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傲慢心的危害及对治方法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0

2013年1月28日网络晨修开示——傲慢心的危害及对治方法

慈诚加参仁波切

傲慢心是一种骄傲自大的心理,是佛法中所讲的五毒情绪之一,是基督教中所讲的人类七种罪恶行为之一。

傲慢心来源于分别心。从分别自己和他人开始,然后执著自我的名、利、观念等等而产生。目前我们的社会环境、教育,已经让我们习惯于思维自己是独特的,鼓励发展自我,这种环境助长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傲慢。傲慢心的产生一定会伴随其他负面情绪如嫉妒心、嗔恨心等,由于它隐藏在其它情绪背后,所以很难被发觉并根除。

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部有时会显露出坚硬、尴尬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表现出十分别扭,不能够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别人合作;不愿意将利益众生的事分享给他人;喜欢掌控别人,不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更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有傲慢心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但对他人的不足之处却观察得十分仔细,喜欢了解和谈论他人。由于傲慢心十分细微,有时我们对别人的赞扬和随喜,表面上是善业,但其背后却是傲慢心。当我们与他人对比,他人失败时,内心感到满足,这时我们内心已种下了深深的恶因。傲慢心能够滋生出嫉妒心,而造种种身口意恶业,自己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产生自卑、挫败的感觉。

傲慢心对修行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特别是一些悟性比较高、有点学问的修行人,即使具德上师在他们身边,也由于自己的傲慢心而错过求法的机会;有些人求了法,过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怀疑,"上师给我传的法是否正确?是不是一定要按照上师的教法和仪轨来修?";还有些人自以为从理论上懂了,自己很了不起了,已经根本不需要修行了;有些人做了少许善业就看不起没有做善业的人;刚入门学佛就看不起不学佛的人;禅修有一点觉受就看不起不禅修的人。有傲慢心的人很难生起对众生真正的慈悲心,内心积累不了任何功德。藏地有句谚语“在骄傲的山上存不住功德的泉水”。

但傲慢心中有一种自信的傲慢是属于正面的能量,傲慢心同自信的傲慢比较难区分,需要有个标准来衡量。傲慢心建立在外界无常的事物上,比如金钱、地位、能力、学问等,夸大对自我的评价。自信的傲慢则建立在内心正知正念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有自信的人内心快乐、充实,对自己的财富、地位、修行有满足感,不需要同别人宣讲,更不需要同别人对比。

我们需要放低自我,这样修行境界才会提高,内心的智慧和慈悲才能真正的开展。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我们的恭敬心来调伏傲慢心。处处想到诸佛的功德,并生起欢喜心;处处发现自己的过患,并生起忏悔心、惭愧心;看到众生的痛苦,我们立即放下自我的想法,利益他人;身口意礼拜,恭敬诸佛。五加行中的大礼拜是调伏我们傲慢心的最好方法。

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有傲慢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修行人看不到自己的傲慢心,那是对佛法的玷污。我们好好想一想,自己现在还没有证悟,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过去的证悟者都那么地谦卑,我们凭什么傲慢?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为痴心
下一篇:避免盲修
 嗔心的危害及如何转变
 依止能帮助你证悟的上师
 没有足够的福德资粮,甚深的法修不出来
 布施的重要性及如何行布施
 2011年2月19日齐齐哈尔市开示
 如何在生活中修持前行法
 实修
 调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来修行
 观五种清净来保护自己的修法
 法融入自心的标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试论因明的社会文化功能——从因明在中国的传播看(雒自新)[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闻思修是为了调伏内心贪嗔痴烦恼[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好人就在身边[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什么是戒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模块一:最初的佛法[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二部分:四圣谛-企业精神之所在]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一)[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2 法布施[栏目:宽见法师]
 出家与在家[栏目:禅林衲子心]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宗教与月亮[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