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一、释论题、论主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719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释论题、论主

沙门释成观撰注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天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大乘」—表示非小乘,因为小乘只有七十五法。

  「百法」:包含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种,共有一百种。这一百法为天亲菩萨从瑜伽师地论的六百六十法中,撷取出来而成。因为天亲菩萨见论中六百六十法,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受持的,因此从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中,撷取足以提纲挈领的一百法,以便一般人受持,令知万法之大要。

    「明」:为菩萨无漏之智慧,以此智能破无明合,故为智明,相对于凡夫的有漏慧,不能破烦恼,故不得心明,或明了一切法。

    「门」—出入之方便也—亦开通无滞之义也。意谓这百法乃是凡圣共由之门,也是众生入大乘、及通达一切法之门。

    「论」:梵文阿昆达摩,义为无比法;又抉择之义,谓抉择性相,教诫后学,决断疑惑,称之为论。以对于论文中所论列之「百法」中,一切法界有情皆执有我,故招分段及变易二种生死。若能分明了悟此百法中,悉皆无「我」可得,则能超越此二种生死,凡圣情尽,即此便是入大乘之门;此则本论之目的。

    「天亲菩萨造」:佛灭度后,慈氏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下,现身于中印度阿输陀国,为无著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概括成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一、本地分,二、摄决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论文繁,乃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方便后学。

    天亲菩萨,为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为丈夫国)人。「天亲」,梵文婆薮盘豆,意为「天亲」,即天之所亲;或云「世亲」,世人之所亲也。天亲之兄无著菩萨(梵云:阿僧伽),以解大乘空义,广造诸论,发挥大乘。天亲菩萨开始时为学小乘教,后由其兄无着之教,归于大乘,广造诸论,赞扬大乘,以补前咎。

「造」,即造论。谓此百法虽是从瑜伽论中录出,但论文是天亲菩萨依本论之义所写,故为此「百法明门论」造论之论主。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此为译主之名。三藏法师,凡通达经律论三藏之法师皆得称为三藏法师。  「法师」,以佛法自修教他之比丘僧。  「玄奘」,602-664,留学印度十九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二三二五卷。为佛教之重要译经师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二、论文引言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目次 总序 原文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五节 唯识与能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目次 序言 自序
 《心经系列》成观法师(五)
 地藏法门系列 二、地藏本尊十观法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一章 释论题、论主、译主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八节 唯识与三性
 禅之甘露 第七章 不净观之二—九想观
 地藏法门系列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三
 观所缘缘论义贯 观所缘缘论 陈那菩萨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争相羞愧,风化大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一册]
 我在大悲寺受戒但是持的不精严。不知道到什么境界才算忏悔清净?[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九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七彩宝盒[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The Second Noble Truth[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栏目:沈家桢居士]
 什么是借假修真,如何修持?[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佛法概论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统一[栏目:佛法概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