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遗教经 解说
 
{返回 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028

  解说

  《佛遗教经》,是鸠摩罗什所译为数不多的小乘经典之一。
  本经历来较受推崇。唐初,太宗皇帝曾撰「佛遗教经施行敕」,令有司差遣善书者十人,多写此经,并颁赐五品以上官员及各州刺史人手一卷,以规范僧纪。
  本经概括了小乘佛学戒、定、慧三学的基本纲要。经首先言戒,指出比丘不得蓄积私产、从事贸易,严守戒律方才能行禅定,生智慧。次言禅定,禅定之要,以制心为主,因为心为五根之首,心若制伏,则五欲难生。而制心则包括如下内容:饮食睡眠,不可贪求;忍辱去恚,不求华衣:端心质直,少欲知足;远离愤闹,不忘念法。如此摄心,精勤修习,才能叫做「定」。由禅定生大智慧,舍种种戏论,至涅槃彼岸。
  作为佛陀的最终教诲,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戒是成就智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禅定的出发点:禅定是三学的核心:而慧则是修习佛法的最高目标和归宿。
  失去了戒的「禅定」是虚假的禅定,就像在大海中失去了目标的航船,不能指望它引领你到彼岸。「禅定」也不是单纯得一味坐禅,经中讲的很明白,禅定贯穿生活全部过程,从饮食睡眠到待人接物,从处世态度到生活作风,时时都是禅定,而以摄心为要,假若言摄心只在坐禅时,那么人人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收摄身心,将其说成成就佛法智慧,岂不荒唐?
  现今多有修习禅定者在,只为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即使其目的达到,在世上多受人生苦空,虚度延年,又有何益!
  佛祖灭度之日,即我等得度因缘之时。思之汗颜,未敢轻忽度日。两千余载,佛灯永照,千秋伟业,佛子继之。如此尚不辜负佛祖最终教诲。


{返回 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 佛光永照(代跋)
下一篇:佛遗教经 经典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一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六)
 缘起法之敌
 安乐集 1 卷上之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三一)
 比丘尼传 4 齐 崇圣寺僧敬尼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3集
 大日经 题解
 心明学 第九章 错乱识与不错乱识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一问 人死念佛能生天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兴七塔寺的慈运法师[栏目:黄夏年教授]
 学佛要从科学角度出发[栏目:每天读点南怀瑾]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五、成佛的阶梯[栏目:学诚法师]
 为法而来[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The Strong-minded Snake (Determination)[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3 龙树说法界[栏目:谈锡永居士]
 你若烦恼谁救你[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一回 拜大天神[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栏目:惟觉法师]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六 第二则 赵州至道无难之下[栏目:冯学成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