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打骂你的人,都要成佛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9
打骂你的人,都要成佛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快乐佛》

  据《妙法莲华经》记载:
  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其寿命和正法住世时间非常久远。
  在威音王如来的像法时期,傲慢的比丘势力很大。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我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未来都要成佛。”
  这位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
  四众中有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破口大骂说:“你这个无智比丘来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敢轻视你们’,还来给我们授记,说我们未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虚妄的授记!”
  即便如此被讥讽辱骂,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多年继续如此修行,有时众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未来都要成佛!”
  因为他经常这么说,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众都叫他“常不轻”。
  常不轻比丘临命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如来演说《妙法莲华经》,由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净。后广为四众讲经说法,以前打骂他的人无不信服,都前来顺从听法受教。
  由于他遇到无数佛,受持读诵《妙法莲华经》,并广为四众解说,所以最后成佛。
  这位常不轻菩萨不是别人,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不要仇恨打骂过你的人;即使再十恶不赦的人,其的佛性是不增不减的。他们其实是很可怜悯的,因为内心的无明愚痴使他们造恶;又因造恶而遭受苦报。所以你应该同情他们,以各种方便开启他们的本有的佛性。以佛眼观,他人的轻视打骂侮辱,是在为你消除业障。《金刚经》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
下一篇:地藏菩萨由孝母推及度众生
 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布施,就是在建造天堂
 欢喜忍受恶骂毒
 舍得,舍得,听佛说舍得
 佛说:最便捷的成功途径
 一只乌龟的成佛誓愿
 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心随境转则烦,境随心转则悦
 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给他人送去一缕阳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当面对自己时...捕捉不到心就会有无力感,周而复始,如何解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水流花开,无我自成[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阿含道性(下)[栏目:杨郁文教授]
 观待对导师的信心与缘分[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如何做功课[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栏目:太虚法师]
 道济禅师戒淫文[栏目:佛教道歌诗词]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四节 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玄奘圆寂玉华山(王仲德)[栏目:玄奘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