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5

问: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南传佛教名为声闻乘,实际却是在行菩萨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但从教界现状来看,在这方面确实做得还很不够。不少念佛或参禅的学人,更多只是关注个人解脱,对社会大众比较冷漠。所以,我们这几年也在特别得提倡菩提心教法。因为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所在,也是区分大小乘的关键所在。而从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看,对于菩提心教法确实弘扬不力。我们虽然是大乘,但实际呈现出来的面貌,的确带有小乘自了的倾向。相反,在南传佛教地区,佛教非常普及,几乎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僧人也担当着民众的精神导师,起到了化世导俗的作用。

  但我们要看到,这只是反映了一种现状,并不是用来否定汉传乃至大乘的口实。在汉传佛教典籍中,有着丰富的菩提心教法,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弘扬,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去身体力行。

  同时还要看到,虽然都在提倡慈悲,声闻乘和菩萨乘是各有侧重的。声闻乘也修慈悲,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这种修习只是随缘而行,并不具备承担精神,不是必须完成的。而大乘提倡的菩提心则具有承担精神,是对三世诸佛和法界众生的庄严承诺:我们不仅这一生要广行利他事业,还要尽示来际地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解除痛苦为使命。具备这样的发心,才能成为大乘行者。否则,尽管也在利他,也在行善,仍是不能称为大乘的。反之,只要具备这种愿力,就已回小向大,不再是小乘行者了。

——摘自《天童寺讲座问答》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怎么办?
下一篇: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关于皈依的问题
 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忏悔与除障
 知苦·离苦
 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rotecting One’s Mind[栏目:Thrangu Rinpoche]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B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即所谓柔软、粗涩和柔软粗涩三..[栏目:界定法师]
 《药师经》和药师法门提示[栏目:药师佛·文集]
 德化的宗教生活[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福德日记2月18日─我可能随时会死[栏目:福德日记]
 能否推荐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的书籍或录音?[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佛学讲座 什么是佛法[栏目:刚晓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破胜论师[栏目:韩镜清教授]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四)听法时身之行为[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