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作为佛弟子如何将佛法融入现实生活?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1
问: 作为佛弟子如何将佛法融入现实生活? 
 
答: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殊胜之处在于不舍离任何对境,现实生活的一切苦乐贤劣皆为调心之方便。作为佛弟子,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以观修四厌离、净观五种圆满为主。
如生活中有些人声名显赫一时,旋即声名狼藉甚至深陷囹圄,由此思维“声名显赫”等世间八法的因为何?如此世间福报为何还会遭受“声名狼藉”甚至深陷囹圄的痛苦?由此了知因果不虚,未以三殊胜法行持的一切善法仅获世间福报。如是未导入究竟善果故,轮回诸作是苦,诸法无常。进一步深入思维获得三相圆满之身的因为何?业风迅猛,若未加善用累积百千万劫善法方获之暇满人身,一旦面对无常,感受的果报为何?
现实生活中,对于给自己传法的大恩上师固然应心生敬信,面对现世中公认的高僧大德如何观待(普遍信心)?面对道听途说的陌生导师如何观待(未了解功德的前提下不赞不谤)?我等现今领受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固然是殊胜正法法宝,但是如何面对名目繁多的宗派及理论?如何以清净之心既甄别正法又不迷失在众多入乘之门中?我等面对寺庙等宗教场所容易观为清净之地,面对物欲横流、声色犬马的喧嚣闹市,如何净观为清净刹土?有些人与我们善缘深厚,多方相助,有些人如夙世冤仇,百般刁难。面对如是对境如何净观眷属清净?
   所谓净观乃自心清净之见解,非意念造作上师为头顶肉髻、身披璎珞之佛像;外境为琉璃覆顶、金砖铺地之净土;眷属为慈眉含笑之菩萨,而是未改变一切外境显现,当下之清净见解。如是以佛法教义观待现实生活,数数串习,结合座上禅定,日久必生定解。无论现实生活境遇如何变迁,日日皆在欢喜之中,未来必趣究竟佛果。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以亲身经验谈谈,作为佛弟子现实生活中应如何以佛法之本怀善巧方便行持善法?
下一篇:作为次第根机修持者,座下应如何护持正念?
 在家居士应该选择何处修行?
 我听其他道友说他们禅修时能看到光、佛像等,可是我禅修时什么觉受都没有,..
 初行者禅修时若沉掉比较严重或身体感觉疲惫,不能圆满每座至少1小时的修法..
 请说明中士道的皈依意乐、皈依时间及对境?
 请问一下在随顺别人的同时,怎样才能不失去自己,我应该如何去做?..
 我已经很努力地观修四厌离法了,可在修法过程中还是有懈怠和拖延的现象,该..
 我认为观想的目的是为了使心安住不动...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打坐期间,腿疼,怎么办?
 《上师瑜伽导修文》中有很多解释词句,请问我每次禅修是否需要将这些通读一..
 初学者尚未证悟觉性,如何在禅修中初步呈现明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寺庙农历七月举办供僧道粮法会,供僧的意义为何?[栏目:问星云大师]
 五四四 大那罗陀迦叶梵天本生谭[栏目:第二十二篇]
 学佛者应有出离心,可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事,我都会忍不住愤怒,这样对吗?如果不对,又该如何克制?[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一)[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C 1083经:本经以大象小象之别,来比喻新耆比丘的之间的差别。[栏目:界定法师]
 佛教与“八荣八耻”的关系(无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偶萌恶念,暗受苦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请问如果生起阿拉汉道智,在此之前是否需要次第生起初、二、三道的道智,可不可以一次性不需要断五下分结,..[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题孔雀桂花图[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第七十八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