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4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放弃汉地优越的物质条件,千里迢迢来到高原,非常不容易,所以在众多导师讲法期间,一定要用心闻思,不能用私心对法做贤劣高下之判断。

  可能有些弟子会因为导师讲解的是不共同法而很感兴趣,或因为导师传讲的是共同法而没有兴趣等。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在依止导师期间,无论导师讲解什么法,从没有做过选择,仅加行就修过二十五遍。细致想想,导师传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烦恼,调伏自己的内心,哪有什么分别?当然,我们在座的弟子们对这些道理已经越来越了解,修行、行为上也越来越好,如果能完全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行迹行持,功德不可思议。

  反观自己的内心,座上、尤其情绪高涨的时候,可能自己觉得见解修行很不错,但是当情绪低落以及出定期间,我们的内心如何?如果还是与庸俗同道,和以前没有多大区别,还是充满烦恼,说明我们虽然求过很多共不共法,但却没有真正形成对治烦恼的根本力量。

  先从共同前行来说。反观自心,平常对修法的信心当然不能否认,但这种意乐时时都有吗?可能没有,尤其当情绪飘动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修法还有一种恐惧和逃避,这充分说明共同前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代传承祖师独自一人在幽静山林修法,能如此修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共同前行的力量。能让自己在修行的路途之上越来越精进,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四厌离法。所以,我们把四厌离法称为精进修法之支柱,绝不能轻视。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我已经知道人身是难得的,寿命是无常的,轮回是痛苦的,因果应该细致取舍。但是这样就圆满了吗?反观自心,一天当中,我们平常所谓的慈悲心、信心和烦恼哪个多呢?可能烦恼多一点。这就告诫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对法绝不能有私心分别,认为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这个法高,那个法低。无论你现前修学什么法,已经在高原地方修过多长时间,只要内心的烦恼没有消尽,共同前行就还是非常重要、非常适合你的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二)成解脱的三个条件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四)传法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一)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就是持戒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八)什么是禅定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九)善巧运用对于禅修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三)具有分别心的修法无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九课(五)善巧运用方便才能迅速增上禅定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四)生起菩提心的两个要点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七)修行就是摆正心态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三)善巧运用殊胜方便才有可能即生成就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一)珍惜暇满人身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94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我等不及了[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05-001《法句经》的智慧语句[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成就一切所愿要靠觉悟的心态[栏目:达真堪布]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福德天天增长,冤家债主不敢干扰你[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略论杀戒(邵勤之)[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不玩神我塑体面‧直学佛陀持法统[栏目:仁俊法师]
 我们常说这是共业所致。请问,我们看到的都是恶业方面的共业,那在善业方面有没有共业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华雨集第四册 八、苦痛与知识[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