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发心出家者需要注意什么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57

初发心出家者需要注意什么

普巴扎西仁波切

一位弟子通过光碟认识我,并对佛法生起信心,意欲放下世间一切,出家修行。出家之前,他有一些疑问,希望下面的文字,能回答他的问题。

一、初学者应依止圣地闻思修行

能生起出家修行的心念,非常好。但初学者的心比较飘动,因此开始时应依止寺院等静处闻思修行。因为在圣地,我们眼见耳闻的一切都与佛法相关,这种耳濡目染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身心投入修行之中。这就是圣地的加持。

刚开始出家的人,对佛法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信心也不坚定,这时候必须依靠好的外在环境护持这个信心。很多人都说,见到导师的时候心中没有执著,没有很多烦恼,对法和修行也很有信心,这都是外在环境的加持。所以,刚开始出家的人,到寺院、高原等地方闻思修行最好。等到对佛法比较了解,身心完全投入修法之中,外境已经不会束缚你的身心,此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护持正念,都是一个修行者。但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初学者还需要依止圣地。

二、闻思、实修不宜偏堕

初入佛门,通过闻思懂得一些佛法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作为一个出家人,对佛法却一无所知,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闻思一段时间、懂得一些道理之后,必须把这些道理运用到修法之中。

修行就是把闻思的道理变成自己的境界。所有阐述佛法的文字都是在诠释心的本性,这种文字诠释称之为理论,所以实修之外没有理论。往昔米拉日巴尊者曾说:我没有闻思的基础,但由于认识见解的缘故,我所唱诵的诗歌、教言,在文字的显现上是否有矛盾我不知道,但与心的本性永远不会有矛盾的地方。佛法文字是心的本性的诠释,两者是一如的,没有分离。

修行和闻思相比,闻思获知道理更快,而通过修行获得相应境界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一个乞丐,有非常富贵的亲戚。乞丐通过这些亲戚,能理解什么是富贵,富贵的家庭中会有哪些物品,甚至可以跟着这些亲戚学习如何变得富贵。在学习的过程中,乞丐即便知道富贵的概念,但眼下还是乞丐。也许有些人一瞬间可以达到富贵,但相对而言,这样的根机是非常非常少见的。绝大部分乞丐需要通过漫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富贵。相对于理解什么是富贵,当然自己变成富人更困难。同理,闻思是言谈,修行是实践,通过闻思了解佛法,是为了创造对佛法的信心和空间,更好地实践。

三、守持清净戒律就是最好的出家人

无论在哪里,作为一个出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守持好自己的戒律,不要去欺骗他人。这就是最好的修行者。

守持清净戒律,最根本的是心不散乱,但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信众而言,这个难度很大。所以,历代高僧大德均依止静处,目的就是通过清净的外缘,减少散乱,最终成办内心的清净。如《佛子行三十七颂》曰:“贪爱亲眷如水荡,瞋憎怨敌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其中远离家乡,指的是远离轮回世俗琐事。除非一个修行者有很好的正念,时时控制着自己,否则当你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已经掺杂太多世间琐事的时候,修行可能已经染上污点了。但能做到时时以正念护持内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初学者远离世俗、守持戒律,尤为重要。

四、座上座下均应护持出离心

出离心非常重要,所以不仅仅是在座上,座下也要时时观想轮回过患。所谓的轮回过患,并非在快乐上意念造作地强加一个痛苦,而是了知轮回的本性就是痛苦,实实在在的痛苦。但这种体验需要长时间修行才能在内心生起。

由于忘失正念的缘故,我们常常很容易陷入这个世间。往昔我跟随喇嘛仁波切在外面行走的时候,要是遇到风景优美之处,我就会说:“哇!这里真美啊!”这时喇嘛仁波切就会提醒我:“不要忘失正念啊!否则以后真的会投生到这里。”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平时在城市生活,一旦到了郊区,到了很偏僻的地方,就会觉得很好玩。但细致观待,这个地方真的那么好吗?若要让你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恐怕真的会受不了,所谓的“美”、“好”只是一时的感受而已。所以,喇嘛仁波切让我们时时提起正念。

以后,每当我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对境时,应该第一念想到供养上师三宝,这是消尽贪心的方便。临终之时,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财物,即便不能亲自供养三宝,也应该意念上供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下施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如是放下世间的执著,利于往生。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远离贪执积累出世间资粮
下一篇:修学佛法,内心不能狷狂
 强制往生法
 观待对导师的信心与缘分
 寿命无常之 三 命灭无助
 拳拳利众心 殷重父子情
 业之因果之 三 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
 发心
 精进修法才能增长见解
 如何证明前生后世的存在
 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
 便智双运不可偏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105~125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印顺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慧能处世思想探究[栏目:荆三隆教授]
 为什么我每次救人性命和救人危难后都得到恶报。[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憎恨别人于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栏目: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生命本身是囚牢 Life Itself Is Prison[栏目:生命之囚 The Prison of Life]
 请问孩子到底是缘还是债?[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九)[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大悲咒句解 50、地利瑟尼那[栏目:大悲咒句解]
 智慧是什么[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