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仙佛合宗”的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詹石窗)
 
{返回 佛教与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9

“仙佛合宗”的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

编辑:詹石窗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 “仙佛合宗”作为佛教与道教思想交融的一种理论现象,对中国的文艺作品发生深刻影响,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文化基础。从思想史与社会文化的功能方面看,“仙佛合宗”理论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境界升华,对于科学创新都是有裨益的。
  关键词:仙佛合宗 文化内涵 价值
  作者简介:詹石窗,哲学博士,1954年生,现为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所谓“仙佛合宗”之说。此等学说当然不是主张佛教与道教可以在组织上合成一个宗派,而是指在性命修行理论上能够兼采佛道文化。虽然,此等理论并不一定被佛道两教一切门派所共同承认,但却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在思想上某些层面相互融合的特点。乍一看来,“仙佛合宗”之说似乎显得抽象;其实,它在历史上已经被许多文人以具象的形式加以表现。这种具象形式主要是文艺作品。故而,本文将由古代文艺作品的稽考入手,然后结合佛、道经典的分析,以发掘该学说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从《西游记》与《红楼梦》看“仙佛合宗”
  在中国古代,反映“仙佛合宗”思想的文艺作品是很多的,尤其是《西游记》与《红楼梦》这两部名著更具有典型的意义。
  《西游记》一书以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众多艺术形象,其字里行间蕴涵着相当深刻的佛学义理。读过此书的人们不会忘记,书中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一开始就有一篇关于性命修行的《苏武慢》词。其词略云:“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1]作者批评了那种执迷不悟的所谓“修为”,通过具象的艺术符号,表征悟彻佛教心性真谛的意境。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放舍利之光”等环境描写以渲染佛教的气氛,通过如来三藏真经内容的简要介绍,以明正善之门。统观《西游记》一书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具有很深的佛教性命之学的素养。不过,正是这样一部向来被认为以佛教精神立意的长篇小说在很多场合也浸染着浓厚道教的思想色彩。该书开篇第一回描写花果山有顽石,名曰“仙石”,其高有三丈六尺五寸,围圆共二丈四尺。据说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化育而成仙胞。一日顽石迸裂,产一石猴。这石猴拜了天地四方之后,飘洋过海寻仙道。它所拜的第一个师傅乃是道门真人。在第一回中,作者为了烘托气氛,还应用了道门“观棋烂柯”的典故,让一位樵夫唱起体现道门修真精神的《满庭芳》。其中有云:“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2]词中所谓《黄庭》乃是《黄庭经》的简称,它是一部性命修行的重要典籍。可见,石猴最初所寻求的“仙道”实际上主要是性命修行之道。仙真赐予石猴的名字“悟空”,在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魂归本合元神》作了意义的发明。石猴所要“悟彻”的“空”乃是佛教“破执”精神的体现,而它所要契合的“元神”却是道教修持的一种性命归宿。对此,石猴第一任师傅在一首口诀里讲得很明确:“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无漏泄……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3]这首口诀指出性命修行乃是以“五行颠倒”为用,功行圆满,则成仙成佛。显然,作者乃深谙仙佛合宗的理趣。
  无独有偶,在《西游记》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另一部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红楼梦》也一样蕴涵着“仙佛合宗”的思想。该书第一回开始描写一僧一道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石头边高谈快论,这可以说是“仙佛合宗”理趣的一种人物象征。一僧一道与女娲所弃石对话,多言心性,暗示假象空幻的哲理。该书第五回通过“太虚幻境”的描写,将“仙佛合宗”的思想旨趣进一步化成艺术形象,启人了悟。考“太虚”之说,原出于《庄子·知北游》:“有问道而应三者,不知道也……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庄子所谓“太虚”是指玄妙的虚无缥缈的境界。后来道教吸纳了庄子的“太虚”说,并且发展成为一种心性修行的理论,例如《道藏》中有《太虚心渊篇》,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叙说观心见性之道。至于“幻境”主要是佛教用语。按照佛教的空观理论,人间也是虚幻的。《圆觉经》称,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文苑英华》卷八五五所录唐代李峤《宣州大云寺碑》谓:“蒙尘埃于梦幻之境。”由此可知,“太虚幻境”乃是“仙佛合宗”的艺术结晶。这种“仙佛合宗”的精神蕴涵于《红楼梦》的整体布局、人物对话、诗词铺排之中。尤其令人注意的是“太虚幻境”门前那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上联的“真假”主要是佛教的用语,而“有无”则主要是道家与道教的用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写、诗词暗示以及易学的“太极”轨迹,使“仙佛合宗”的精神得到了自然的贯彻。
  《西游记》与《红楼梦》,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小说的典型模式,也反映了佛道思想交融的某些侧面。
  二、“仙佛合宗”的思想旨趣与由来
  如果我们进一步稽考,那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的“仙佛合宗”现象具有深刻的中国宗教文化内涵。在《西游记》问世的时代,道门学者伍冲虚明确提出了“仙佛合宗”的命题。伍氏,原名守阳,字端阳,江西南昌辟邪里人。他少年家贫,但聪明过人,持身高洁,二十岁举明经。后弃儒从道,且习佛典。他师事曹还阳十九年,得授内外丹法,作《仙佛合宗语录》。他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
  仙宗果位,了证长生;佛宗果位,了证无生。然而了证无生,必以了证长生为实旨。了证长生,必以了证无生为终始。所谓性命双修者也……名曰合宗者,欲使天下后世同志圣真,知性命双修为要也[4]。
  伍守阳这里所谓“仙宗”实际上就是指道教,而“佛宗”当然是指佛教。按照伍守阳的看法,道教的思想特点在于追求长生;而佛教的基本宗旨乃是要达到无生无死的境地。在伍守阳看来,性与命的修行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必须性命双修。他所谓的“仙佛合宗”,说到底就是以“性命双修”为旨要。
  伍守阳“仙佛合宗”思想不是偶然的,而是儒释道三教相互关系发展的一种结果。人们不会忘记,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历程,这种“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印度佛教思想通过中国话语系统的解读并且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佛教初传,乃以老庄言辞来格义,如《理惑论》称佛为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又谓佛之言觉,佛能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刀不伤,等等。显然,这是将佛视同神仙。在客观上,此等格义方式为后来的佛道交融孕育了一种契机。魏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崇尚老庄学说的思潮,这种思潮逐步发展成为以黄老思想为核心的玄学。当时的一些玄学家建构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和“得意忘象”的认识方法论。此等思潮对于佛教的思想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查考这一时期的佛学理论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往往也研究玄学,精通老庄学说,例如慧远博综六经,尤善老庄,他在讲学时经常引用《庄子》。可以说,当时佛教由于“格义”而发展起来的“六家七宗”都具有浓厚的老庄玄学色彩。在“六家七宗”之中,尤其是本无宗、心无宗、即色宗更注意在思想上契合老庄义理。“本无宗”的奠基人道安以道家思想为参照系来阐释本性空寂的义理,他在《安般注序》以老庄的“无为”、“坐忘”解读“寄息六阶”,结合《周易》的“开物成务”思想,论述“安般寄息”之法。“心无宗”强调无心于万物,得在于“神静”,这与老庄的“致虚守静”方法具有同功之用。至于“即色宗”所谓“三脱于重玄,齐万物于空同”[5]更具有深沉的玄学理趣。这种玄学色彩浓厚的格义方式为后来“仙佛合宗”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借鉴的路径,因为道教的基本理论乃是以老庄玄学为母体,可见佛道修持方法上的融通乃具备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必须看到的是,道教早期的修持方法虽然也包含“养性”的内容,例如《周易参同契》所谓“将欲养性,延命却期”[6]已经意识到养性的价值所在;但从总的情况看,早期道教对于“性功”的修持尚未有系统的理论。恰好,佛教关于心性的论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一些内容。早在部派佛教时期,心性问题已经是关于众生解脱以及如何解脱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不论是持“心性本净”说,还是持“性本不净”说,都是为了达到内心的纯化,或者说是为了去掉烦恼,以得解脱。佛教以“空”作为自觉本性的指向,这对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显然具有直接的意义。隋唐以来由于诸多门派的兴起,佛教心性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在客观上为道教修持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当此之际,一批道教的知识分子开始酝酿理论变革,尤其以吕洞宾、张伯端、王重阳为首的内丹派在倡导“三教合一”的时候注重吸纳佛教的心性论,不论是记录钟离权、吕洞宾道法真传的《钟吕传道集》,还是张伯端的《悟真篇》,都引入了佛教的心性说;当然,这些道教理论家在借鉴佛教的心性论时也进行了一番道教化的工作。所以,我们看到,宋元以来,道教的“性命”论,已经注入了新的内涵。一般而言,道教所谓“命”涵盖了气、形、身三义,而“性”则被归为神与心。明代伍守阳的“仙佛合宗”理论正是宋元道教性命之学的继承和发挥。由于性功修持理论本来就承袭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内容,以伍守阳为代表的内丹学派明确提出“仙佛合宗”理论就不足为奇了。
  三、“仙佛合宗”理论的价值
  作为一种宗教修行理论,“仙佛合宗”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包含着佛教与道教的许多思想精华。研究“仙佛合宗”理论的现实价值主要有如下方面:
  有助于理解中国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
  中国的文艺作品可谓多彩多姿。从类型来看,无论是小说、诗词,还是散文,都有大量作品在主题思想上表现佛道精神,此类作品的艺术形象自然具有浓厚的佛教与道教文化色彩。从陶渊明到苏东坡、陆游,从干宝的《搜神记》到《西游记》,从《拍案惊奇》到《聊斋志异》,从古代文言小说到现代武侠小说,我们都可以发现佛教、道教思想渗透下的艺术造型,而此类艺术造型的背后往往又寄托着“仙佛合宗”的修行理趣。至于说唱、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同样反映了佛教与道教的深刻影响。如何认识此类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我认为光从作品本身进行考察是不够的。为了真正把握文艺作品的思想脉络,有必要研究“仙佛合宗”的理论,因为“仙佛合宗”作为佛道相兼的一种修行理论,它不仅具有方法操作的意义,而且成为佛道文化相互关联的一条纽带,沿着这样一条纽带,研究者可以比较顺当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空间,理解其思想情趣。别的不说,就拿《西游记》的回目来看,如果没有“仙佛合宗”的理论知识,那就很难真正把握其精神。因为《西游记》有许多回目本身就是“仙佛合宗”精神的体现,例如“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此类回目将佛教的见性说与道教的精气神的修炼理论结合起来,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以暗示“性命双修”的法门。像这样的情形在《夷坚志》等作品之中也是存在的。故而,研究“仙佛合宗”理论便成为解读中国文艺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二)有助于身心健康,升华生命境界
  从人生角度看,“仙佛合宗”理论对于人的健康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都是有裨益的。因为“仙佛合宗”理论统合佛教与道教的性命修行思想,其最直接的作用在于控制人的情绪。脑科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情绪与大脑的关系极大。情绪好可以导致人脑产生“吗啡”及“褪黑素”之类良药。脑内“吗啡”也称“恩多啡”,有镇痛作用,还具有防止老化、提高自然治愈率的药理功效,可以使血液畅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于“褪黑素”作为由脑部所分泌出来的一种激素,它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质量,调节生物钟,等等。脑内吗啡与褪黑素与人的情绪关系极大。故而,调整人的情绪,以达到最佳状态,这是佛教与道教向来一直很关注的。早期佛教认为众生的自身生命是由“五蕴”组成的,即由色(肉体物质)、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等作用)、识(认识分别作用)集积而成,其中除了物质性的“色”以外,其他四蕴都属于精神性的因素。佛教主张“无我”,其核心在于一个“净”字。此等以“净”为核心要义的修持,实际上就是为了破除执著心,在客观上具有避免烦恼的作用。道教继承了先秦道家关于“致虚守静”的精神和传统中医学关于情绪控制的法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静”为大用的“调神”法门。元明以来,“仙佛合宗”的倡导者汇通了佛道修持理论,从而使“净静兼备”,这对于身心健康是有实际作用的。伍守阳谓:“惟仙佛种子,始能还虚了性,以纯于精一之至旨。若夫人心,则戾其虚空之性体,冲冲不安,流浪生死,无有出期。故欲修仙道者,须成载道之器;欲成载道之器,必须先尽还虚之功。”[7]伍守阳所谓“仙佛种子”乃是指道教与佛教中的修行人。他认为,只有佛道中人,才能够真正达到“还虚了性”的境界。他指出,一般凡夫俗子,情绪不稳定,外在追求太多,这是无法超脱生死的。为了超脱生死,应该在“虚”字上下功夫。他引述了佛门的至理名言“无相光中常自在”、“一念不生全体现”。显然,这种由“静”而“净”的修持乃是生命境界升华的基本法门。值得注意的是,“仙佛合宗”理论,还包括着伦理道德修养的内容。因为“性命双修”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认识本性。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人之所以有“生”的痛苦,就在于“无明”和“贪欲”。所谓“无明”指的是愚昧而不知佛理,而“贪欲”指的是爱欲、情欲、食欲。佛教认为,如果不能去除“无明”与“贪欲”,那就堕于轮回与因果报应的苦海之中。故而佛教倡导戒、定、慧三学。其中的“戒”的核心思想是劝人为善。从现实的层面来讲,“戒”的学问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色彩。与佛教相类似,道教从一开始也倡导伦理道德修行,《太上感应篇》奉劝世人:“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这也体现了善道的精神。“仙佛合宗”的理论,告诫修持则应该剔除“尘缘习染”,这就是去恶从善,以此增进“性功”。这样道德的完善,也是生命境界的升华。
  有助于开悟生慧,促进科学创新
  从思维的角度看,“仙佛合宗”理论,既包含了佛学的止观双运,定慧齐修法门,也囊括了道家“坐忘心斋”的精神。佛教修持理论证明,定可以生慧;而道家的坐忘心斋,也能够促使修持者进入直觉思维状态。所谓直觉,乃是内心对实在的直接领悟,是主客交融的境界。道家把这种境界称作“玄同”,佛教谓之“般若”。不论是“玄同”或者“般若”,其境界形成过程都是以“破执”为前提的,道家的“坐忘心斋”是破执,佛教的“般若”实际上也是破执。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破执乃是创新的前提。如果一味执迷权威,那只能是固步自封,无法开拓与超越,故而也就不能有新的创造。“仙佛合宗”的修持过程本身就是运用佛道智慧以破除迷信,从而进入超越境界的过程,因此这对于科学创新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而言之,“仙佛合宗”理论包含着佛教与道家、道教的许多智慧,通过发掘,可以为当今社会人的生命境界之提升和科学创新服务,故而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是相当必要的。

  [1]吴承恩:《西游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同上书,第4页。
  [3]同上书,第7页。
  [4]伍守阳、柳华阳撰:《古本伍柳仙宗合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3页。
  [5]支道林:《大小品对比要钞序》,《出三藏记集》卷八。
  [6]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卷中,《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7]伍守阳:《仙佛合宗语录》,《古本伍柳仙宗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页。


{返回 佛教与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应走什么道路(何劲松)
下一篇:赞宁三教思想初探(隆德)
 信仰之惑(叶小文)
 我眼中的台湾比丘尼(吕锡琛)
 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交流
 启功先生的佛缘与境界
 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周齐)
 佛教文化的继承与挖掘(如贤)
 中国传统报应观与佛教果报观的差异及文化根源(陈筱芳)
 论藏传佛教对蒙藏文化关系的影响(傅千吉)
 新世纪佛教发挥的作用及其责任(释明照)
 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十九世 铁舟行海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想用功学习总觉得障碍重重,请开示![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保持悲心可以消业障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要从流弊问题来考虑善[栏目:蔡礼旭老师]
 格鲁派耳传法门概述[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不理会功夫,全在信愿能往生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我为什么会到庙里来?——《齐鲁周刊》访传喜法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二 丛林与小庙[栏目:印顺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法会因由分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