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天台止观成就禅波罗蜜
义广法师
一、序说
行菩萨道者是从发菩提心到实践菩萨行,实践菩萨行以六波罗蜜为纲领。学佛法六波罗蜜,智慧很重要。智慧是从哪儿来?诸佛智慧皆从禅定而生,修禅波罗蜜是我们进入般若波罗蜜的殊胜方便。
(一)什么是禅波罗蜜
“禅”是梵语,又名禅那、禅定。凡夫、外道、二乘、菩萨、诸佛所得禅定,通得名禅,其为凡圣所共,译成汉语叫“思惟修”。禅包括世间禅和出世间禅。
什么是世间禅?不发出离心、不发菩提心去修禅,都属于世间禅。出世间禅与此相反。
出世间禅在发心上也有区别,有两种禅:一种是声闻禅,只求个人的解脱;一种是菩萨禅,菩萨禅是通过修禅去感化周边的人,并把修禅所得分享给一切有缘。发心不同,感果就不同。发出离心修禅,最后成就阿罗汉果——灰生灭智,自己求得解脱;发菩提心成就菩萨,最后成就佛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在禅修的次第上讲,出世间禅也分为次第禅和第一义谛禅(非次第禅)。发菩提心,修非次第禅、一心禅,指禅宗的禅。今天主要说的是次第禅,就是特指中国禅宗的禅,这是指修学的方法而论,次第修学。
“波罗蜜”,名到彼岸,究竟圆满到彼岸叫波罗蜜。此但据菩萨与诸佛所得,与凡夫二乘所不共。《摩诃衍论》说:“禅在菩萨心中,名波罗蜜,是名不共。所以者何,凡夫着爱,外道着见,二乘无大悲方便,不能尽修一切禅定,是以不得受到彼岸名,故言波罗蜜即是不共。”禅波罗蜜,禅的究竟圆满就是“禅波罗蜜”,禅的究竟到彼岸唯有佛陀做到了,诸佛三昧是真正的禅波罗蜜。
(二)修学禅波罗蜜的入手处:圆满禅波罗蜜的急要途径——止观
修学禅波罗蜜的入手途径、方便有很多:净土宗念佛其实也在修禅;律宗,执心不起、执身不动,本身也是一种禅修;密宗有密宗的修法;教下,有天台宗的止观、华严宗的观门;禅宗的修法,叫第一义谛禅,单刀直入、当下就是、信手拈来,信手拈来就是止观。
我们常说宗门或者教下,宗门是指禅宗,教下一般指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今天我介绍的是依天台宗的止观成就禅波罗蜜,就是修学禅波罗蜜法门之入手处——天台止观。
天台宗的集大成者——天台宗的四祖智者大师,对止观有阐释:“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泥洹之法”就是涅槃,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就是泥洹。所以,要想达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圆满——大圆满觉,让大家马上进入泥洹之法的就是止观。
止观,天台宗把禅修就称为止观,所以止观也就是禅波罗蜜的修学。止观体系是:天台止观、华严观门、唯识观法等,皆可成就禅波罗蜜。
禅就是思惟修;安住于境,就是止;安住于境去进行观照,就是观。“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结”就是烦恼,“止”是伏住我们的烦恼,用智慧去观照烦恼的起因,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我执、贪心、嗔心或是痴心引发的烦恼。“观”是彻底地把烦恼断除。禅定功夫很深的人,能修到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天人是没有嗔心的,并且他有修四无量心。但是,只是他当时降伏了嗔心,没有真正地断除,他一出禅定,嗔心就会现起,最终还要去观。一切烦恼皆是因为没有智慧而产生的,“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这是对止观的阐述。禅就包括这两种功能:一,伏住我们的烦恼;二,彻底地根除我们的烦恼。
为什么我要介绍天台宗止观?天台宗止观有清净传承,慧文大师、慧思禅师、智者大师几代人对原始的禅修经典进行了一个系统地归纳和整理,还融入了他们的修学体验,着出了天台宗的四部止观。所以,天台宗止观是具有缜密次第、普被众机的禅波罗蜜法门。在中国佛教的禅修修学体系中,涉及到禅修,我们一定会首选天台止观法门,天台宗四部止观包括了所有禅波罗蜜的修学方法。
(三)修学止观法门的发心
我们修止观、修禅波罗蜜都要发心,真正地达到禅波罗蜜的发心,就是菩提心。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二卷讲修禅发心中说十种心不当发:
(1)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2)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鬼神心。
(3)为眷属故,发心修禅,多属发畜生心。
(4)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修罗心。
(5)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人心。
(6)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六欲天心。
(7)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魔罗心。
(8)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外道心。
(9)为生梵天处故修禅,此属发色无色界心。
(10)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发心修禅,此属发二乘心。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心指向非常的关键,其决定着我们未来的成就与否。
修禅最起码应该是到达色界和无色界,这十法界当中都会修禅,但是修禅不一定能达到禅波罗蜜。为什么二乘也是不当发心?因为二乘只顾自己修禅、解脱,这是灰生灭智,不去发心,对其不思以用——由禅定起智慧,由智慧起神通业用,去度化众生。二乘罗汉不会直接发菩提心、起悲心去度化众生,他是随缘度化的。今天我们主要是讲发菩提心修禅波罗蜜。
二、天台宗四部止观概说
天台宗的四部止观:第一部完整成书的止观叫《渐次止观》,全名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这就是解释禅波罗蜜的,非常系统、缜密。佛法的关键是落实在生活当中,禅波罗蜜,亦复如是。
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是《童蒙止观》、《不定止观》,《童蒙止观》是智者大师给他哥哥陈针调身治病讲的,也叫《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通过禅修把自己的身体调得非常健康,这是《童蒙止观》的一个缘起。《六妙法门》是《不定止观》,它是通过数、随、止、观、还、净六种方法修止观,是为当时南北朝的陈朝尚书令毛喜而说的。
最后一部成形的止观叫《圆顿止观》,也叫《摩诃止观》,这是最殊胜、最无上、最圆满的一部止观。在《摩诃止观》里面主要是以第一义谛禅的观法为主,直接进入最圆顿——最近圆顿、最无上——最近无上的禅修。
三、修止观之条件——二十五方便与佛门忏仪
(一)二十五方便
哪些方便具足才能修禅呢?一是二十五方便;二是佛门忏仪。
二十五方便就是二十五个条件,修禅要圆满这二十五个条件:
(1)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
(2)诃五欲:色、声、香、味、触
(3)弃五盖:贪、嗔、疑、睡眠、掉悔
(4)调五事: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
(5)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
第一,具五缘。五个条件必须要具足: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
持戒清净。戒律的关键就是执身不动、执心不起。禅定从哪里来?来自持戒,身心不动、身心安和,自然就进入禅的状态。
衣食具足。在初步禅修时,我们的身体首先要由哪怕是用粗布麻衣去保护好,吃的东西要能裹腹充饥。
闲居静处。就是要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场所里。
息诸缘务。在修禅时甩开我们手头的事情,不要去想,去专注禅修。
得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呵护。
第二,诃五欲。只要把具五缘做好
了,
直接就可以进入禅修的状态。具不了五缘,怎么办?内心不愿意舍弃对世间五欲的这种贪着,那是没办法修禅的,一定要诃五欲,下面更进一步说明:
五欲有种种说法,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当中指色、声、香、味、触。佛菩萨是于五欲中自在的;凡夫往往会被五欲所蒙蔽,不得自在。《楞严经》里说:佛所以拥有正遍知,因为能够转境,转境即同如来。修学佛法的根本就是“善用其心”。
第三,弃五盖。二十五方便先告诉我们不能贪着色、声、香、味、触。可是我们还去贪着,找不到为什么贪着,所以就“弃五盖”,去掉我们的贪心、嗔恚心和疑惑;睡眠太多了也不能修禅;掉悔,掉举后的结果就后悔了,在坐禅中会想“怎么能那样做?”,烦恼被牵动出来是没法去修禅的。这些条件主要是为了安顿我们的身心进入禅修。
第四,调五事。就是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禅修的关键就是调身、调息、调心。因为调身包括了调睡眠和调饮食,然后你对色、声、香、味、触、法等的观照属于调心。调息呢,我们二六时中都在呼吸,纵然进入禅定状态,也在呼吸,是另一种呼吸方式。
第五,行五法。哪五法呢?是欲、精进、念、巧慧、一心。
这个“欲”不是对“五欲”贪着的“欲”,而是修禅的愿望,希望自己成就禅波罗蜜。之后就是精进。还有,念禅定的殊胜、念诸佛菩萨的加持、念持戒的功德、念布施的无上。菩萨为自他,所以要种种的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禅定功德、念持戒的功德、念布施的功德、念佛法僧三宝的加持……一直串起来,最后它会引导我们走向解脱,加强这样的训练,让自己进入禅修状态。巧慧,大家修禅要有对师父的抉择和对指导理论的抉择。大家还是去找像鸠摩罗什大师译的《坐禅法要》,安世高译的《安般守意经》,都是介绍禅修的,还有一部《禅海灯塔》。下面就是一心——一心修禅,这已经快进入禅定的状态了。
以上是我对二十五方便即修禅的二十五个条件做了一个简单、概略性的阐述。只要持戒清净,二十五方便就都圆满了,正因为这个坎儿我们过不去,所以说祖师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说,一直说到我们去心甘情愿地、非常自然地去持戒清净。因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一切禅定皆从戒律而生。
(二)佛门忏仪
拜忏、诵经,它和禅修也有关系。
拜忏的忏仪,我在此给大家介绍《法华三昧忏仪》。禅定最终的圆满就是诸佛的三昧,它是不同的译法。鸠摩罗什大师当时把禅定译作三昧;到玄奘法师把它译作三摩地;智者大师著成了《法华三昧忏仪》,就是为修法华三昧而做的忏仪。三昧其实就是止观,通过对法华三昧忏仪的修学,进入天台宗止观状态,修忏仪有十个条件:第一严净道场,第二净身,第三三业供养,第四奉请三宝,第五赞叹三宝,第六礼佛,第七忏悔,第八行道旋绕,第九诵法华经,第十思惟一实境界。
严净道场。为什么?为了收摄身心,即修禅、修止观。假如道场一严净,就是诸佛的坛城。
第二是净身。是对身体来讲的,穿干净的衣服、洗漱等。去礼拜、去进入佛的世界,我们从内到外肯定是清清净净的。
第三是三业供养。三业供养是身、口、意对佛的尊敬。身礼拜,口赞叹,意对佛生起欢喜。这在《普贤十大愿王》里都有,三业供养——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地对佛陀进行礼拜、赞叹和欢喜。接下来,有这种心态了,我们就去奉请三宝,然后赞叹三宝。
第六,就是礼佛。拜忏肯定要礼佛,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对此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我们买了一件新衣服一样,不小心弄脏了,我们可以洗;不小心弄破了,我们可以补。但是不能因为它能洗、能补,买来的新衣服脱下来踩两脚,然后再撕个洞。
第七,忏悔。凡是我们曾经造的罪,下定决心再也不去造罪,这是忏悔的功能,是对着戒律去的,更深层次地还是为我们修止观、修禅定。戒律清净了,就会进入禅定的状态。
第八,行道旋绕。包括我们现在上殿要绕佛、称念佛名,我们一心恭敬地去绕佛、行道。我们在经行时念佛,内心也是安详的,因为这也是禅。一行禅师不是有个经行禅嘛,台湾圣严法师他也提到过,经行当中经行禅可以念佛。行道、旋绕、念佛。
第九,诵法华经。这里我主要以《法华三昧忏》告诉大家忏仪是做什么的。在佛教中忏仪很多,有《梁皇宝忏》、《三昧水忏》、《大悲忏》、《药师忏》等,它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禅修,安顿我们的身心。法华三昧忏仪,要诵《法华经》,智者大师和慧思大师两位大德主要是修学《法华经》得到最终成就的。慧思大师著的《法华经安乐行义》,主要是讲进入三昧、进禅波罗蜜的途径,所以诵经也是进入禅修的一种最好途径。当我们安心诵经时,对戒不持而持,让我们犯错误都没有那个机缘,内心非常安静和安祥,证明我在持戒,诵经还有这种功用,并且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第十,思惟一实境界。这个是已经达到禅修的状态了,一实境界就是佛境界、实相境界,我们直接就融入佛的世界当中。我们只要用心去诵一部经,直接就融入佛的世界,诵《法华经》直接就进入灵山佛陀说法的境界。智者大师在诵《法华经》,诵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时说了一句话,“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包括现在也一样,我们要有这个信心,现在也没有散,所以思惟一实境界,就是思惟“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直接就活在佛的世界当中。
忏仪的终极导向是为了顺利进入禅波罗蜜,进入三昧里。忏仪是对着戒律去的,只要大家戒律清净了,直接就进入禅定了,忏仪不修而自修了。
小结:忏仪与二十五方便同为修学止观之前的加行,忏仪较二十五方便更为易行,其侧重点是在依佛力加持下,以期得到自身在精进修学的过程中远离一切障难。
四、在生活中实践止观的方法
(一)二十五方便之“历缘对境修”
历缘对境修,还需从二十五方便入手,其能够调整我们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的一切生活习惯。我把二十五方便和忏仪归纳为四点:
(1)守护六根
(2)饮食有度
(3)睡眠合理
(4)常念佛菩萨名号
根:眼、耳、鼻、舌、身、意
缘(分别):善、恶、无记
境:色、声、香、味、触、法
“守护六根、饮食有度、睡眠合理”这是二十五方便里面的内容。“常念佛菩萨名号”主要是指忏仪,我们拜忏时要称念佛菩萨名号。
守护六根。“守护六根”的根本还是戒律,戒律都是在守护六根。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要有警觉,对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要观照,这是在生活中去修止观,先止住自己的六根。常把佛法、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我们学习入菩萨行,应该做的是自觉、觉他,到最后觉行圆满、成就佛果。
饮食有度。饮食要不饱也不饥,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禅修时让人容易进入清净的观照,要想修禅,调节好自己的饮食。
睡眠合理。平时大家调整好睡眠,身心有个非常好的状态,才能进入禅修。
忏仪。大家有时在家里不方便去做忏仪,要“常念佛菩萨名号”就是在修忏仪。念佛念得一心不乱,那就是思惟一实境界,常念佛号是在赞叹佛、忆念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地去念佛,那就是在修止观,就是在进行禅波罗蜜的修学。
二十五方便和忏仪最终还是为禅修,为禅波罗蜜的圆满而服务的。
(二)六妙门之“数息法”、“随息法”
在方便条件都具足了,我们得实修——坐禅。坐禅对呼吸、心情、身体都有要求。禅修归纳起来,主要是调身、调心、调息,修禅坐姿可以双盘、双跏趺座,也可以单盘。大家禅坐好了,要对呼吸、身体进行调整。呼吸怎么调整?就是数息、随息。坐禅时尽量用腹式呼吸。
(1)数息门
数息门,这是在《六妙门》当中的。“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数息能够让我们进入禅、止、定。数息是一吸一呼为一呼吸,你数了吸,就不要数呼了;或者吸时不数,呼气时数,一般是数吸不数呼。从一数到十,返回来再从一数到十,这样慢慢数,慢慢熏修,一直到最后,达到一个“随息”,一直数息还是很难进入定。数息这是第一个,是入道,是禅修的要门。
《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一个数息的方法,就是念佛也可以数息,比如大家吸气时可以念“阿弥陀佛”,呼气时念“一”,非常轻松地念完。然后你这样一直数到十,念“阿弥陀佛”念十声。
(2)随息门
智者大师说:“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数息最后还是要舍,舍掉数息,要用随息。“行者虽因数息心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须放数修随,心依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净,因是则诸禅自发,故以随为门也。”《法界次地初门》也是智者大师著的。
数息熟练了以后,就进入随息门,因为“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念头它还是有动,因为你一直记着数,很难进入禅定状态,所以不要数了,直接进入息,就是随息。随着自己的呼吸,吸时知道吸,呼时知道呼,观照看管呼吸就可以了,那时的状态,呼吸非常畅通,禅定自然而来。
五、修学止观法门的终极归趣
止观是为了成就禅波罗蜜,禅波罗蜜一成就,六波罗蜜就会自然而然任运成就。诸佛智慧、诸佛解脱皆从禅定而生,禅定圆满了,六波罗蜜还能不圆满吗?通过天台止观,圆满禅波罗蜜,然后,六波罗蜜圆满了,直接进入佛境界了,那就成佛了,成佛以后就说法。
佛法,其实核心、纲领就是戒定慧三学。祖师们怕我们不了解戒定慧究竟怎么开展、究竟是什么相状,就从关于戒定慧的经典里面,产生了自己的根本般若智慧,创立了自己宗派,对戒定慧三学进行不同阐述,然后引导我们进行六波罗蜜的圆满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