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常有境界该怎么办?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5
问:念佛常有境界该怎么办?
印光法师答: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当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为苦恼于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以不知精进力修,反从此生大欢喜,未得谓得,则必至著魔发狂。楞严经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者,此之谓也。况汝之境界,乃属俗染境界乎。但自提起正念,俾从前所有淫欲瞋恚等心不起。即或偶起,当即觉照,令其速灭。喻如贼至其家,若主人识得是贼,其贼即时便去。若当做家里人,则其家便被贼劫掠净尽矣。
节录自:印光法师 复谛醒法师书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盲聋喑哑之人不能往生西方吗?
下一篇:
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
请示念佛方法?
请问信愿行三法是什么关系?
怎样处理好研教与念佛之间的关系?
提倡男女平等,就是抬高女人的人格吗?
众生既具佛性,为什么寿命不同?
为什么修净业人还是老实为好?
念佛的究竟实义是什么?
历代高僧大德弘扬净土的概况怎么样?
时当末法怎样提倡净土?
为何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素食:环境与生命的一剂解药
[栏目:索达吉堪布]
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秋雨闲语
[栏目:宋智明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九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正分23 远五毒(5)
[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7
[栏目:了法法师]
107 算数师目连经
[栏目:中部选译]
一个职业股票操盘手的心魔
[栏目:佛网文摘]
猎人改业
[栏目:持戒]
寻找调心之道
[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