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命终去向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9

命终去向

《杂阿含经》九二二经:

上了年纪的迦毗罗卫国国主摩诃男,慢慢地担忧起自己百年后老死的问题。有一天,他来到尼拘律园中拜见佛陀,请教有关临命终时的问题。

摩诃男问 :「佛陀! 我所领导的迦毗罗卫国,安稳丰乐,人民昌盛。每当我进出王宫,都有许多大臣仆从跟随,有时张狂的大象、斗狠的狂人也会随从在后。我实在有点怕,每天和这些人、事、物纠缠,如果在临命终时,忘了念佛、念法、念僧,不知将会投生到哪里去?」

佛陀告诉摩诃男 :「这个你不必担忧,你命终之后,不会投生恶道。譬如砍截大树,大树会顺下、顺势,朝较重的地方落下。你平时修习念佛、念法、念僧,纵使命终,身体被大火炙烧,或是被抛弃冢间,风吹日晒,乃至化为尘末,心识久远以来为正信所薰习,为持戒、布施、多闻、智慧所薰习,神识会向上升,会向安乐处,会往生天道。」

 

启示: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免除不了的生命历程,死往何处去,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佛陀教示,人死了之后,会随个人的业力,而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可以升天成圣,有的转世做人,死后究竟轮回在五趣六道的哪一处? 这完全要看自己平生所作的善恶业报如何了。所谓「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人死后所依凭的业力有三种 :

一、随重业受生。

二、随习惯受生。

三、随意念受生。

所以修习善业,培养好习惯,时时存善念,都能使人临终时,去向光明的地方。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拂尘除垢
下一篇:思报父母恩
 圣药七觉意
 持戒的意义
 比丘的希望
 人伦之道
 佛陀耕种吗?
 勿散心杂话
 心意安住的地方
 佛陀怕鬼吗?
 沙门有五毁辱
 人间的佛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慧与方便[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吃饭就是修行(圆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 苦圣谛[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游必有方[栏目:论语禅]
 如何运用“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栏目:慈法法师]
 不明心见性可不可以讲经说法?有好多法师也未明心见性,所讲法可听否?[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灵岩甘灵第一集 肆、正见慧解[栏目:妙莲法师]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贰、正确方法 六、心念[栏目:隆波通禅师]
 教儿童认识戒律时,小朋友问什么是不邪淫?该如何回答?[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慈悲爱心的化身:观音菩萨[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