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目的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93

学佛目的
济群法师 

   问:1.为什么要学佛?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2.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3.学佛是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4.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5.倘若世间所有人都信佛的话,社会是怎样的呢?
   6.我工作四年了,经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走向哪里。我该如何认清人生方向,不虚度此生呢? 
  
  答:1.学佛,是因为人生存在问题。如果人生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问题,就大可不必学佛了。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就是对生死之迷的追问,对终极归宿的困惑,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所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断除一切疑惑,亲证诸法实相。
  如果不是带着这些问题学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但不能算是学佛。学佛,是学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保佑。那样的信,往往会流于迷信,乃至功利心,与学佛本身是背道而驰的。比如佛陀教导我们不要贪心,可我们却带着强烈贪著来到寺院,希望佛菩萨给我们这个、那个,要了平安健康,还要升官发财,恨不得还要佛菩萨保佑自己干了坏事不被发现,这叫学佛吗?
  2.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一样可以通过劳动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娱乐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宗教,为什么要选择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整。如果用一句最简要的话来定义佛法,我认为,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也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看看电视是解决方法,痛苦了喝喝酒也是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痛苦得到暂时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如何呢?依然还是烦恼,甚至可能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人会说,改善生活条件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财富和权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烦恼。由此可见,改善生活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痛苦。也有人会说,我们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拯救拔除人生痛苦。但我们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烦恼不是外来的,而是源于自身无始以来的贪嗔习气,源于往昔造作的无量恶业。只有铲除些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心困惑,灭除苦果之因。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安然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3.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著,包括对成佛的执著。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想法,还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萨的境界。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还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在佛陀证悟的真理中,佛与众生的差别相都不存在,无佛可成,也无众生可度。
  4.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不断消除烦恼,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
  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心,那个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心,才是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
  5.仅仅信佛还不够,关键是学佛所言,行佛所行。如果在这个世间,人人都能学佛,奉行五戒十善,没有杀生,没有偷盗,没有相互欺诈,没有彼此敌视,没有自私自利。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将是怎样安乐、祥和的社会。
  6.对人生有明确定位,才能了知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但这恰恰是我们今生能否成功的关键。有了合适的定位,我们就会知道究竟该做些什么,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度过今生,而不是随着社会潮流,随着外界诱惑,随意改变生活目标。那样,可能将一生蹉跎在接连不断的选择中,却什么也不曾抓住。
  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非常重要。每个生命的起点都不是空白,而是带有某种天赋,或是擅长经商,或是擅长文学,或是擅长行政,这些正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所以,我们应对自身条件进行考察,发现自身长处所在。从另一方面来说,生命并非机械运转。机器不懂得怎么做才有价值,但人却可以选择,选择怎么活才更有意义。也唯有人,才能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佛的意义,正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人生拥有清晰的方向。关于这个问题,多学佛法之后会逐渐明了。但怎样选择,关键还在于自己。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信·迷信
下一篇:出家·在家
 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
 忏悔与除障
 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这一观点的危害性是什么?
 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学佛目的
 认识生命
 关于杀生的问题
 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种法乐[栏目:般若]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诸经论广释止观特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佛教对中国的贡献(圣严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道场中的情爱问题[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僧璨和《信心铭》[栏目:杨曾文教授]
 佛教的生命智慧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有益的启示(胡少明)[栏目:佛教与教育]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