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1

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昧,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

  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阅读佛经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佛中学习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念佛、坐禅,不需要仿照什么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都属于外表形式问题,不必一律强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法为准则。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下一篇: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
 开坛灌顶的上师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但是为何藏传佛教要将因明列为内学五..
 时轮法的传承源流是怎么样的?
 是不是一定要有传承才可给人灌顶?
 怎样对待以前拜的不具格老师才不违背亲师法?
 为什么把智慧称作“解脱门”和“佛母”呢?
 有人说“佛只有法身说法,报身、应身、化身说不了法”这话有道理吗?..
 有人说“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这话对吗?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为什么有人说钝根反而成就可能快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