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66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放弃汉地优越的物质条件,千里迢迢来到高原,非常不容易,所以在众多导师讲法期间,一定要用心闻思,不能用私心对法做贤劣高下之判断。

  可能有些弟子会因为导师讲解的是不共同法而很感兴趣,或因为导师传讲的是共同法而没有兴趣等。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在依止导师期间,无论导师讲解什么法,从没有做过选择,仅加行就修过二十五遍。细致想想,导师传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烦恼,调伏自己的内心,哪有什么分别?当然,我们在座的弟子们对这些道理已经越来越了解,修行、行为上也越来越好,如果能完全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行迹行持,功德不可思议。

  反观自己的内心,座上、尤其情绪高涨的时候,可能自己觉得见解修行很不错,但是当情绪低落以及出定期间,我们的内心如何?如果还是与庸俗同道,和以前没有多大区别,还是充满烦恼,说明我们虽然求过很多共不共法,但却没有真正形成对治烦恼的根本力量。

  先从共同前行来说。反观自心,平常对修法的信心当然不能否认,但这种意乐时时都有吗?可能没有,尤其当情绪飘动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修法还有一种恐惧和逃避,这充分说明共同前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代传承祖师独自一人在幽静山林修法,能如此修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共同前行的力量。能让自己在修行的路途之上越来越精进,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四厌离法。所以,我们把四厌离法称为精进修法之支柱,绝不能轻视。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我已经知道人身是难得的,寿命是无常的,轮回是痛苦的,因果应该细致取舍。但是这样就圆满了吗?反观自心,一天当中,我们平常所谓的慈悲心、信心和烦恼哪个多呢?可能烦恼多一点。这就告诫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对法绝不能有私心分别,认为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这个法高,那个法低。无论你现前修学什么法,已经在高原地方修过多长时间,只要内心的烦恼没有消尽,共同前行就还是非常重要、非常适合你的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二)成解脱的三个条件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四)传法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思维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五)应通过实修将前行教言纳入心相续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追求解脱必须断绝追求人天福报之心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七)妄念有无不代表禅定见解的高下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二十一)对初学者的叮嘱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如理祈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七)念诵仪轨略释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四)关于祖师法会的开示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九)依靠三乘教法调伏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uddha’s Last Meal[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在心地上建造自在平安的生活[栏目:达真堪布]
 五种功德正行十念[栏目:慈法法师]
 要有正知正见[栏目:仁焕法师]
 第十部 佛陀的第一施主 给孤独长者 第一章 给孤独长者成为佛弟子[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03-076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栏目:惟觉法师]
 福德日记1月7日─寻找快乐的方法[栏目:福德日记]
 缘境发心[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勤劳的小狗[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