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七 弟子法相与解脱的关系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5

具器弟子之法相(七)--弟子法相与解脱的关系

普巴扎西仁波切

信心乃解脱之种子。对某一位导师、某一个人生起一些信心并不难,但是做到平等之信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凡夫,内心仍旧被习气和业障所束缚,产生分别心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现前我们要做到的是,每当产生分别心之时,第一时间要把这个心收回来,不要跟随着它漂泊。若做到这一点,信心就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平等,这就是解脱之种子。 欢喜信受上师教言并精进趋入修行乃解脱之伴侣。初次开始进入佛门,仅凭自己的智慧不依止导师的教言而成办解脱是绝不可能的。故首要依止导师,听闻教言,并对导师的教言生起极欢喜心,身口意三门趋入导师的教言当中,刹那亦不舍弃而精进修持。如果由于懒惰等原因而仅仅走一个过程,是远远不够的。

精进修法期间,纵遇命难,也要慷慨博施;纵遇命难,也要清净持戒;纵遇命难,也要行持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善行,即为解脱之先导。也就是说,法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是第一位的。

纵然已经修行若干年月也不急躁,仍具坚忍之大毅力持续修行,乃为解脱之根本。反观自心:我们修行也有几年、十几年了,是否已经很着急:我怎么还没有解脱?虽然有些人也知道解脱是信心、慈悲心逐渐增长,烦恼逐渐减少,但心中是不是难免还有一分期盼:为什么头上没有长个肉髻?为什么没有呈现神通、神变?细致想想,这些恐怕已经染杂了世间八法。所以修行还是要细致一点。

严持戒律乃解脱之命根。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示现涅槃之前殷切告诫我们所有一切信众,先从行为当中配合着修行而成办见解,以和睦相处和持戒为主。一旦失去这个命根,成办解脱是不可能的。

友伴品性贤良,即解脱之身体。如《念住经》云:“为贪嗔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所以平常在座所有弟子都要铭记心中,我们时时接触的道友,一定要品性善良,这是非常重要的。若道友品性不善,凭你的能力可以改变他,当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但若实在改变不了的时候,暂时离开也是非常好的。

视上师为真佛,三门无有藐视而恭敬,即摄聚窍诀之门。藐视上师是不能将一切窍诀纳入心相续的最大障碍。往昔堪布昂琼在承侍喇嘛龙多期间,晚年的喇嘛龙多示现腿脚不便,特别是蹲下以后再站起来之时,需要侍者拉着腰带帮忙。所以,喇嘛龙多在需要站起来的时候,常常会对弟子们开玩笑说:“快拉拉我的尾巴。”这样逐渐形成了一种口头禅。有一天上师又需要站起来,堪布昂琼问:“上师,需不需要拉拉尾巴?”喇嘛龙多当时说:“好。”之后,喇嘛龙多特别语重心长地对堪布昂琼说:“由于我爱开玩笑,所以形成这样,这次也不能怪你。但我作为你的根本上师,语言上可不能用这种不敬的方式。所言所行必须恭敬。”所以,我们以后也需要注意一些。

三门不怨辛劳,欢喜承侍,即成就之召唤。能不能迅速成办解脱,要靠天天以欢喜心将三门趋入修行。若能做到,解脱近在眼前。

以上所传讲的即为具器密宗弟子之法相。应时时观察自己是否具备以上这些条件,若具备,迅速成办解脱近在眼前;若不具备,我们就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创造。当自己的法器圆满之时,传承法脉清净、导师功德圆满之外缘一旦具备,即是成就时机。

吉祥圆满!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证悟之标准
下一篇:具器弟子之法相 六 三门承侍
 佛法各教派互不相违
 世出世间快乐和痛苦的差异
 略述显密之差异
 通过网络或者光盘是否能获得传承
 细致理解清净传承的重要性
 修行佛法会不会走火入魔?
 修行与性格之较量
 关于信心护持及是非抉择
 真正获得甚深教言,言语沟通不可忽视
 不要凭感觉为自己的修行打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螺的条件[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共同外前行之人生难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二)断除执著获得解脱[栏目:圣者言教]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二)[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孔子的恕道[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宇宙万有本体论(10)[栏目:慧律法师]
 从事佛教传播得薪水属于贩卖佛法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一二七、重罪轻报[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恒河大手印 (第九讲)[栏目:元音老人]
 旗顶[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