》云:“三业恒清净,清净名出家。”可是现在末法时代,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看别人的过失清清楚楚,看自己的过失马马虎虎。因此我们应该发愿,包括自己在内的修行人,心相续能完全清净,不受傲慢等烦恼染污,而且名声远扬十方。

当然,若对众生没利益,有名声也用处不大。有些明星和恐怖分子可谓誉满全球、家喻户晓,但有些是造恶业而出名的,有些是人为地传播而出名的,有些甚至恶名远扬,这些人的名声只为了满足个人利益,没有多大意义。然而高僧大德和修行人若没有名声,就不会有弘扬佛法的因缘。以前上师如意宝常对有些法师公然赞叹,就是为了他将来弘法利生很容易。毕竟无名之辈人微言轻,说多少话世人也不在乎,但如果比较出名,不用说很多话,哪怕只写一个字,人们也奉如瑰宝、爱不释手。历史上的很多大德虽然已经圆寂,但他们的一句话,几百年后仍被众人传诵。因此没有名声的话,弘法利生还是受一定影响。

有些修行人对名誉特别顾忌,非常害怕自己出名,做什么事都不敢抛头露面,这也是一种极端。在必要的时候,只要对众生有利,自己名声广大应该值得高兴。但若存有自私的念头,以自我为中心想出名,这确实没有任何意义。世间上有多少名人,对人类社会或自己的今生来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而许多高僧大德、大成就者,他们的名声流传千秋万代,对有情的生生世世有无穷利益。在佛教历史上,很多大德已经离世几百年、几千年了,但他们的金刚语人们还在不断引用,听到他们的名字,自然而然会生起信心。所以大家应该发愿:“只要对众生有利,但愿我出名。假如自己贪图名声,千万不要让我出名!”

这一颂共讲了四个方面,受人尊重、得到供养、相续清净、名声远播,在弘法利生过程中非常重要。我们一方面应该回向所有的修行人都具备这些因缘,一方面也愿自己生生世世通过这种方式来利益众生。取舍的分寸,其实每个人自己可以掌握。有些人不懂佛法,该出名的始终不愿意出名,而不该出名的,却想方设法要出名,很多问题都搞不清楚。如果通达了佛教的道理,哪些地方该出名、哪些地方不能出名,会弄得非常明白,所以学习佛法非常重要。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回向。平时念《回向品》时,一个一个地观想,真心希望众生都得到这些功德。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大家务必要尽心尽力地身体力行!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十品 回向 第二百节课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十品 回向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五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九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九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二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茶与禅(赵红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散去的盛宴[栏目:佛网文摘]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栏目:净界法师]
 建立不丢不捡之新观念[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万一遇见烦恼[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提倡男女平等,就是抬高女人的人格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火与其他副作用 狂喜[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大法师 印光大师传奇 第八章 法雨讲经[栏目:大法师·印光大师传奇]
 《速得成就上师瑜伽》导修[栏目:上师瑜伽·如何修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