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9

问: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南传佛教名为声闻乘,实际却是在行菩萨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但从教界现状来看,在这方面确实做得还很不够。不少念佛或参禅的学人,更多只是关注个人解脱,对社会大众比较冷漠。所以,我们这几年也在特别得提倡菩提心教法。因为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所在,也是区分大小乘的关键所在。而从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看,对于菩提心教法确实弘扬不力。我们虽然是大乘,但实际呈现出来的面貌,的确带有小乘自了的倾向。相反,在南传佛教地区,佛教非常普及,几乎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僧人也担当着民众的精神导师,起到了化世导俗的作用。

  但我们要看到,这只是反映了一种现状,并不是用来否定汉传乃至大乘的口实。在汉传佛教典籍中,有着丰富的菩提心教法,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弘扬,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去身体力行。

  同时还要看到,虽然都在提倡慈悲,声闻乘和菩萨乘是各有侧重的。声闻乘也修慈悲,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这种修习只是随缘而行,并不具备承担精神,不是必须完成的。而大乘提倡的菩提心则具有承担精神,是对三世诸佛和法界众生的庄严承诺:我们不仅这一生要广行利他事业,还要尽示来际地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解除痛苦为使命。具备这样的发心,才能成为大乘行者。否则,尽管也在利他,也在行善,仍是不能称为大乘的。反之,只要具备这种愿力,就已回小向大,不再是小乘行者了。

——摘自《天童寺讲座问答》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怎么办?
下一篇: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
 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佛教和其他宗教
 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清凉山上话清凉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狮子素驮娑王断肉经(白话文参考)[栏目:白话佛经]
 上门为病人读《地藏经》如法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积极护生是幸福配方[栏目:星云法师]
 法性(罗睺罗法师)[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九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05罗睺罗的求法[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The Universal Appeal of the Buddha Dhamma: A Perso..[栏目:S.N. Goenka]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六品 皈 依[栏目:大圆满心性休息]
 真妄之心[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