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堂舍楼观 第十六
净空法师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16

堂舍楼观第十六

  净空法师讲述

  《解》这一品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讲堂、住舍、楼观,是阿弥陀佛与菩萨们的住处环境。

  又无量寿佛讲堂(1)、精舍(2)、楼观栏楯(3),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4),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

  《解》佛又对阿难说:无量寿佛说法的讲堂,居住的精舍,以及一切楼观栏楯,也都是七宝自然变化而成。又有白珠摩尼宝作的璎珞,交叉悬挂如同网络,互相辉映,互作装饰,光明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住的宫殿也同佛一样,显示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法界。这一段文是说明佛与菩萨住处的庄严。

  《注》

  (1)(讲堂)讲经说法的场所。

  (2)(精舍)指精进修行人居住的地方。

  (3)(楼观栏楯)‘楼’楼台,‘观’台榭。‘栏楯’是栏杆,直的叫栏,横的叫楯。

  (4)(交络)交互网络。

  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1)、听经者;有在地经行(2)者;思道(3),及坐禅(4)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坐禅者。

  《解》极乐世界的大众,时时都用功修行,当中有的在地上讲经、诵经;有的在地上授受经教、听经;有的在地上经行、思道、坐禅。也有的选择在虚空中讲经、诵经、受经、听经、经行、思道、坐禅。这是说明,在极乐世界修学任何法门都不会有障碍。

  《注》

  (1)(受经)能接受经典的理论和教训,又能实行。

  (2)(经行)边念佛边散步。

  (3)(思道)思惟经典中的义理。

  (4)(坐禅)静坐修禅定,把心安住一处远离散乱,让心达到清净。

  或得须陀洹(1),或得斯陀含(2),或得阿那含(3),阿罗汉(4)。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5)、说道(6)、行道(7),莫不欢喜。

  《解》前面一段是讲修行的状况,这一段是讲修行所证的果位。有的证须陀洹果,有的证斯陀含果,有的证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还没有证得阿惟越致(位、行、念三种不退转)的,就证得阿惟越致。这些圣众各自念道、说道、行道,随意自在,莫不欢喜。

  《注》

  (1)(须陀洹)印度话,译为预流。就是从凡夫初入圣流,已断三界一切错误的见解。是初果罗汉。

  (2)(斯陀含)印度话,译为一来。这是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的二果罗汉。修行证到此果位,还要来欲界再受生死一次,所以称一来果。思惑即是对人事物等一切错误的思想。

  (3)(阿那含)印度话,译为不来,是断了欲界后三品思惑,不再来欲界受生死,这是三果罗汉,亦称为不来果。

  (4)(阿罗汉)印度话,是小乘中最高的果位,也称四果。阿罗汉有三种意思:

  1、‘杀贼’即断除三界一切见思烦恼,贼是比喻烦恼。

  2、‘应供’应当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3、‘无生’于一生中解脱生死,不会再来三界轮回受生。

  (5)(念道)在本经指念弥陀圣号。

  (6)(说道)说经讲道,称扬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

  (7)(行道)身体力行。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泉池功德 第十七
下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菩提道场 第十五
 恶人为何无恶报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卷
 佛菩萨为什么不灵
 净宗科学观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七卷)
 《地藏经》为什么救助最适合
 无量寿经讲记 礼佛现光 第三八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三集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卷)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十二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7-131佛面犹如净满月[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天降甘露[栏目:少林故事]
 空山寂无语 随处可安禅[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对同性恋的看法?(宣化上人问答录)[栏目:戒邪淫文集]
 归敬偈[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04-117《坚心护正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为磨炼自己而工作[栏目:工作好修行]
 缘起的命题及其实践[栏目:因明与辩经]
 面对新环境 适应新环境(海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浅论中国佛教的孝道(惟行)[栏目:佛教与孝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