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傲慢心的危害及对治方法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9

2013年1月28日网络晨修开示——傲慢心的危害及对治方法

慈诚加参仁波切

傲慢心是一种骄傲自大的心理,是佛法中所讲的五毒情绪之一,是基督教中所讲的人类七种罪恶行为之一。

傲慢心来源于分别心。从分别自己和他人开始,然后执著自我的名、利、观念等等而产生。目前我们的社会环境、教育,已经让我们习惯于思维自己是独特的,鼓励发展自我,这种环境助长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傲慢。傲慢心的产生一定会伴随其他负面情绪如嫉妒心、嗔恨心等,由于它隐藏在其它情绪背后,所以很难被发觉并根除。

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部有时会显露出坚硬、尴尬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表现出十分别扭,不能够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别人合作;不愿意将利益众生的事分享给他人;喜欢掌控别人,不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更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有傲慢心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但对他人的不足之处却观察得十分仔细,喜欢了解和谈论他人。由于傲慢心十分细微,有时我们对别人的赞扬和随喜,表面上是善业,但其背后却是傲慢心。当我们与他人对比,他人失败时,内心感到满足,这时我们内心已种下了深深的恶因。傲慢心能够滋生出嫉妒心,而造种种身口意恶业,自己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产生自卑、挫败的感觉。

傲慢心对修行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特别是一些悟性比较高、有点学问的修行人,即使具德上师在他们身边,也由于自己的傲慢心而错过求法的机会;有些人求了法,过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怀疑,"上师给我传的法是否正确?是不是一定要按照上师的教法和仪轨来修?";还有些人自以为从理论上懂了,自己很了不起了,已经根本不需要修行了;有些人做了少许善业就看不起没有做善业的人;刚入门学佛就看不起不学佛的人;禅修有一点觉受就看不起不禅修的人。有傲慢心的人很难生起对众生真正的慈悲心,内心积累不了任何功德。藏地有句谚语“在骄傲的山上存不住功德的泉水”。

但傲慢心中有一种自信的傲慢是属于正面的能量,傲慢心同自信的傲慢比较难区分,需要有个标准来衡量。傲慢心建立在外界无常的事物上,比如金钱、地位、能力、学问等,夸大对自我的评价。自信的傲慢则建立在内心正知正念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有自信的人内心快乐、充实,对自己的财富、地位、修行有满足感,不需要同别人宣讲,更不需要同别人对比。

我们需要放低自我,这样修行境界才会提高,内心的智慧和慈悲才能真正的开展。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我们的恭敬心来调伏傲慢心。处处想到诸佛的功德,并生起欢喜心;处处发现自己的过患,并生起忏悔心、惭愧心;看到众生的痛苦,我们立即放下自我的想法,利益他人;身口意礼拜,恭敬诸佛。五加行中的大礼拜是调伏我们傲慢心的最好方法。

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有傲慢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修行人看不到自己的傲慢心,那是对佛法的玷污。我们好好想一想,自己现在还没有证悟,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过去的证悟者都那么地谦卑,我们凭什么傲慢?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为痴心
下一篇:避免盲修
 因果七支
 关于禅修的开示 2
 增加任何东西都是不圆满
 寂止的修法和重要性
 实修佛法要抓住的要点
 关于修行的障碍和对治方法的开示
 过失可以补救
 《修心八颂》第二颂
 修持正法、解脱成就还得靠自己
 布施的重要性及如何行布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七)修学有相定应细致如法[栏目:圣者言教]
 受既然是苦,那不苦者是谁?这是疑情?[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谤法的过失(索达吉堪布)[栏目:勿谤三宝]
 嗡阿吽身语意三字金刚咒[栏目:其它善知识]
 月灯·圆融之了解·第三十四章 安隐德[栏目:创古仁波切]
 精通贤首 重兴真言——纪念持松上师诞辰一百周年[栏目:蔡惠明居士]
 无门直指 第四十七节 用功用心[栏目:程叔彪居士]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九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用你的真心爱过去[栏目:莲心慧语]
 释迦牟尼佛传 第十三章 车匿和犍陟[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