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释宏演)
 
{返回 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81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

编辑:释宏演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菩提道次第略论》是宗喀巴大师关于显教方面的集大成著作,他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节录精要,著成《菩提道次第略论》,汇集了由弥勒、文殊、龙树、无著、寂天、静天等辗转传来的释迦如来一代圆满教法。在西藏由种墩杰、阿兰若师、内邬汝巴、博朵瓦、夏惹瓦、多巴、虚空幢、法依贤等诸多大成就者代代相承,是一切佛法的心要;它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依龙树、无著两大流派为准绳,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统摄了一切佛法;用出离心、菩提心和中道正见指示了成佛的通途,宣说了圆满的成佛法轨。将整个佛法的修学次第,从道前基础的准备,到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的整个修学所经历的过程,作了全面的、有序的如理阐述,以引导学人明了整个佛法的修学次第。
  关键词: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作者简介:释宏演,闽南佛学院讲师。

  一、《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主要教义
  (一)道前基础
  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不仅要知道终极目标,还必须了解修学要领和入道基础。入道基础是修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其直接弊端在于很容易让学人将社会上的一套习惯带入佛法的修学中,这部分的内容就在于培养学人对法、对法师、对闻法应有的态度。有了扎实的道前基础,才可以将所学落实到心行中而有所受益。

  《菩提道次第略论》关于“道前基础”的内容中,必须加以关注和实践的有三:
  1、知道法的重要性和殊胜,端正听法和闻法的态度,以恭敬心如法地听闻。
  2、认识暇满人生的重要,人身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三点:即暇满、利大、难得。有暇、圆满的人身是修学佛法的必要基础。所谓利大,即可利用的价值很大。唯有具备暇满人身才能学佛修行,人身难得今已得,若不用来承办大事,或许很快就会失去。更可惜的是,也失去了修学佛法的机会。
  3、依止法,帕绷喀大师为《菩提道次第略论》所作的科判中,将依止法名为“入道根本”,可见依止法的重要性。而在汉地,却始终未能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这是不少学佛者修学难有长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佛法从恭敬中得,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受益。在极度的恭敬中,心是清净的,这样的心才能和法相应。反之,即使得到佛法的甘露,却没有洁净的法器去盛载,依然会被凡夫心所染污。所以,藏传佛教将依止法作为重要的修学内容,确有其特殊意义。《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所说的视上师如佛、观德莫观过失等,确有其深意。依止乃入道根本,一切修行能否成就,关键就取决于此。如果没有依止法,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习气来学佛,在学修过程中,难免会多走弯路。

  (二)三士道与三主要道
  本论分四大科:1、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2、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3、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说听规律;4、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正论。本论真正的中心是第四部分,它的结构是依《菩提道炬论》的“三士道”模式——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次第组织而成,阐明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与清净见。三士道和三主要道简介如下:

  三士道:
  1、下士道,指脱离三恶趣、生人天善趣的法门。共下士道是趣向中士道的学人所应该学的。以念死无常、思惟恶趣苦,乃至皈依、修业果,不仅是以离恶趣生善趣为满足,而且在于引生学人趣入共中士的意乐。念死与怖畏恶趣二法,为共下士劝受心要之法;正所修法,则在皈依与业果取舍二法。故共下士所劝,为希求善趣,所修为皈依、业果,所得为人天身。在共中士道所劝,为希求解脱,所修为三学,所得为声闻缘觉果位。在上士道所劝,为菩提心,所修为六度四摄,所得为圆满佛位,仍须以下士道人天身为基础,故能得人天身的皈依业果法要,也就是成佛的法要。所以由共下士道引生共中士道,由共中士道引生上士道,也就是以共中、下士道为上士道的加行。如果执著人天果法为究竟,即是颠倒正下士道,应当遮止。以人天未离行苦,仍当堕落。由修皈依、业果,虽决定不堕恶趣,也不过一生、二生、数生而已,欲求永不堕落,尚不可能,以在人、天趣中仍可造恶,容易堕落。
  2、中士道,指解脱六道三有轮回、断烦恼证涅的法门。欲求永不堕落,即须拔除苦根而生起共中士道的意乐。中士道正修出离心,依苦集二谛,生起求解脱心。抉择解脱道,依灭道二谛,认识灭道二谛的殊胜利益。总之,不外四谛,前二应舍,后二应取。四谛、十二因缘,通三乘。先发求解脱心;次求何为解脱道,及解脱道当具何种功德;再次应知如何趋入此解脱道。求解脱心,就是厌离三有。三有中无道不苦,因为三有为业所生,即成苦器;造六道中的哪一道业,就成哪一道的苦器;哪道苦器既成,就应该承当哪道所有之苦,此龙树亲友书意。所以从三有顶至金刚狱,无非种种苦器,盛种种苦。故仅厌离尚为不足,必须打破苦器,苦器由惑业所成,即须打破惑业。
  3、上士道,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大菩提果的法门。大乘法的入门,就是发菩提心。若能发此菩提心,即可超胜二乘。因此,发菩提心是不共二乘的大乘根本因,是成佛的种子。大乘分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不问显密,其入门皆为菩提心。此于身心何时生起,虽其他任何功德未生,亦住入大乘。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能达空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

  三主要道:
  1、出离心,就是厌离三有希求涅之心,也名“求解脱心”。学佛的人,若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作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人天善趣的因,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若以出离心为发起(动机),或以出离心所摄持(掌握),所作大小何种功德,就是布施畜生一把粗糖,或经一日一夜受持一戒,都可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没有出离心就不能发起菩提心,所以,出离心是菩提道次第的第一要点。
  2、菩提心,遍观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无有出期,为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海,志求证得无上菩提,即是菩提心。学佛的人,若未发起大菩提心,所修一切功德,或堕生死,或堕小乘,都不能作成佛的正因,也不能算是大乘人。若发起了大菩提心,虽然没有其他功德,也可称为菩萨,所作任何善事,都能成为成佛的资粮。
  3、清净见,也称为离增益、损减二边的“中道正见”,又叫空性见、中观见。一切法唯依因缘而生起或安立,本来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性。众生由无始传来的妄执习气,于无实性法而执为有实性,就是“增益执”,也叫有见、常见等。一切法虽无实性,但依因缘决定当生当立,并非全无。譬如镜中人影,本无实体,但由明镜、空间、光明、人体等因缘会合,自然便有人影现出,且能发生应有的作用。若说“诸法既无实性,就该完全什么都没有,所见所闻,都是错乱”,这就是“损减见”,也叫断见、无见等。这断常二见,都不合于真理,偏于一边,所以又叫边见。中道正见既不执诸法实有自性,也不拔无所生所立的诸法,如实了知诸法仗因缘而有,就有因果而不堕二边,故名中道。若未得此见,仅有出离心、菩提心,不论如何修学,终不能断生死烦恼。所以清净见是大小乘一切道的命根,最为重要。

  (三)三士道与三主要道的关系

  二、《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基本内容
  1939年,康定缁素礼请昂旺朗吉堪布讲授《菩提道次第略论》,即依大勇法师的译本而讲,然缺止观章,故于1941年,康定缁素们再请当时驻锡成都的法尊法师补译止观。该补译部分,系依藏文原本全文翻译。所以,《菩提道次第略论》就由大勇法师译讲五卷,及法尊法师于1942年补译的止观章,编辑成为第六卷,合前五卷即成一般普遍流通之六卷版本。但这部论繁琐的科判,成为现代人学习本论的障碍。所以,根据今人的学习习惯,依现代章法划分为:概说、道前基础——依止法、暇满人生的起修心要及次第、下士共修心之道次第、中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上士修心之道次第、止观修学、总摄道义和金刚乘修学法等八章,使学人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把握本论的思想脉络,并在进入每一阶段的学习时不至于忘失菩提道的整体。

  (一)概说
  1、前言

  (1)本论由宗喀巴大师造,大勇法师译。先介绍宗喀巴大师和大勇法师的生平。
  宗喀巴大师:生于1357年,卒于1419年,法名贤慧称吉祥。生于青海宗喀(距西宁五十余里,今湟水县塔尔寺)。父名达惹喀伽炉嘣格,母名馨萨阿其,兄弟六人,排行第四,为格鲁巴创始人。大师被称为“第二法王”,被视为文殊、观音、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七岁出家,十六岁(1372)起,到西藏学法,亲近各处著名大德。十九岁就在前后藏各大寺院,立《现观庄严论》。二十四岁(1380)受比丘戒,此时大师已经是闻名的论师。此后在刹公塘阅藏数年,又遍从大德学习各种高深密法。三十六岁(1392)将西藏所译显密一切教授学习圆满。三十九岁,在罗札从虚空幢大师受得内邬苏巴和仅哦瓦所传的“教授派”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又在扎廓寺从法依贤大师受得由博朵瓦传铎巴和霞惹瓦的“教典派”的教授,又从法依贤学圣教次第论,是为菩提道次第论的依据。四十三岁(1399)应拉萨各寺院邀请,广讲教法,尤其注重大小乘戒律的弘扬。四十六岁(一说四十五岁)时由胜依法王等众多大善知识劝请,在惹真寺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又著《密宗道次第论》,详细解释四大部密修行次第。五十三岁(1409),建格登寺(又称噶当寺),是为黄教的根本道场。五十九岁,命妙音法王建哲蚌寺(1416年建成)。又因《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帙太多,钝根众生难于受持,另造一略本《菩提道次第》。六十二岁(1418)由大慈法王建色拉寺(1419年建成),是为黄教三大寺。六十三岁,大师示寂于格登寺。

  大勇法师:生于1893年,卒于1929年,世寿37岁,俗名李锦章,四川巴县人,毕业于法政学校,历任军政、司法等职。1919年依太虚法师剃度出家;1921年听太虚大师讲经于广化寺,当时有日僧觉随来中国传扬东密,也随着听讲,想邀请太虚大师东渡学密。太虚大师无意于此,自称“无即身成佛之野心”,但他对东渡学密一事颇为重视。在太虚大师的支持下,大勇随觉随东渡,与在东京留学的陈济博结伴,同往高野山学密,因故未能学成。大勇又于第二年春回国筹措学费,于1922年冬再次东渡,入高野山随金山?穆昭阿黎专攻密教。经一年多,得传法灌顶,授予阿黎位,于1923年10月归国。大勇本想闭关专修,岂料当时国内佛教界学密要求迫切,大勇一到上海,便受江味农、吴启华等居士劝请,在沪开坛传法。随后,又赴杭州传法月余,受学者法百余人。继赴武汉,应请在武昌佛学院灌顶传法十次,武昌佛学院学员和李隐尘、赵南山等居士共237人灌顶受法,致使太虚大师经营的新僧运动大本营武昌佛学院竟因校董、学员因热衷于密法而遭受意外挫折。大勇后来又赴北京传法,因求教于雍和宫白普仁喇嘛,闻悉藏密较东密更为严整圆备,又受多杰觉拔格西的诱引,转而学习藏密,并发下创中华密宗的宏愿,其弘扬东密的事业遂告结束。1924年,大勇法师得胡子笏、汤铸新、刘亚休等居士的赞助,先于北京慈因寺成立“藏文学院”,请多杰觉拔格西为导师,讲习藏文及藏传佛教知识。武昌佛学院职员大刚、超一,研究员法尊、观空、严定、会中、法航等入院学习。一年多后(1925),大勇将“藏文学院”改组为“留藏学法团”,共发“纵令粉身碎骨、尚期来生满愿”之宏愿,于1925年秋率团员20余人由北京出发,经四川入西康,至打箭炉。一行人被阻于西康学藏文佛典,大勇遂译成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1927年春,学法团继续西进,抵达甘孜,又为藏军所阻,只好驻于甘孜扎迦寺,依止一位西藏来的喇嘛学习。同行徒众因水土不服,多有丧亡,大勇法师本人亦于1929年逝于扎迦寺,年仅37岁。

  (2)释题:菩提、道、次第。
  菩提:菩提译为觉。觉诸法法性缘起无自性,了达诸法空无自性,但有缘起。能自己觉了缘起,同时令一切众生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成就佛果,这是目标。
  道:道是方法。道有声闻菩提道、缘觉菩提道、菩萨菩提道。向无上菩提道行,得证无上菩提道的方法就是道。修学声闻菩提道有声闻的方法,修学缘觉菩提道有缘觉的方法,修学菩萨菩提道有菩萨道的方法,不一而同。
  次第:修学的过程必须经历的步骤和阶段,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缺略、紊乱或越次。如果没有次第,要么乱走,要么徘徊在歧途,不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不能快速地成就佛道。

  2、本论的渊源和著者
  (1)敬礼本尊:即归敬颂。礼敬本尊和传承诸师。颂曰:
  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
  堪忍刹中自在主补处慈尊法中王
  善逝智父妙吉祥龙树无著佛所记
  深观广行两大宗传承诸师我皈命
  为欲易入深广道再以略法于此说
  (2)说法轨则,如济迦麻罗寺说法之轨则。印度大寺说法轨则有两种:一为那烂陀寺说法的轨则;二为济迦麻罗西罗寺说法的轨则。〔1〕宗喀巴大师对于二寺轨则,取济迦麻罗西罗寺的说法轨则,是因为此寺乃智中之智(即阿底峡尊者)过去所立,为尊重阿底峡尊者的缘故,所以依济迦麻罗西罗寺的说法轨则。
  (3)渊源、意趣和著者简介。
  渊源:本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后来分别由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继承广行派、龙树菩萨继承深观派,再由深广二派的历代传承诸师代代相传,一直传至阿底峡尊者。尊者传法西藏,又经数代,宗喀巴大师才总集全部教法,著成本论,继承空有两大体系思想。
  意趣:为了说明法的来源是清净的缘故而解说作者的重要性;为了使学人对于本论的修法产生恭敬信仰而说明法的重要性;而学人当如何听受、讲说佛法,并以真实指导修行之法引导学修的次序。
  著者: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又别依《菩提道炬论》,故《道炬论》之作者,即是本论之作者,即阿底峡尊者〔2〕。为了说明法源清净,论中从作者的家族、本生博学所得教的功德、本生所修证的戒定慧功德及于印度、中国西藏佛教中所作的自利利他的度生事业来说明作者的重要性。尊者具足了圆满的造论之因,其能作者,应具三种圆满之因:一、通达五明;二、亲近过具有修证成就的金洲大师等诸大善知识,掌握了从释尊辗转传来的代代相承的深观、广行二派教法;三、见本尊得蒙印许。

  3、法的重要性和殊胜
  (1)法是成就菩提方便的根据。法者,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根据,即《菩提道炬论》。而《道炬论》为尊者一切著述中的根本,总摄显密要义,〔3〕《道矩论》的优点表现在:其一所说圆满,因为总摄了一切显教、密教的要义;其二容易受持,因为是以指导修行(以调心为主,以了知为主)的步骤作为论述的次序;其三优越于其他修行的法轨,因为能巧妙地安立性相两宗在修行中的位置而不相违背,并能发扬光大龙树、无著二位菩萨的教法。
  (2)菩提道矩的殊胜处:表现在会通佛说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殊胜;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之殊胜;易得佛密意之殊胜;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前两种殊胜,前一殊胜“会通佛说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为遮止小乘、大乘、密乘弟子互相诋毁的过失。大乘、小乘、密乘的教授互相为增上缘,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成佛的方便。后一殊胜为遮止把讲说经教和方便引导划分为二的过失,因为讲说和修行互相增上缘,驳斥了“佛说的大部经论是讲说法,没有修持方面的指导意义;而关于修行的心要,应该再从别处寻求”的邪执。由四种殊胜的缘故,对《道炬论》、《菩提道次第》以及一切法油然生起特殊的敬重,以及堪闻堪修的意乐,就能获得本论所说的重要意义。
  4、听法和说法的规则
  (1)听闻佛法的规律:①思惟闻法的殊胜利益——道次第是学习佛法的基础,听闻道次第的利益有:第一凡是不喜听闻大经大论的,应该先听闻道次第,然后依次第研究,使学人对正法生起殊胜的信解;第二凡是喜研大经论的,如果不先研究道次第,就好比已得多数锦被而没有垫褥,不知应该安置在哪里,如果没有广研经论,只要听闻道次第,修行的工具,已经简单地准备好了;②对法和说法者应该准备的态度——引《地藏经》、〔4〕《菩萨地》、〔5〕《本生经》〔6〕等说明对待法和说法者应该具备的态度;③正听法时应该克服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做好六种思想准备——不合听法时的三种心理状态:若器倒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受。于说法师应作六种思想准备:己病想、医师想、药物想、疗病想、正士想、久住想。
  (2)讲说佛法者的规则:①思惟说法的利益——如《劝发增上意乐经》广说;〔7〕②思惟佛法的功德而生起恭敬承事;③说法时的心理准备——以意乐、加行而讲说佛法;④应观机说教。
  (3)说法结束时应共作的规律:于说听之诸善根,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能如是作,则每说听一次,决定能生经中所说之诸胜利。

  (二)道前基础——依止法
  1、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法的修习
  (1)依止善知识的条件——本论引《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具足十德,即具足颂中的一戒、二定、三慧、四德胜、五精进、六教授富饶、七通达真实、八说法善巧、九具悲悯、十断疲厌等十德。
  (2)寻求依止的弟子的条件——必须具备三种素质:质直、具慧、求法,具备三德,名为法器。
  (3)依止法的要求:①意乐依止——净信为本、念恩生敬;②加行依止——事师法五十颂: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
  (4)依止之殊胜利益:如法依止善知识,将常遇善知识,不堕恶趣,而速断除一切烦恼恶业,具足正念,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承办现前安乐及未来解脱的大利益。
  (5)不依止之过患:不如法依止善知识,未生起的功德不再生起,已经生起的功德将要坏失,与邪见或烦恼炽盛的人为伴侣,过失增长,生众生我苦报。

  2、略示修法之轨理
  (1)修加行时应如何:准备工作:依金洲大师所传有六法:净地设像、庄严供具、入座皈依、观想圣像、积资忏净、三事求加。
  (2)修正行时应如何:自依止根本师起至止观双运的整个修习过程中,分观修(思惟修)与住修(专注修)两种方法。在整个修法的过程中,首先修依止法,思惟依止的利益和不依止的过失,恒常思惟善知识的功德。其次,防护寻求依止师过失的心理生起,常常思惟依止师的恩德,务必在内心深处对依止师生起虔诚恭敬之心。依止分为心依止和行依止。先修心依止,再修行依止。心依止,在最初时生起认识依止的必要,其次绝不生起寻求师过的念头,常常提防寻求师过之心,偶然生起,立即截止,转从师长的戒定慧功德方面寻思,务将心念改转过来,这是心依止法。行依止就是对于恭敬承事,已作当作之事,在不能真实生起恭敬承事之前,恒常修习,务必在内心深处对依止师生起虔诚恭敬,久而久之,信心也跟着生起。
  (3)于完结时应如何:从依止法开始至止观双运止,每种修法都分初中后三段:即加行、正行、结行。加行、结行法,是相同的。加行,就是前面所说金洲大师的六加行;结行,学密弟子,可用密法收摄。没有灌顶的,就诵道次第回向文作结行;中间正行一段,修法各有不同。修完后依密法或道次第回向文作结行就可以。每日最好修四座,最少二座也可以。
  (4)未修时中间应如何:应该修各种助行,勤修礼拜、经行、念诵,还必须勤修容易进入禅定的四因。四因是: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勤行睡眠瑜伽。
  (5)以止、观摄一切修法,破邪分别。错误观点一:聪明人只要修观,愚钝者唯应修止。产生原因:不明皆应双修止观之理。错误观点二:以分别慧观察而修仅限闻思时,定中不需。产生原因:不明非理作意与如理作意之区别。错误观点三:于无分别三摩地生起前多修观,能障定生起。产生原因有二:不明观察烦恼过患及善知识功德等为修定殊胜方便及不明对治修定沉、掉二违缘之方便即念三宝功德等。

  (三)暇满人生的起修心要及次第
  1、具有修行机会的暇满人生重大意义
  (1)有修行机会的暇满人生——八无暇〔8〕:人有四无——四众弟子流传佛法之地(边地)、身体支分残缺(聋哑等残障)、执著邪见(不信因果、三宝功德等)、无佛出世(无闻佛教法机会);非人有四——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包括欲界天、色界无想天、无色界异生)。有修行机会的暇满人生,引《五地品》、《声闻地》所说,有十种圆满,自、他各五。就自身而言,必须具备五圆满:得人身、生中国、诸根全、无五无间业、信三藏法;从外在的因素来说,也必须具备五种他圆满:佛出世、说正法、教法住、法住随转、他所悲悯。
  (2)思惟有修行机会的暇满人生的重大意义:应该思惟,若要承办现在、未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一定要依靠具足修行机会的暇满的善妙身。不仅思惟此身可取得佛位究竟意乐,还应该思惟在六道中轮回,今得暇满而不修善,任受后苦,即等于自杀自害,此种愚痴,胜过一切。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可见人身的尊贵。为了获得善趣中的定慧资粮、眷属圆满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等善法也必须依止暇满人身。所以,应该思惟,若要承办现在、未来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一定要依靠具足修行机会的睱满的善妙身而努力。否则,一生空过,如入宝山空手而返,再于六道中轮转,实在可惜!可叹!
  (3)思惟暇满人生难得:从因上思惟人生难得,为培植道心而思惟人生,从现近大义与究竟大义思惟人生难得,从圆满次第思惟人生难得。

  2、三士道次第前导
  (1)三士道摄尽一切圣教之理:佛陀从最初发心,中、后从积资、证道,皆为利益一切有情,故初心即为利生。在利益众生方面要使众生获得二种利益:一是世间暂时的人天安乐;二是出世间最终的解脱或成佛。这二种利益的修法就可以用三士道来统摄,即下士与下士法,中士与中士法,上士和上士法。
  (2)三士道次第引导的特征:①必由三士道引导的意义,因为上上道是建立在下下道的基础上,即上士道以共中士道为基础,而共中士道又以共下士道为基础;②由下下道引导到上上道的特征,修菩提心为上士中显(波罗密多大乘)密(金刚乘)之通法。菩提心为大乘之门,生起菩提心者,方为入大乘门,菩提心未生,不属大乘。但凡发心修大乘者,所修中下士法,法法皆变为大乘。密乘的次第,由生圆次第转入圆满次第,须如升梯,不可以越次,否则反使身心通达生起障碍。若知次第,即是捷径,依次而升,生起通达甚易,所谓慢慢修快快到。上根利器,无论何法,能发起为众生义利心者,为上士道。能发起出离心者,为中士道。能发起不堕三恶趣心者,为下士道。下中士法虽为上士法之加行,而不迳名上士道次第,必名三士道次第。又于中、下士道必具整个法要,不取共于上士道的一二分。原因有二:一摧伏我慢;二普益三士。

  (四)下士共修心之道次第
  1、念死无常
  (1)不修念死之过患:为遣常倒,念死无常。无常有粗细二分,刹那迁流为细相,死为粗相。人必有死,虽尽人皆知,然总以今日不死一念横于胸中,由此念力,暗暗执著不死的一面,暗暗成为常倒。为打破执常倒见,此处所说心要,即思惟粗相死无常。如果不念死无常,心贪著于现世娱乐,于一切住世方便,就不能不去谋求和钻营。
  (2)念死的利益:念死,第一能生起真实念死之心,就能控制对世间的名闻、利养、亲人等贪爱等事,而寻求布施等修行之法;第二能见到追求名利等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不实;第三能灭除众多恶业,积集皈依、持戒善业;第四自身能够依法修持,也能引导他人修行;第五能摧伏三界的贪著、无明、我慢烦恼。
  (3)念死的含义:念死,并非想到即将死去,要离亲舍财而生起的恐怖心,这是普通的念死心,不合法。一定要思惟由烦恼业力所招感的色身,终究免不了一死,因为恶业未除、善业未修,死后将感恶趣果报,于是心生恐怖。由恐怖进一步想到当下就应该努力修持而到临死时不再忧悲苦恼,这样思惟才如法。仅怖畏舍离亲爱财宝而念死,仍然无益于死亡时的准备,反而增加爱执。必须思念恶趣之因尚未灭除,增上善因还没有培植,这样死了真可怖畏,则修法的心顿然生起。平常能如此念,至临死时就不再忧苦恐怖。
  (4)修念死的方法:至宗喀巴大师,念死的修法更加精详,从三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定为门而进行思惟。①思惟定死;②思惟死期无定;③思惟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2、思惟恶趣苦
  (1)思惟恶趣苦的意义:能思惟恶趣苦者,心生厌离,灭除傲慢;见苦是恶业所感的结果,于是对于罪恶深深感到羞耻;由于厌患痛苦而希求安乐,见到安乐是善业的结果,便乐修善法。所以,观苦就可以“止恶向善”;由观察恶趣的痛苦,随自己的力量随顺众生生起悲心;思惟恶趣之苦,心生厌离,寻求解脱;经过观察恶趣的痛苦,畏惧苦趣,就会郑重地勤修皈依等。总之,观察恶趣之苦,是众多生善灭恶之法的动力和源泉,是入道的重要门径。如不思苦,不生出离心,就不能生大悲心。
  (2)思地狱苦:思惟八大地狱及近边地狱、寒冰地狱、孤独地狱的业报和业因。生地狱的业因,非常容易。如衣食住行皆可潜种,应思彼苦,生起怖畏,及反省过去现在所积此种业因,勤加忏悔,早为遮止。对地狱的苦,当如龙树菩萨所云:“每日当思大热大寒苦。”像地狱这样的巨苦,不论何人,听闻读诵,或见图画,均足使人怖畏而生厌离,何况受这种异熟果报。生地狱苦的业因,不外自作恶性,故当于恶业励力断除。从三业根门,对于过去大恶业努力忏悔,未来恶业,丝毫不造,则三恶趣门即行关闭。
  (3)思傍生苦:思惟傍生与自类或他类的关系,以及受苦的状况及业因。畜道业因,为十恶之轻者,如轻毁正法,为对于法及说法者不敬,或于具僧伽相等僧伽,妄立恶名,即感此道,得愚痴苦。此种业极易造成,思惟决定,绝难幸免。傍生受苦的状况:①强弱相食苦;②愚痴苦;③寒热苦;④饥渴苦;⑤鞭挞负载驱使苦。还有些类别受到饥渴、风吹、日晒等困扰,或者被猎人多方追杀加以迫害。修时继续思惟死决定,死无定期。真实体会此苦,才能产生怖畏厌离心,产生皈依之心。
  (4)思恶鬼苦。

  3、后世乐之方便——皈依三宝
  (1)皈依之因:已经知了恶趣的苦报,为断除堕恶趣的业因,欣求后世乐,应修皈依。
  (2)皈依的对象,可以皈依的因:皈依对象的标准——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恶行,成就一切功德。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佛。所以唯独佛陀才能作为皈依的对象,因为佛陀恶净德圆,堪为皈依。行人如果具足辨别善恶邪正皈依智慧,自能于佛生起无谄诳之皈依。法与僧是佛陀留下的教法以及住持佛法僧众,也是行人应该皈依的对象。佛断一切恶,证一切德,法为断证之工具,僧为断证的助伴,这是可以皈依的相,也是可以皈依的因。皈依分内外二因:外因,为三宝功德,决无欺诳;内因,为行人决定认识与真切信仰的心力。
  (3)皈依之法:皈依时应该了知:①了知三宝的功德而做皈依;②了知三宝相互之间的种种差别而正皈依;③自誓愿受;④了知除三宝外不说还有别的教门可以皈依。
  (4)皈依三宝后,有四种应作:①守护根门,莫令染于烦恼;②起悲心;③勤供养;④对有情不起害意。应修学的次序:①关于皈依佛法僧三宝各别的学处;②关于皈依三宝的共同学处有六。
  4、生决定信为诸善之根本——业、果的道理
  (1)思惟业果总相:①业果的基本概念,真实信解由业生果的定理,深解业增长广大、不作不得、作已不失;②业的分类,十善业、十恶业。
  (2)思惟差别相:断十不善业,虽亦能感得人天贤妙之身,然此尚非堪修种智之身。欲得能修种智之身,尚须具八种圆满德相。〔9〕感八种圆满德相的业因也有八。〔10〕由八因得八果,但又不定能即入于善,或反以之造恶者亦有之。为防止以八果造恶故,应再发愿,加上三缘,始能感得殊胜异熟。三缘者:①心清净;②加行清净;③田力清净。
  (3)思已应行止之法:业果非同空性,不能用非一非异来比知无自性,业果不可依理依量抉择,惟有依圣言量。如于业果未得决定,任修何法,等于修贪邪见,欲得诸佛欢喜,决无是处。以未得业果决定见者,对于佛语即未深信,未深信佛语,则自修皈依起乃至空性,皆无从生起。真达空性,必信业果。如谓已达空性,于业果无所碍,善不善一切皆空,因此任意妄行,不择善恶,及谓但达空性,一切法都不需要。这种种见解,恰恰和空性相反。这就是说业果非同空性,不能用非一非异来比知无自性。真达空性者,知一切法依缘而生,在空的一面并不丢掉缘起有的一面,对于业果更加生信。通过观察思惟,于善恶因果的道理,应该产生决定信解,恒常由身口意三方面从心理到行为,绝对断除十恶业,对所作的恶业应该以四力而勤行忏悔四力就是:能破力、对治现行力、遮止力、依止力。

  5、下士发心的标准及除邪分别
  (1)发心的标准:下士发心求后世乐的程度应该与一般人求今生乐一样地真实诚恳,以求后世为主,求今生乐为辅。
  (2)破除发出离心一切世间圆满都必须舍弃的邪分别。
  (五)中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
  1、正修此心
  (1)认定求解脱之心——生出离心:欲解脱生死轮回,必须先知生死轮回苦而生厌离心。
  (2)修出离心的方法:①思惟苦谛流转之过患,八苦过患、六苦过患、六道苦过患;②思惟集谛促使生死流转的次序,知烦恼相、知烦恼因、知烦恼生起之次第和过患,认识业力集积的情况,死后结生相续的相状:死缘、死时的心念、将死时身中的暖气从哪里收、中有的种种相状、生有的受生过程。
  2、发心之量——发心标准及驳斥邪见
  (1)发心标准:出离心发生的程度,应如处于着火的房子或囚禁于牢狱之中,对火宅或牢狱生起极大的不安与恐怖,而希求冲出和逃脱。必须如火上加油,发生猛势。以真实出离心为真实菩提心的根本,乃成佛之正因,最为重要。
  (2)除邪分别——驳斥邪见:有一类众生说,修厌离世间之心,对小乘来说是很好的,菩萨也修这种心,实在不应该。
  3、抉择能趣解脱道之自性——辨别解脱道的自性
  (1)修解脱道所依之身:以出家的比丘身最为殊胜,在家修行有三障,出家修行有四功德。
  (2)求解脱的正道:出离的方法,应以修戒定慧最为主要。定慧于止观中说明,而学律仪不外三种:未得戒者如何得戒、已得戒者如何守戒、已破戒者如何还戒。凡学戒须先知戒胜利,数数思惟,心生决定,发生欢喜,然后受持。

  (六)上士修心之道次第
  1、明发心趣入大乘之门
  大乘法的入门,就是发菩提心。若能发此菩提心,即可超胜二乘。大乘分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不问显密,其入门皆为菩提心。
  以四缘引发菩提心:①见诸佛菩萨神力,或闻其功德,生起欲得而发心;②由闻无上菩萨提法藏,生信解而发心;③见佛法衰微,欲法久住而发心;④见恶世人愚痴过重而发心。
  2、修菩提心的方法——有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二种修法
  (1)从阿底峡尊者所传七支因果言教:①生起次第。七因果,指圆满的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又从强烈的利他心生,利他心从大悲心生,大悲心从慈心生,慈心从报恩心生,报恩心从念恩心生,念恩心从知母生。这七重因果中,知母是基础,大悲是根本,大悲心是发菩提心的前导;是正修大乘的前导;是圆满无上菩提的前导。余者从知母至慈心成就大悲之因,产生强烈的利他心和发菩提心是大悲心的结果,为大悲之因果法。②正修次第。求利他之心——于有情修平等心、知母念恩报恩修一切悦意相、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引发真正的利他心,进而修求菩提之心。即:七因果前六(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利他心)为修求利他心,后一为修求菩提心。前三(知母、念恩、报恩)又为修求利他心的生起因,次三(慈心、悲心、利他心)为修求利他心的正生起相。④发心的特征和差别。总特征是:为了利益有情而愿求成佛。前后有差别:一是愿心;二是行心。
  (2)依寂天菩萨教授而修(自他相换):①思惟自他相换的功过;②修自他相换成功的可能性;③自他相换法之次第:除障、思惟我执的过患、思惟自他相换的功德、对自他相换的正行有取舍。
  3、依仪轨受菩提心法
  依照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的修菩提心的方法发起大菩提心,为了使大愿坚固,应当以仪轨受法。
  (1)未得令得:①从何处受;②能受的对象;③受的轨则:加行——殊胜皈依(净地设像陈供、启白皈依)、积集福德资粮、净修慈悲心;正行——于阿黎耶前,右膝着地,或作蹲踞,合掌而发其心;完结仪轨,师开示学处。
  (2)得已守护不失:①修学今生不退发心之因,思惟发菩提心的利益、为增长发心故修学六次发心、修学发心已于任何事不舍有情、修学积集福智资粮;②修学他生也不离菩提心之因,修学远离能坏之四黑法、修学受持不坏之四白法。
  (3)犯已还净法:舍菩提心及弃有情,应依发心仪轨重受。违诸学处(誓受学处,如十八重、四十六轻等)犯四黑六次发心者,乃至未受律仪之间,虽非菩萨堕罪,而是恶行(例如未受戒之居士,曾于佛前誓不杀生,后有犯杀生,以未受戒故,不为犯戒,然是恶行)可以四力忏悔。乃至愿、行二心戒皆已受者,则不能用四力忏,而须用菩萨戒还净法忏。
  4、修大乘菩萨行之次第
  (1)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因相。
  (2)释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
  (3)受菩萨戒。
  (4)修六度之法:①依何学处;②六度数量的决定;③修学次第如何:生起次第、胜劣次第、粗细次第;④六度的具体修法:布施学处、戒之学处、忍之学处、精进学处、静虑学处、智能学处。
  (5)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

  (七)止观修学
  1、止观自性:一心专注为止,于止上善思择诸法即观。正住心即九住心,依第九住心定力而生起普遍身心轻安(即欲至定),即为正住心。于正住心后,内心摄持而修,所得乃为止,于止上善思择诸法,所得为观。
  2、学止法:①加行:修止必须准备资粮;②正行:住心四种所缘、于根本所缘境令心坚固不动摇;以信等八法对治懈怠等五种过失令修住心;修止的升进过程,主要依六力成九住心,同时结合四作意;③修止成就的标准:修定达到第九等持住心时,恒常依正知正念,自然安住在所缘境上相续运转,不过,这仍然属于欲界定。进一步获身心轻安,就成就了止量。
  3、学观法:①观三种资粮: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②抉择见:修习正观,先应确立无我正见,与无我正见相对的就是染污无明;寻求无我见——人无我、法无我。初修人无我,观察四事最为切要:初要于人无我决定所破、二要于自五蕴不出一异二品、三要破一品、四要破异品。依此四观察,便知身心上,全无俱生我执所计之我,初得中观正见。次修法无我,先抉择有为法——色、心、不相应行等皆无自性、再抉择无为法亦无自性,如是从色乃至一切种智,皆是分别假立,无少许自性。
  4、学双运法:修双运必须先得止观。初得毗钵舍那,亦即获得双运。由前已得奢摩他为依止乃修观察。若时由观察力获得无功用运转作意,即得双运转道。

  (八)总摄道义和金刚乘修学法
  1、总摄道义:从道前基础——依止法、暇满人生的起修心要及次第、下士道共修心之道次第、中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上士修心之道次第、止观的修学、金刚乘修学,总摄了菩提道的修学次第,令身心于一切善品而安住。
  2、金刚乘的修学:于诸显密共道净修之后,不应犹豫当入密乘,此道较余法特为宝贵,能速疾圆满福慧二资粮。

  三、菩提道次第的修学次第
  (一)道前基础的准备次第:依止法名为“入道根本”,于依止善知识之理趣,当以清净心、以端正听法和闻法的态度,恭敬如法地听闻,让自己成为堪能承载正法的合格法器。
  (二)出离心的修学次第:思惟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认识到暇满人生的重要,于闲暇生起无伪,修暇满诸法,人身难得今已得,唯有具备暇满人身才能学佛修行,切莫失去修学佛法的机会。息灭贪求现世五欲的心;再思惟业果不虚、生死众苦和三有流转的道理。
  (三)菩提心的修学方法:一是金洲大师所传的“七重因果教授”;二是寂天菩萨所传的“自他相换教授”。这两种方法都以出离心为基础,进一步思惟一切有情,被我执烦恼所缚,善恶有漏业所漂,长期沉溺生死苦海,为众苦所逼恼,深发大慈悲心。为救拔有情出离生死苦海,求大菩提,进而修持六度四摄,圆满福智资粮。
  (四)清净见的修学方法:先以四理〔11〕或七相〔12〕观察众生无始时来所执的“我”,通达“我空”破我执;再以四理或破四生〔13〕等理观察众生无始时来所执的“实法”,通达“法空”而破法执。由见诸法因果缘起,破除内心实执,了达诸法实无自性,谓“中道正见”。这样的正见,不只是由见空来破常执,且由见有(缘起有)的力量来破常边;不只是由见缘起有来破除断执,且由见空(无自性空)的力量来破除断边。这是中道正见的殊胜作用。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一切功德皆是修习止观的结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所收摄,所以,于止观的修习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宗喀巴大师造,大勇法师译:《菩提道次第略论》。
  2、昂旺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3、宗喀巴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
  4、宗喀巴大师造:《菩提道次第略论科判表》。 
  5、能海上师讲:《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
  6、衮却格西讲授:《菩提道次第纲要》。
  7、如吉法师编述:《菩提道次第略论入门》。
  8、宗喀巴大师造颂,帕绷喀大师讲授:《三主要道》。

  〔1〕 说法轨则:印度大寺说法轨则有二:(一)即迦麻罗西。依萨迦派说,其地距印度捧噶那不远,在恒河北岸,有山凸出,寺在山头,为大妈巴麻所建。寺中迎请如金刚道场佛像。中为祖殿,周围有八院环绕,规模宏大。(二)为那烂陀寺,一名拿冷达渣。二寺各有说法轨则。那烂陀说法轨则有三:即上师清净、弟子清净、所说法清净。迦麻罗西寺说法的轨则,即本论所述,先明作者之重要,次法之重要及应如何说法听法三事。见昂旺朗吉堪布著:《菩提道次经略论释》上册,1998年版, 第10~11页。
  〔2〕 本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而本论依承的论典是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因此追认阿底峡尊者为本论的作者。究其原因,一般的说法有三:其一,宗喀巴大师是阿底峡尊者的化身;其二,本论依《菩提道矩论》的三士道模式而造;其三,宗喀巴大师不敢自居其功而归功于阿底峡尊者。昂旺朗吉堪布《菩提道略论释》有不同说法:“‘炬论之作者,即本论之作者。’此中有数说,一谓宗喀大师即阿底峡化身,此说不为清净。果如其言,胡能自作如是说。一谓炬论说三士道教授,此论亦如是说,依义而说为作者。然藏中习惯,皆依人说,故二说均有未当。实则明教授依现观,而密意依炬论。” 见《菩提道次经略论释》上册,第14页。
  〔3〕 总摄显密要义:昂旺朗吉堪布著《菩提道次经略论释》云:此论(菩提道矩论)篇幅虽短,却能总摄一切经教。故博多瓦赞云“炬论不过三四十页,实乃一部大经函”。宗喀大师说“读炬论一半,诸佛心要皆具。其余一切传承,皆不需要矣。”又云“解说或听闻炬论一次,犹如解说或听闻三藏十二部一次”。见《菩提道次经略论释》上册,第41页。
  〔4〕 《地藏经》云:“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
  〔5〕 《菩萨地》云:“当离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
  〔6〕 《本生经》云:“当处(住)极下座,生起调伏德,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语。敬重专一礼,净信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听法。”
  〔7〕 《劝发增上意乐经》说:“慈氏,无染法施,谓不希欲利养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种是其胜利。何等二十?(一)谓成就正念;(二)成就胜慧;(三)成就觉慧;(四)成就坚固;(五)成就智慧;(六)随顺证达出世间慧;(七)贪欲微劣;(八)恚微劣。(九)愚痴微劣;(谓渐能调伏三毒烦恼);(十)魔不得便;(十一)诸佛世尊而为护念;(十二)诸非人等为之守护;(十三)诸天助成威德;(十四)怨敌不能得害;(十五)诸亲爱永不乖离;(十六)言教威重;(十七)其人当得无怖畏;(十八)得多喜悦;(十九)智者称赞;(二十)所行法施是所堪念。如上得二十种功德。若发菩提心而说,更倍增二十种利益。”
  〔8〕 八无暇:八难之异名。八种之难处。无修佛道之闲暇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八无暇,言八难之时,无有闲暇可修善业也。”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金陵刻经处、台湾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1993年版,第143页下。
  〔9〕 八种圆满德相就是:(一)寿量圆满;(二)形色圆满;(三)种性圆满;(四)自在圆满;(五)言信威肃圆满;(六)大势名称圆满;(七)具丈夫性;(八)大力具足。这八种功德称为异熟功德,由断除十不善而行十善,感得人身所有功德。
  〔10〕 感八种圆满德相的业因也有八(一)不伤害有情,感长寿因。此为长寿正因;(二)布施灯衣,感形色圆满。可以推广到塑绘佛像,供衣庄严,对他有情,形色妙好及受用丰美者,不生嫉妒,反加随喜,如是则能感得妙色;(三)摧伏我慢,感尊重果。慢心,多从富贵,或学识、眷属、名誉等而生,感果卑贱。反之,能敬人者人恒敬之,尤其对师长,时申敬礼,乃至师长的仆役犬马,亦加敬重,则感得尊贵果报;(四)施不悭吝,感受用自在圆满。这是富饶正因,菩萨摄有情,先断不予取,继以财施,最后始用法施,故感受用圆满;(五)修习语业,言论自然威信。谓不欺诳,不詈人,不挑拨是非,不说无义空语,自然言论日趋威肃;(六)常发大愿,于恩德田勤修供养,摄持当来功德;(七)乐丈夫身,感得男根。称诸佛菩萨名号,而礼拜之,亦感得男身;(八)扶人施物,能感大力具足。如是等等,能感得大力具足。对三宝上师恭敬承事,供五妙味(糖、蜜、果、乳、酥),亦感此果。
  〔11〕 “四理”指:一认识所破的我;二决定我与五蕴或一或异;三认识我与五蕴是一的不合理;四认识我与五蕴是异的不合理。
  〔12〕 “七相”指:一(我与五蕴)、异、能依(我依五蕴)、所依(五蕴依我)、具有(我有五蕴)、支聚(五蕴合聚为我)、形状(五蕴组合的形式为我)。从这七支认识我的不合理。
  〔13〕 “四生”指:自生、他生、共生、不共生。见杨卓编:《佛学次第统编》。


{返回 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空性略讲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入菩提道修行仪范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
 依据菩提道次第谈谈个人的修学体会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四个殊胜
 菩提道次第直授·趣入一切种智速疾道
 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云增·耶喜绛称大师)
 善说精髓(决定菩提道次第中所说实修之门一切善说精髓)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趣一切智坦途
 修空性略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法师开示[栏目:印光法师]
 谈与往生有关的几点问题[栏目:陈士东居士]
 在睡梦中有意无意地诵经、持咒、念佛,是否可以?[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1 前言[栏目:法海集]
 问31 为什么(在进入禅修的第二阶段时)我们要以吸一口气后停止呼吸呢?[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人类的未来决定在你的脚步[栏目:行禅]
 前世今生 第四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1)[栏目: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
 绿影扶疏意味长[栏目:印良法师]
 魔障&悉地[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伟大的启示[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