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慧开法师)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3

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

慧开法师

(南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生死学研究所所长)

壹·前言

一、佛教的教育意涵

对许多知识份子而言,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这个问题至今还一直不断地被提出来讨论,而且是仁智互见,以下各种观点皆有:是宗教、是哲学、亦宗教亦哲学、非宗教非哲学。甚至也有佛教界的长老大德认为佛教根本就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教育。[注1] 以上诸家说法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偏执。综观而论,佛教的本质兼具宗教、哲学与教育的内涵。其实从语源及名相义理的脉络来探究,现代汉语“宗教”一词原本语出南北朝、隋唐之际的佛教典籍,而且其语意即涵盖哲理与教育--“宗”者,宗旨,“教”者,教化;“宗”者,自觉,“教”者,化他--而与英文religion一字的意涵不同。因此,佛教不但可说是十足道地的“宗教”[注2],而且其教育精神、内涵与方法,较诸世界各大宗教,可说是最丰富的。本文以佛教的教学精神与方法为主题,同时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

religion一字的意涵不同。因此,佛教不但可说是十足道地的“宗教”[注2],而且其教育精神、内涵与方法,较诸世界各大宗教,可说是最丰富的。本文以佛教的教学精神与方法为主题,同时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

二、本人对“佛教”的释意与诠释

虽然在一般性的语言运用上,“佛教”、“佛学”与“佛法”可作为同义词而互换使用,但也有不少人偏好使用“佛教”以表示其宗教性,而用“佛学”以强调其哲理性,或者在不同的文义脉络里,使用不同的名相。因此,在讨论本文主题之前,笔者先厘清有关“佛法”、“佛教”与“佛学”三者,在概念意涵上与哲理诠释上的异同:

(一)佛法(Buddha Dharma):

Buddha Dharma):

1.佛陀所证悟之实相法理--觉悟的证量(果位)

2.众生成就佛道之法门--修证的次第(因地)

(二)佛教(Buddha′s teachings):

Buddha′s teachings):

1.佛陀之教示、教法与教导--教化的设施(三藏十二部等)

2.佛门之宗教仪式--法会的仪轨(仪式、制度等)

3.佛法流传世间,所累积下来的佛教文物--文化遗产(佛像、法器、艺术、建筑、寺庙、古迹……等等)

(三)佛学(Buddhalogy):

Buddhalogy):

1.探究佛教哲理的学问--知识与理论的探求(以武林秘笈喻之)

2.修持验证佛法的功夫--实修的践行与经验的累积(以武林绝学喻之)

综合以上三者的诠释内容,即是佛教的宗教内涵。首先,“佛法”的“法”本意是指“法理”(亦即梵语中的Dharma),而非“法术”(magic power)--此乃一般人受到章回小说《西游记》之中故事情节的影响,由于孙悟空七十二变,再加上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却仍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而对“佛法无边”产生怪力乱神式的误解。佛陀所证悟的“诸法实相”,称为“佛法”;换言之,此乃属于佛陀觉悟的证量,这是从佛陀圆满果位的层次而论的。再者,佛陀为教化众生以成就佛道所宣说的“法门”,也称为“佛法”;换言之,这是属于众生修证的次第,也就是从有情因地起修的层次而论的。因果兼论,是故以上两者均属广义佛法之范围。而所谓“佛法无边”之意,即是佛陀之教化普及一切众生,(如同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没有设限,无有边际,是故说无边。

Dharma),而非“法术”(magic power)--此乃一般人受到章回小说《西游记》之中故事情节的影响,由于孙悟空七十二变,再加上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却仍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而对“佛法无边”产生怪力乱神式的误解。佛陀所证悟的“诸法实相”,称为“佛法”;换言之,此乃属于佛陀觉悟的证量,这是从佛陀圆满果位的层次而论的。再者,佛陀为教化众生以成就佛道所宣说的“法门”,也称为“佛法”;换言之,这是属于众生修证的次第,也就是从有情因地起修的层次而论的。因果兼论,是故以上两者均属广义佛法之范围。而所谓“佛法无边”之意,即是佛陀之教化普及一切众生,(如同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没有设限,无有边际,是故说无边。

其次,就佛教义理本身而论,“佛教”一词的本义是指佛陀之开示、教导与教法,此乃教化之设施,如果运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教学设计”,其内容涵盖胜义谛与世俗谛,兼顾理论与实践。佛教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就以“经、律、论”的典籍中所涵盖的教材与教法而论,较之世界各大宗教,称其内容最为丰富,殆无疑虑。在本文的主题论述中,将就这方面择要而论。

然而在通俗的观念及用语之中,“佛教”一般泛指寺院道场的传统法会、宗教活动以及相关的仪轨,譬如:三皈五戒、菩萨戒会、朝山、拜佛、礼忏、超荐、普渡……等各项法会。此外,对一般非佛教徒而言,“佛教”可以指佛法流传世间,经过久远的时空背景,所累积下来的文化遗产,例如:佛像雕塑、经卷书画、法器音乐、建筑艺术、寺庙古迹……等佛教文物。

至于“佛学”一词,一般是指佛法义理、佛教哲学,以及与佛教相关的历史、文物、宗派、制度、仪式……等之探讨与研究,此乃属于知识与学问的范畴(笔者以“武林秘笈”喻之)。然而“拥有知识”与“证悟真理”乃分属两个不同层次的功夫,就佛法而论,无上正觉与究竟实相的证悟,虽是以知识的探求与抽象的思维作阶梯,然而功德圆满的佛道仍须在具体的实践中完成。对于佛弟子(或是任何求道者与修行者)而言,实修的功夫不仅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无法躐等的,这是属于经验与实践的领域(笔者以“武林绝学”喻之);换言之,拥有武林秘笈不等于练就武林绝学。所以,广义的“佛学”应包含修持佛法的具体实践功夫,而与狭义的“佛学”--亦即佛法义理的知性探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由上所论,“佛教”、“佛学”与“佛法”三者,其义理脉络虽然各有分合,但是若以接引众生、教化有情为主轴,则以“佛教”一词之意涵较为贴切。以下为论述之方便,且为配合本文主题,而以“佛教”一词涵盖三者而作为代表。

三、时代的困境与教育的难题

值此世纪之交,全球都已经进入资讯网路时代,人类在科学上的进展,已经迈入生物科技的时代,甚至已突破基因工程的技术瓶颈,而有能力复制(clone)人类[注3]。这是一个空前的变局,套用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双城记》一书中的话,这是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个光明的时代;是个绝望的时代,也是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换言之,这是个充满吊诡(paradox)、两难(dilemma)与混沌(chaos)的时代;其中最大的吊诡就是,吾人现在身处于一个资讯急速爆炸的时代,但是很讽刺的,同时却也是一个意义极端贫乏的时代,理念丧失,观念混淆,是非不分,价值不明,这是一个几乎任何人(从少年到老年)都可能迷失人生方向的时代。

clone)人类[注3]。这是一个空前的变局,套用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双城记》一书中的话,这是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个光明的时代;是个绝望的时代,也是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换言之,这是个充满吊诡(paradox)、两难(dilemma)与混沌(chaos)的时代;其中最大的吊诡就是,吾人现在身处于一个资讯急速爆炸的时代,但是很讽刺的,同时却也是一个意义极端贫乏的时代,理念丧失,观念混淆,是非不分,价值不明,这是一个几乎任何人(从少年到老年)都可能迷失人生方向的时代。

笔者曾经在美国的电视上,看过一个新闻专题分析的特别节目,主持人有一句话发人深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On the screen we see a lot of events happening, but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fact or truth.”意思是说:我们从电视银幕上看到了许多事件的发生,甚至于是现场直播,但是我们对于事件的真相与实情,其实所知甚少。

On the screen we see a lot of events happening, but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fact or truth.”意思是说:我们从电视银幕上看到了许多事件的发生,甚至于是现场直播,但是我们对于事件的真相与实情,其实所知甚少。

就以台湾的社会为例,自从党禁报禁开放以来,报章杂志的数量与篇幅暴增,接着又有“第四台”有线电视的合法化,再加上网际网路(Internet)的普及,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的资讯如潮水般地涌向大众而泛滥社会,造成资讯爆炸的现象。然而进一步仔细地分析,对于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其事件背后之真相与来龙去脉,严格地说,其实我们所知极其有限,纵有所知,也仿佛是冰山之一角,譬如:尹清风命案、拉法叶舰之采购弊案、或是美国大选佛罗里达州的计票案……等等,其事实真相,不但极难知晓,而且在错综复杂与钩心斗角的政治变局中,恐将石沉大海或随风飘逝。

Internet)的普及,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的资讯如潮水般地涌向大众而泛滥社会,造成资讯爆炸的现象。然而进一步仔细地分析,对于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其事件背后之真相与来龙去脉,严格地说,其实我们所知极其有限,纵有所知,也仿佛是冰山之一角,譬如:尹清风命案、拉法叶舰之采购弊案、或是美国大选佛罗里达州的计票案……等等,其事实真相,不但极难知晓,而且在错综复杂与钩心斗角的政治变局中,恐将石沉大海或随风飘逝。

这个时代最大的困局就是在于意义的丧失,科技文明的进步却伴随着心灵修养的堕落,近来层出不穷的抢劫、凶杀、自杀、甚至于近亲乱伦、骨肉相残……等社会事件,在在显示幸福快乐的日子似乎只是童话故事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离我们愈来愈远。面临如此的困境,现今的教育似乎是无能为力,“现在的学生(小孩子)愈来愈难教,愈来愈不受教了”几乎是所有的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心声。一方面是因为整个教育系统与制度,乃至于教材与教法,长久以来一直严重地失衡,偏重科技知识,轻忽人文精神而失却心灵净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整个社会环境与风气恶化,其所产生的污染与牵引力,对缺乏心灵力量的现代人(特别是在学的青少年与职场上的生意人)而言,是很难抗拒的。

就教育而言,其中最严重的还是教育理念的丧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已经不在,而被速食文明所取代,学校只不过是职业训练的场所,而非人格养成的殿堂。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子弟都要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则整个世界的前景着实令人忧心忡忡。面对这样的困境与难题,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自觉与灵性的洗涤,而佛陀的教化正是理想的心灵解药。

四、佛教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世界的变局不断与时推移,科技文明虽然一再推陈出新,人生的烦恼与困境依然层出不穷,而问题的本质却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心灵生病了。诸病之中,心病为最,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因此解决之道无他--就在于“心灵的医药”与“心灵的教育”。佛教的起源虽然古老,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然而其内涵就在于针对人生问题的核心--“众生的苦难”与“烦恼的根源”--所提出的对治与解决之道。人生问题,诸如生老病死、贫富贵贱、穷通祸福、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等等,其现象容或层出不穷,乃至千差万别,其本质却是贯穿三世,千古一如的。由此观之,佛陀的教化,亦即人生问题的对治与解决之道,是跨越时空,历久而弥新的。

以下就佛教的宗教内涵、哲学义理与教育精神综合而论,分成四个方向来说明佛教教学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理念  这是佛教之宗教信念对于现代教育者教育理念的启示,所谓“慈悲大愿,摄受众生”;

(二)教学方法  这是对于运用教学与辅导方法的启示,所谓“因材施教,应机施法”;

(三)教师资能  是对于从事教育与辅导工作的同仁,提升教学能力的启示,所谓“广学多闻,辩才无碍”;

(四)教学情境  是对于“言教”、“身教”之外的“境教”所作的启示,所谓“庄严佛土,成熟众生”。

贰·宗教信念与教育理念

一、宗教信念

佛陀的教化强调“信、解、行、证”之次第,除了信仰之外,还有慧解、行持与证量。换言之,佛教不仅仅是个“信仰”的宗教,更是个镕“教化、实践与证悟”于一炉的宗教。在《法华经·方便品》中有一段经文,说明佛陀应化于世间的因缘,就是为了教化大地的众生: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注4]

佛陀不以小因小缘,乃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而此一大事因缘即是开示众生以悟入佛的知见;换言之,佛陀降临世间的意义与目的,即是在教化与引导众生,令众生开悟并证入与佛陀同样的智慧知见。是故在经典中,佛陀被称为是人天师范或人天导师,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佛陀是一位伟大的宗教家暨教育家,其施教的对象涵盖世出世间一切众生。

根据《华严经》中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成等正觉之后,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注5]这就是正面肯定大地所有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换言之,众生都有成佛的潜能--也就是佛性,只是因为有很多妄想执着与烦恼而不能证得,因此就有待佛陀的开示、启发与教导。

《华严经》中又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注6]这就是说,从心性迷悟的观点而言,佛是已彻底觉悟智慧圆满之有情,众生则是尚待觉悟之佛,闻道有先后,修证有深浅;换言之,佛与众生只有悟境上的差别,并无本性上的差异,或者说其差别只是现象上或是层次上的,而非本质上的。

以上两点,佛陀应迹世间的教化因缘,以及肯定一切众生根本觉性的宗教信念,可作为现代从事教育工作者在思维及建构其教育理念时之根本启示。换言之,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建立在学生(亦即众生)的本有觉性上,然而仍须再透过教师之启发与学生之学习等历程而完成。就出世间法而论,基于众生之佛性--亦即断惑证真与转识成智之积极可能性,是故福慧具足之圆满佛道得以成就,因而赋予宗教(佛教)修持无比的意义;同理,就世间法而论,基于学生的觉性--亦即人格自新与改过迁善之积极可能性,使进德修业乃至希圣希贤得以成就,因此赋予教育化导甚深的意义。菩萨在调伏顽固刚强众生之时,教师在面临教学与辅导的困难之时,之所以仍能心不退转,亦不失其热忱,其所凭借与依恃者,正是这样的宗教信念与教育理念。

二、四弘誓愿

虽然就义理上而言,佛与众生的心性无有差别,然而就事相上分辨,众生所展现的面貌却是千差万别,其所经历的苦难与烦恼也是无量无边的。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因此菩萨行者,仅是心怀“生佛一体”的信念仍嫌不足,必须辅以广大悲心与无边誓愿,信愿具足,才能产生无怨无悔的慈悲力量。是故菩萨须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注7]

就世间法而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此为喻,则教育是细水长流,默默耕耘的扎根工作。为人师者任重而道远,是故不可不弘毅,而弘毅之道无他,誓愿为首要,愿弘乃能行远。教育乃国家百年大计,是社稷之大梁支柱与幕后功臣,而非舞台上的英雄事迹与丰功伟业,是故为人师者,须有“教育工作是志业,而非仅是职业”这样的认知与发心,其信愿才会绵绵不断而源远流长,才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戒、定、慧”三学:佛法修证的总纲

信愿具足,仍须资以行持才能圆满佛道,否则真空妙有之理,尽管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然而慧眼未明,烦恼依旧,习气难除,不得自在。是故仅有理悟而无事修,就如同“说食数宝”,疗饥抒困亦不可得,遑论断除烦恼,开发智慧。就菩提道而言,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不是凭借知识或学问即可达成,而是需要透过实践与修证才能成就。而具体的实践工夫,则是从“身、口、意”三业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下手,修习“戒、定、慧”三学,开启“闻、思、修”三慧。

三学“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是共通于各个佛教传统(包括南传、北传、汉传、藏传等佛教传承)的修证总纲,也是众生净化身心,开发智慧的必修课程。其大意如下下:

(一)戒   戒即是戒律,于内摄护六根,扭转习气,令烦恼不易起现行;于外不侵犯他人,慈悲一切众生,如此则身心轻安。(“戒”与“律”有内外的差别:“戒”为对治个人内在烦恼习气,“律”乃规范人际外在互动关系。)

(二)定  定即禅定,内聚心力(mental power),止息烦恼。求放心,远离散乱与懈怠,心止于一境,身心自主。

mental power),止息烦恼。求放心,远离散乱与懈怠,心止于一境,身心自主。

(三)慧   运用观力(insight),勘破烦恼。观照自心,开发智慧,通达因果,抉择真妄,身心解脱自在。

insight),勘破烦恼。观照自心,开发智慧,通达因果,抉择真妄,身心解脱自在。

其实,不惟是佛法的实践与修证,或是真理的探求,就世间法而论,无论学问或是事业,各行各业要有所成就,亦需要有戒、定、慧的功夫。

四、“闻、思、修”三慧:修学之次第,智慧的阶梯

三慧“闻、思、修”乃智慧之进阶与开展,由听闻、记诵之初阶,经历思维修习之进阶,到达三业相应,身心净化之圆满。三者之间的层次,如下所示:

由上所论,“三学”与“三慧”不但是修学佛法的总纲,也可作为吾人生活实践与心灵净化之必修课目。

承上所论,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信念,在于对众生觉性的肯定;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悟性的启发,此二者赋予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意义。施教的内容,当然须兼顾知识、情感与意境三方面;至于施教的方法,则需应机施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参·教学方法--随缘化导,应机施法

一、四悉檀

谚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除了理念之外,方法是很重要。以下讨论佛教对教学方法所作的启示,首先说明“四悉檀”。“四悉檀”语出《大智度论》卷一,悉檀之梵语作:siddhanta,乃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即意指佛、菩萨所运用之四种成就众生的法门,也就是教化众生以成就道业的法门,其分项内容解析如下:

(一)世界悉檀

“世界悉檀”之原意为随顺众生而说世界之法,换言之,即是以世间一般所共许之思想、语言、观念等事物,或是就众生不同层次的观点来说明世界的相状。这里所说的“世界”是指我们所要了解个别“众生的世界”,我们常常以为所有众生都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之中--(譬如说牛顿式的物理世界),其实不然。我们除了分享(share)一个看似共通的物理世界之外,其实是活在不同的心理世界、不同的感情世界与不同的精神世界。换言之,吾人生命之所依、生活之所处的时空,实际上是一个多重的宇宙与人生。佛教经典里所说的六道、三界、二十八天,以及成、住、坏、空四劫……等,都是从“世界悉檀”的层次来说明的。

在此以一则有趣的公案来说明世界悉檀,有位居士问智藏禅师:“到底有没有生死轮回?三世因果?天堂地狱?西方极乐净土?”禅师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有啊!当然有啊!”。这位居士听了之后大惑不解,因为之前他以同样的问题去问径山禅师,而禅师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没有。”智藏禅师于是反问这位居士:“你有没有妻子儿女?房屋田产?治生事业……等等?”均答曰:“有啊!”又问他:“径山和尚有无妻子儿女?房屋田产?治生事业?”均答曰:“无。”之所以径山禅师说“无”,而智藏禅师说“有”的理由,是因为智藏禅师是站在提问者的立场,以“世界悉檀”的层次来回答,而径山禅师则是站在悟道的立场,以“第一义悉檀”的层次来回答。

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除了从比较客观的物理学角度之外,还有主观的认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面向,包括客观的认识与主观的投射,有无相生,真假参半,虚实相随,实际上是很复杂。有一个现代的电脑术语--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很可以说明这样的情境。“世界悉檀”对于教育者的启示,在于要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与教育者之间的异同,两者之间不可能没有交集,也不可能全然一致,然而为了教化的目的与施教的方便,教育者应主动进入到学生的世界里面,了解他们的现状、问题与需要,才能够帮助他们成长,这就是世界悉檀的启示。

(二)各各为人悉檀

“各各为人悉檀”,略作“为人悉檀”,即是因应众生各别之根机与能力,而说各种实践法门,令其生起善根,故又称为“生善悉檀”。换言之,就是针对学生的性向,针对他的根基来施教与辅导。在此先举一个《论语》里的例子,《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段孔子与弟子间的对话,用来说明“各各为人悉檀”,是非常贴切的。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注8]

“闻斯行诸?”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说:我听到一个道理,是否就要去力行实践?同样的问题,孔子给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他对子路的回应是:有父亲兄长在做主,怎么可以听到了就去实践呢?意思是应先向父兄请示,三思而后行;但是对冉有的回应却是:你听到了一个道理,就要去实践。公西华因为是夫子的侍者待在身旁,听了孔子先后回答了两位同学的问题之后,心中觉得十分纳闷:奇怪了,怎么两个同学问了同样的问题,老师不但没有标准答案,而且南辕北辙,于是就请老师解惑。孔子说:因为冉有这个人是比较退缩的、怕事的,所以对这种学生就要从积极面来鼓励他--你应该要勇于任事。然而,子路是属于冲动躁进的性格,凡事都喜欢自告奋勇,一马当先,就是因为他太莽撞了,所以要告诫他行事要稍缓一些,要三思而后行。由此例可见,孔老夫子不但对弟子们的人格特质与性向了若指掌,而且深通教育心理学,针对个别差异,对症下药。

佛陀有个弟子,他的名字叫“二十亿耳”(又称亿耳罗汉或闻二百亿),他在出家以前爱好音律,出家以后因为修行过度认真,废寝忘食,不但烦恼未断,反而把身体搞坏病倒了,因此退失道心。所以佛陀就召唤他来个别辅导,先问他出家以前有何专长嗜好,答以爱好弹琴。佛陀就以音律的道理为他开示:琴弦若是太紧,则无法弹出悦耳之音韵;若是琴弦太松,亦无美妙音乐。惟有在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时,始能得其中和,而弹出美妙悠扬的音乐。同样的道理,过度精进会扰乱此心之调和,不够精进也容易令心懈怠,惟取中道之行,修持才能成就。二十亿耳在聆听佛陀训示之后,遂恢复其道心,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并证得阿罗汉果,后来成为精进第一的大弟子。

佛陀另一个弟子周利盘陀伽的事迹也很有启发性,他与兄长摩诃盘特一同出家为佛陀弟子,但是因为禀性鲁钝愚笨,凡是所学习之教法,诵过即忘,所以被人称之为“愚路”,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是个智障儿童。之后,佛陀知道了他的烦恼与障碍,就不再要他记诵经文,反而教他诵念简短之“拂尘除垢”一语,令他在拂拭诸比丘之鞋履时反覆念诵。周利盘陀伽依教奉行,因此业障逐渐消除,后来水到渠成,某日忽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具足神通,变化自在。他也是名列《阿弥陀经》中的十六大阿罗汉之一。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由于着重客观的事实与逻辑的推演,而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是要求在误差容许范围内的精准度。但是面对学生的个案,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an inpidual),其间的差别是属于心理学的(psychological)与人格特质上(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的,所以在实际的施教与辅导上,几乎没有客观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观众生的根基,要看学生的性向。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性向与掌握机缘,才能应机施法,学生才能真正得益。然而,这一点对教师及辅导者来说,其实是最困难与最关键的挑战。

(三)对治悉檀

“对治悉檀”即是针对众生之贪、嗔、痴等烦恼,应病而施予法药,这是为了灭除众生烦恼与恶业而设施之教法,以其能断除众生诸恶,故又称为“断恶悉檀”。“对治”是个医疗的譬喻,就是根据众生的病症,或是根据他的习气或缺点,能够对症下药,所以称为“对治悉檀”。对治悉檀最典型的法门就是“五停心观”[注9],说明如下:

五停心观的立意,就是针对众生的根本烦恼:贪、嗔、痴、散乱与业障,而开出的对治药方。贪欲重的众生,就需要修习不净观;嗔心重脾气很大的,就需要修习慈悲观;心念容易散乱的,就需要修习数息观,用数息法让心能够逐渐安定下来;身心障碍重的众生,需要修习念佛观。

无明烦恼对众生所造成的障碍,是通于世间与出世间的,如果有人恶习太深,烦恼太重,不要说是修习出世间的解脱法门,即使是世间的读书进学,习艺谋生,乃至于立身处世,成家立业……等等,都会遭遇到很大的障碍。所以五停心观不仅是修道的法门,就是用在升学考试或是谋职创业等世间法上,也是一项必要的利器。

(四)第一义悉檀

第一义悉檀,即是破除一切语言论议,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令众生真正契入教法,又称为“入理悉檀”。换言之,第一义悉檀就是说众生的根基成熟了,为他直接开示诸法实相之理,如《华严经》所云︰“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或者如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然这要在众生的机缘成熟之时,才能够领会到深奥的诸法实相。

在《中阿含经》卷八及《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中,有个故事可借用来说明第一义悉檀的意涵。离婆多为舍利弗之弟,他曾因夜行荒郊野外遭雨而止宿神祠,至深夜见有二鬼争夺死尸,因为被发现而卷入二鬼之争,又为了主持公道而得罪其中一鬼,乃遭该鬼节节支解而吞食入腹,另一鬼则在此过程中,随即以死尸之手足、头颅、躯干等部位,替换离婆多之身躯。结果离婆多发现,他原本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全部进了鬼腹,而现有的躯体却是死尸拼凑而成,因而大惑不解,乃思人身之虚幻。翌日,离婆多往诣佛所,听闻人身由四大五阴假和合之理,豁然大悟,遂出家入道。

《六祖坛经》宗宝本(亦即流通本)中的惠明悟道公案,亦即惠明法师在力取衣钵不得之后,与惠能行者[注10]之间的一段对话,可引用作为第一义悉檀之教学实例:

……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惠能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注11]

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惠能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注11]

惠明在力取衣钵,却提掇不动之余,知有法在,不敢造次,乃收摄身心,唯求说法。而惠能行者的开示:“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堕两边,不作圣解,就如《楞伽经》所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唐朝裴休宰相在《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的序言中说道:“有大禅师号希运,……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证之者,无新旧,无深浅。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则乖,然后为本佛。”而黄檗禅师也在《传心法要》中说道:“从门入者非宝,从缘悟入,才能永无退失。”这几段文字所含藏的意义,可与六祖之言相互呼应。

第一义悉檀虽然是属于出世间之解脱法门,离文字言说,乍看似与世间毫不相干,但在细心参究之下,仍然对于世俗的教育有很深的启示。吾人处世半生,必然会经历许多人生的转折与起伏,诸如:穷通祸福、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是非倾轧、宦海沉浮……等情节与际遇。已故武侠小说作家古龙有句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吾人午夜梦回之际,必然有以思之:人生的终极目的何在?人生的终极意义又何在?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等等,似乎都不足以提供圆满的解答。这种对于人生目的与意义的终极追寻与探索,不但是每一个人的终极关怀[注12],也可作为世俗教育的第一义悉檀。

二、四摄法

要接引与辅导众生,就要有能力摄受众生,同时也要能够让众生接受,发心作为一个菩萨,就需要有菩萨四摄法--摄受众生之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注13]

(一)布施

布施一方面是福德的泉源,另一方面也是与众生结缘的媒介。布施分成三个层次: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在钱财物质上面帮助他人。法施就是为他人说法教化,以法为施,把法布施给他人,也就是讲正法的道理给他人听,让人明了,解决他的迷执与疑惑,如同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为了作育英才,必须花费时间在教学工作上,消耗精力在辅导学生的身心问题上,而不计较有何报酬,这也是一布施的精神。

无畏施就是将“无畏”施于众生,令人无有畏惧。这也是菩萨对于众生的方便救济,除去其恐怖,使其安心。《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者”之称。星云大师所提倡的“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就是一种无畏施。

像我们这个社会上的社工团体,例如“张老师”、“生命线”等,他们所作的服务或辅导工作就是一种无畏施。譬如说有人想不开了,实在是活得太痛苦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一了百了呢?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什么?他不需要你的钱财,你跟他讲道理也没有用了,因为他听不进去了,连活都不想活了,还要道理干什么?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另一个层次的力量,一种精神上的支柱,就是“无畏”。坦白说,有不少人在面临沉重的生命负担与巨大的生活压力之时,常有几乎喘不过气的感觉,人生的路要继续走下去,是需要有勇气与毅力的。给他勇气,给他精神的力量,就是无畏施。

现在的年轻人或是学生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从最近接二连三的自杀案件,可见一斑。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不一定需要钱财,坦白讲,现在的社会物质那么丰富,他们不一定欠缺。你跟他讲道理,他也不是完全不懂,甚至于道理恐怕讲得比师长更多。他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一种生命的智慧力量,他的困境不是师长或辅导者光用口说就能解决,这个时候施教者需要展现出一种无畏的生命力量,加上慈悲与耐心,才有可能为受教者解套。

(二)爱语

爱语就是使用柔软慈爱的语言,也就是能令众生欢喜信受的语言,又分为: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三种。慰喻语是用来安慰或抚平负面情绪的语言,庆悦语是用来鼓励或赞叹正面情绪的语言,胜益语是讲述对众生有实质助益内容的语言。

语言不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更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至于沟通的效果以及能否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不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沟通或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内容除了有知识的层面外,还有经验的层面,而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吊诡的是,经验是很难沟通的,譬如牙疼,还仅是生理层次的经验,就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更遑论心理与精神层次的经验,乃至学习与悟道层次的经验。无怪乎佛经里常用“不可说”或“不可思议”,来表达这种语言沟通的困难,然而为了教化启迪众生的目的,却是不得不说,因此沟通的艺术就显得更重要了。

以笔者个人教学的经验为例,从民国六十六年起,我在位于佛光山由星云大师所创办的普门中学担任数学老师,从国中一年级的数学开始教起。刚教书的头一两年,挫折感颇深,因为费了好大的劲儿,教了老半天,还是有不少学生会答出:1/2 + 1/3 = 2/5 或是(a+b)2=a2+b2。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为之气结。而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奇怪了,我讲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符合逻辑,为什么学生会听不懂?”于是开始涉猎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学法方面的书籍。后来读了黄武雄教授写的一本书《如何教高中数学》,里面引用了一句杨维哲教授的话,是说学生所疑问的为什么(why?),常常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为什么(psychologically why?),而不是逻辑学上的为什么(logically why?)。这句话对我来说直是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突然解开我几年来的疑惑,终于了解到为什么 1/2 + 1/3 = 2/5 而不是 5/6,还有(a+b)2=a2+b2而不是 a2+2ab+b2,因为那样子的答案看起来多顺眼啊!

why?),常常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为什么(psychologically why?),而不是逻辑学上的为什么(logically why?)。这句话对我来说直是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突然解开我几年来的疑惑,终于了解到为什么 1/2 + 1/3 = 2/5 而不是 5/6,还有(a+b)2=a2+b2而不是 a2+2ab+b2,因为那样子的答案看起来多顺眼啊!

于是我开始对学生有了同理心的理解,也不再生他们的气,或是责备他们头脑不清。在上数学课时,也逐步修正原先纯逻辑的推理方式,开始运用心理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举证各式各样的例子,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太强势的语言(因为那样会加剧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导致学习心理上的抗拒),理直而气和,要讲得很柔软,让他心里面没有压力,可以从容地学习,这就是爱语。当然这不是定律,也无法像公式般地套用,如何拿捏其轻重缓急,巧妙地运用,则是需要教学经验的累积。

(三)利行

利行就是殷勤劝导有情,指点迷津,以利益其行持,换言之,对他的立身处世有所帮助。譬如现代的青年(包括青少年,甚至于儿童)常会走到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例如:课业的压力、交友的问题、感情的困扰、家庭的问题、人际的关系、生涯的规划……等等,凡此种种不但都需要有勇气面对,而且要有能力处理或者作出智慧的抉择。然而年轻人的生命历练有限,人生经验不足,或者冲劲有余,智慧不足,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此时就需要有长者或智者提供另外一个不同层次的观念或思考方式,从旁提醒、指点或引导,以助其脱出生命的困局,这就叫做“利行”。

利行也等于是一种生命的导航,然而常常当领航者对迷航者苦口婆心地指点迷津时,彼等众生还不一定领情,甚至于不耐烦地反目;这也反应了吾人生命之中一种吊诡的情境--身处困境中的人,却不知困境之所在。因此领航者不但需要有慈悲与智慧,还需要有耐心与方便,更需要有“生佛一如,众生平等”的信念,为人师者,也须如是,才能教学不厌,诲人不倦。

(四)同事

同事就是与众生一同行事,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同事就是一种身教。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本身不能光说不练,只是做个教育过程的局外人,换言之,为人师者必须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里面,将整个身心融入到教学情境里面,作学生的模范与表率,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摄受力,这就叫做“同事”。

同样的道理也可应用在家庭教育之中,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子女才能真正受教。譬如说有些父母亲自己不读书(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却严厉要求子女用功读书,则摄受力不足;或者父母亲本身有赌博、吸烟、吃槟榔等不良嗜好,却要求子女戒绝此等恶习,也恐怕难有效果。

法施与无畏施须用爱语的方式来达成,以同事的精神才能达到利行的目的,因此四摄法不是四个独立的法门,而是互为表里的,必须交互运用,才能发挥整体的教化力量与效果。

肆·教师资能--菩萨道的资粮,广学多闻

韩愈在他的〈师说〉一文里,开宗明义就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古谚又云:“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此话似乎是说,教书容易,教人难;其实更严格地说,教书不易,教人更难。对于为人师者而言,传道、授业、解惑是任重而道远的挑战,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教学资能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才得以胜任在这方面,菩萨道的资粮,如“四无量心”、“四无碍辩”与“习五明”等法门,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是提升教学资能的宝贵启示。四无量心与四弘誓愿互为表里,皆是菩萨行者面对无量无边刚强众生的深心资粮。教师与学生互动,必须具备良好之沟通能力与技巧,四无碍辩即为化度众生之法。菩萨度众或教师教学,必须广学多闻,广设方便,运用各种学问或各门学科的知识,以摄受众生,是故应习五明,以充实教学资能,以下依次分别论述。

一、 四无量心[注14]

四无量心,亦即慈、悲、喜、舍,乃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同时此四无量心能令无量无边之众生发菩提心。然而,对多数众生而言,慈悲易生爱恋与执着,为求预防与对治此等情执,是故《华严经》云:“虽行于慈,而于诸众生无所爱恋;虽行于悲,而于诸众生无所取着;虽行于喜,而观苦众生心常哀悯;虽行于舍,而不废舍利益他事。”[注15]

就教育与辅导之专业伦理而论,咨商辅导者最大的危机与障碍,在于陷入被辅导者的情境之中而无法自拔,《华严经》所开示之义理,正为对治此等障碍及化解此等危机。

二、四无碍辩[注16]

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是故诸佛皆以音声而作佛事。四无碍辩,乃指四种对于语言文字能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称四无碍智,亦即是以音声化度众生之法。就理解能力(即智解)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表达能力(即辩才)言之,称为四无碍辩。据《俱舍论》卷二十七之所载,四无碍辩为:(一)法无碍,谓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文章,并能决断无碍;(二)义无碍,谓能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三)辞无碍,谓能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碍自在地表达;(四)辩无碍,谓能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能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亦称乐说无碍。

在此试举国文之教学为例,以说明四无碍辩对于教师的启示,亦即如何将其运用于一般课堂教学之中:

(一)法无碍  即是指教师对于一篇文章中,生字之字义(形、音、义的辨正)、文体、题解大意、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知识,通达无碍。

(二)义无碍  即是指教师对于一篇文章之内容、作者之思想及感情、其所欲表达之意境与精神,能心领神会,阅读其文有如面对其人。换言之,透过文字的解析与文义的理解、欣赏与领会,而能融入作者的心灵世界,神交古人,而与古人为友。左宗棠之言:“开口能言天下事,读书先得古人心”,此之谓也。

(三)辞无碍  即是指教师说理清晰,譬喻善巧,语言的表达与文辞的修养,通达无碍,而能令学生欢喜信受,引导其深入文字宝藏而法喜充满。

(四)乐说无碍  即是指教师本人有教学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譬如说同样一篇文章,可能同时要教好几个班级,或者连续教了几年,如何能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热情洋溢,而不致沦为炒冷饭,就需要有乐说无碍的精神与修养。

其实,四无碍辩不唯应用在国文之教学上,任何领域、学门或科目之教学,均可运用。要之,教师须有教学之热忱,对于自己所任教之学科或专业,必须先要有热情与感动,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否则连自我都感动不了,如何能够感动得了学生?

三、习五明[注17]

“明”,即“学”或“学问”之意。“五明”指五种学艺或学问,为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与学习传统,亦即不论是佛门弟子,或是印度外道及婆罗门教徒等,为自利利他,皆须学习五明:

(一)声明  指通达文字、语言、音韵、语法、及文典之学问。

(二)工巧明  指通达有关工艺、美术、音乐、书术、算历、占卜、天文、地理等一切艺能之学问。于今二十一世纪,应再加上电脑科技、资讯、网路及其相关领域等知识。

(三)医方明  指医学、病理与药理之学问,在现代而言,就是有关医药、卫生、保健、养生等知识。

(四)因明  意指举出理由而行论证之论理学,亦即逻辑、论理之学问。

(五)内明  相对于“声明”、“工巧明”等学艺,而专心思索佛所说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或即指形而上之学问。然而,印度外道及婆罗门教徒等,亦各以其所宗称为内明。就当代文明而言,应包括诸子百家、哲学、宗教、历史等学问。

五明的教学,用现代的教育术语称之,即是“通识教育”。在中国古代,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学,是很重视通识教育。此外,以《古文观止》一书中,司马迁的一篇文章--报任少卿书〉来说明古人为学之通识精神。司马迁在这篇书信中,有画龙点睛的三句话,说明他写《史记》的心愿与理念,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注18]欲“究天人之际”者,乃穷究天人之分际,不但是属哲学之领域,甚至可说是直逼宗教的体验,像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这是相当宗教性的体验;然后要“通古今之变”者,是谈历史的洞见,明治乱兴衰之理;最后要“成一家之言”,是讲文学的素养与造诣。换言之,于文学里不能脱离历史和哲学,否则文学就空洞了;同理,历史不能没有哲学思考与文学创作;哲学亦然,不能脱离人文的精神与历史的深度,所以说:古人为学,“文、史、哲”不分家。做为一个教育或辅导工作者,面对宇宙人生,需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眼光、胸襟与怀抱,才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伍·教学情境--庄严佛土,成熟众生

在论及教育品质或教学成效时,我们常说:“言教不如身教。”其实身教仍嫌不足,因为环境的熏习与牵引,会严重影响身教的效果,譬如现今的社会,五光十色,声色犬马,光怪陆离,青少年身处其中,能不被污染者几希矣。所以说:“身教不如境教”,“境教”即是环境的教化;换言之,环境的教化力,可以远超过言教与身教。因此,最理想的教育情境,就是除了有师长的言教与身教之外,还要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

就境教方面,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对现代的教育有很深刻的启发,就是“庄严佛土,成熟众生”,简称“严土熟生”。《阿弥陀经》之中,有很深的“严土熟生”义理,在此,我先分别引用《阿弥陀经》中的三段经文,再加以说明:

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注19]

许多人看到这一段经文“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就有疑问:阿弥陀佛为什么要用“黄金为地”来引诱我们去西方净土呢?其实不是如此,因为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清净心相应,因此自然感应到那个世界殊胜庄严。黄金为地并不稀奇,甚至于还有七宝的亭台楼阁,这就是“心净则佛土净”的道理。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由于众生的心地不净,因而感应到山河大地也是污染混浊的,以至于在我们的心目中,黄金为地就显得十分稀奇。在极乐净土,“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整日都有曼陀罗华从天而降,彼处的众生每天清晨就用衣服盛了这些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然后到了中午要用餐的时候,再回到自己的国土,就是回到极乐净土饭食经行,就如同丛林里的生活,午斋过堂后还要跑香,叫做经行。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注20]

在极乐净土,阿弥陀佛不但以法、报、化佛三身说法,而且还运用施教之方便,变化出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令彼等说法,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等佛法中必修课的内容,而且播放的时间,没有限制(“昼夜六时”乃印度的计时方式,即昼三时夜三时,像我们现在说二十四小时一样)。因为阿弥陀佛运用了整个时间与空间的环境,而让法音自然宣流,彼国的众生沐浴在如此殊胜的教育情境中,心中自然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注21]

这一段经文更为殊胜,“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较之现代最新之高科技或多媒体,也不遑多让,其先进之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就是所谓的“交响乐(symphony)”。听到这些微妙法音,众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是很高明的教学设计。在三、四十年前,许多学生都在幻想:“如果教室像电影院”,现在已经有多媒体的电脑化教室,比旧式的电影院还要多功能,但是与阿弥陀佛的整体教学设计比起来,就有如天壤之别,实在不可以道里计。由此观之,阿弥陀佛不但非常了解教育心理学,还十分懂得教材与教法之教学设计。极乐净土整个世界都是净化身心的教学环境设计,这真是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symphony)”。听到这些微妙法音,众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是很高明的教学设计。在三、四十年前,许多学生都在幻想:“如果教室像电影院”,现在已经有多媒体的电脑化教室,比旧式的电影院还要多功能,但是与阿弥陀佛的整体教学设计比起来,就有如天壤之别,实在不可以道里计。由此观之,阿弥陀佛不但非常了解教育心理学,还十分懂得教材与教法之教学设计。极乐净土整个世界都是净化身心的教学环境设计,这真是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陆·结语

教育与辅导工作就如同菩萨度众一般,是任重道远,而不易见到成效的,因此菩萨的发心不但是无量无边,而且要久远久远。菩萨者,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略称,意译为“觉有情”,即教化众生之意也。众生界无尽,故其教化也无尽,其慈心悲愿也无量无边。大乘佛教之精神就在于菩萨的积极行愿,与普度无尽众生之无上菩提道,非但不是悲观,而是实观,以如实智慧,观照诸法实相(观自在);非但不是消极,而是勇猛精进,以正勤修持,解脱无尽的烦恼(行深般若);非但不是厌世,而是入世,以慈悲大愿,摄受无边的众生(度苦厄),如观世音菩萨之寻声救苦,普贤菩萨之无尽行愿,与地藏王菩萨之入地狱精神。

Bodhisattva)之略称,意译为“觉有情”,即教化众生之意也。众生界无尽,故其教化也无尽,其慈心悲愿也无量无边。大乘佛教之精神就在于菩萨的积极行愿,与普度无尽众生之无上菩提道,非但不是悲观,而是实观,以如实智慧,观照诸法实相(观自在);非但不是消极,而是勇猛精进,以正勤修持,解脱无尽的烦恼(行深般若);非但不是厌世,而是入世,以慈悲大愿,摄受无边的众生(度苦厄),如观世音菩萨之寻声救苦,普贤菩萨之无尽行愿,与地藏王菩萨之入地狱精神。

吾人效法菩萨道的精神,追求圆满的生命,这是一项力行与实践的努力,同时也是逐渐迈向圆人格的蜕变过程。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亦即圆满的生命端赖圆满的人格来完成。

菩萨道的另一伟大精神是在于,不求一己的自在解脱,而是普愿法界所有众生同证菩提的圆满无碍境界。若是只有少数的个人解脱,而多数众生仍旧沉沦苦海,则个人解脱的意义则有缺憾而无法彰显。因此大乘圆满的涅槃境界,不是自求了生脱死,而是法界有情同圆种智。《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普贤行愿品》也说生死流转的众生界是无尽的,唯其世间的苦难无尽,才彰显出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慈大悲,以及普贤菩萨忍辱负重的无边大愿之可贵。唯其世间的不圆满,所以才更需要圆满的菩萨行愿。现代教育身负改造社会与净化心灵之重责大任,极需藉佛法之教育理念以为导航,并以佛法教育之方法、精神与精髓充实其内涵,以期安和乐利之人间净土能实现于世,愿以此与天下从事教育与辅导工作者共勉。

【注释】

[注1] 净空法师为此类说法之代表人物。

[注2] 请参阅拙作:1.〈从佛教的观点论“宗教的生活实践与心灵净化”〉,郑志明主编:《跨世纪宗教与心灵改革》(南华大学宗教中心,二○○○年七月,)第三六九-三八○页及2.〈宗教释义〉,《台大晨曦佛学社第四十周年社庆纪念特刊》,二○○○年三月,第二十六-三十二页。

[注3]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第一只复制羊,名为“桃莉”(Dolly),出现于世。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人类遗传基因群蓝图(DNA)定序成功。

[注4] 《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称《大正藏》)第九册,第七页上。

[注5] 《大正藏》第十册,第二七二页下。

[注6] 《大正藏》第九册,第四六五页下。

[注7] 有关四弘誓愿之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然各经所举颇有出入,国内一般采用《六祖坛经》之说,即:1.众生无边誓愿度,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2.烦恼无尽誓愿断,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3.法门无量誓愿学,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4.佛道无上誓愿成,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此四弘誓愿可配于苦、集、灭、道四谛,前一誓愿为利他,后三誓愿为自利。

[注8]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二章。

[注9] 修五停心观之阶位,为声闻道七方便之第一位。于此阶位修不净、慈悲、缘起、界分别、数息等观,调和多贪、多散等心,次第进入圣位。小乘认为自“五停心位”经过“别相念住位”而达“总相念住位”,此三位总称为三贤。《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刘宋昙摩蜜多译)中则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而与其他四观合称为五门禅。

[注10] 是时,惠能大师尚未剃度出家,故称“行者”。

[注1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光出版社),第十五-十七页。

[注12] 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语出基督教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的名着《信仰的原动力》一书。(Paul Tillich: Dynamics of Faith,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57)

[注13] 四摄法是通于大小乘之教法,其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阿含经》卷三十三之《善生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梵网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及卷四十三、《大智度论》卷六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等。

[注14] 四无量心亦是通于大小乘之教法,其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长阿含经》卷八之《散陀那经》、《未曾有因缘经》卷上、《弥勒菩萨所问经》卷七、《成实论》卷十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九、《十地经论》卷五、《四念处》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等。

[注15] 《大正藏》第十册,第四二三页下-四二四页上。

[注16] 四无碍辩亦是通于大小乘之教法,其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成实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及卷五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等。

[注17] 五明为大乘菩萨道之教法,其内容与解释,见诸大乘经论,例如:《菩萨地持经》卷三、《菩萨善戒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唐西域记》卷二……等。

[注18] 谢冰莹等注 译,《新译古文观止》(台北:三民书局,一九九七年),第三六八页。

[注19] 《大正藏》第十二册,第三四七页上。

[注20] 同 [注19] 。

[注21] 同 [注19] 。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觉悟人生――教育子女(法智法师)
下一篇:中国近代的佛教女众教育(何建明)
 佛陀的教育观(本性法师)
 佛教教育的时机和挑战(景迁)
 佛教教育之现代意义(韩焕忠)
 日本的佛教教育
 对新僧教育的一点看法(释广声)
 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
 中国近代的佛教女众教育(何建明)
 当前佛教办学现存的几种流弊(开通)
 现代教育的危机(陈柏达)
 对廿一世纪僧教育的一些想法(圣凯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栏目:印光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怎样才能有求必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放生?![栏目:法忍法师]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一章 绪论[栏目:法舫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一、灯光[栏目:慈航法师]
 每个人要有防范爱死病的观念[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称念药师佛号 消减剧痛[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一、文殊道场五台山[栏目:佛教与山]
 怎样发心修行[栏目: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