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医学解密针灸超理性的科学性(方国华)
 
{返回 佛教与医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9

佛教医学解密针灸超理性的科学性

方国华

      从7-20北京晚报获悉:“澳大利亚立法承认中医成为首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的西方国家”。这是世界接纳中医药的一大进展。在举国推进中医药进入国际社会的时候,在它的故乡,依然有诋毁中医“不科学,伪科学”的所谓斗士。他们不是专业学术争论,他们是选题炒作,破坏中医国际化的进程,破坏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中医不科学,没有被科学所证实。”这是“斗士”利用科普活动,诋毁中医的核心理论!如果说,中医没有被科学完全证实,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因为中医是,非理性认识之前的实用医术,在实用中补充理性认识,依然是科学活动。这是基本科学观!不过,斗士的指责,是选题炒作,挑逗是非,激化矛盾,扰乱学术正常秩序!欺骗性极强,危害性极大!补充理性认识,与诋毁中医不科学,在动机上,有本质的区别!尤其,在“针灸学”“经气学”“运气学”等内容是斗士的主攻对象。

       中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实用医术,不可能有超时空的科学理论。用现代的科学理念,衡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传统医学非理性,却内含着科学性!因为,她维护了两千多年来人们的身体健康,它符合医疗的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就内涵科学性!人们什么时候能理性认识,是另一个问题!传统医学是非理性认识的科学医术!

     现代科学观,似乎唯有直观性,数据性,重复性为科学。没有重复性,惯以认定不具备科学性。数据的固定是重复的保证;重复性的结果与固定的数证是科学的理性。否则,就不具备科学性。这是相对而言的科学性,或叫狭隘的科学观!这种科学观,对在时空中的生命过程就不适用。因为,生命数据是运动的流程,无时不变,无时不动。捕捉到的数据,只有参考性。绝不是动态生成的生命本体!

    佛教医学认为,人无型定,法无式定,法无定法,谈法即空。佛教禅宗观,把中医对生命的认识,带进了动态的空间。这样从理论上突破了,物质人体固定数据的局限。激活了中医神型观的学术理论。

    佛教禅学讲:不立文字,直指见性。这里所言不立文字,是指文字的表达不是客观本体的翻版,避免,文字传教的误差。在这里所言,不立文字,不是不要文字,而是提示人们不要被文字所束缚!佛教禅宗文化,实际是古东方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她提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要透过迷茫与繁琐,接近客观本性。禅宗的传教,有“千年不传”的传教说法!这就把对知识的传授,从文字书本传授,过度到突破文字束缚,直指见性的传承方法。佛学讲的中观唯识论,就提倡学完破完,这样才能推进知识的进步!佛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中医的灵魂!要理解中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掌握,古人创建中医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中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西方认识观,也不是现代科学,而是古东方文化。

    经络穴位的形成与标注,不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更不是西方文明的作品。经穴,是古人用类比推举,抽象思维方法,标注的医术痕迹。佛教禅宗医学(后面简称禅医)从类比推举抽象思维的标注,进展到直指见性的学术观。这是古东方思维的完善,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进步!禅宗医学实际是佛道两大学术的结合。东方科学发展,尚在朦胧的时候,古人已经感悟到,人体生命的生成流注。捕捉朦胧的生命规律,进行标注,并有效的应用于临床。这是古人的智慧!朦胧的原始认识,是科学认识的启蒙,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对于动态演变的数值群,在模糊中掌握和利用,也是科学工作。

    科学中的“模糊数学”指出:“现代数学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一组对象确定一组属性,人们可以通过指明属性来说明概念,也可以通过指明对象来说明。符合概念的那些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外延实际上就是集合。一切现实的理论系统都有可能纳入集合描述的数学框架。经典的集合论只把自己的表现力限制在那些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和事物上,它明确地规定:每一个集合都必须由确定的元素所构成,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关系必须是明确的。对模糊性的数学处理是以将经典的集合论扩展为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乘积空间中的模糊子集就给出了一对元素间的模糊关系。对模糊现象的数学处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引自“模糊数学教程”)。

    古人对经穴的标注,是对一种模糊数证的集合,是一种指向。是类比推举抽象思维与现代模糊理论的重叠。是东方文化与西方科学观的融合。华夏文化,是传统医学的母体;现代科学理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动力!

    古人标注经穴,不是对实质认识的标注。古人标注经穴的实际意义是思想交流与传教的需要!标注与标定(标准)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

    中医经气流注与对经穴的运用,是古人对生命过程的认识与描述。并不是确切的记录!因为,所言经穴与流注,并非直觉可认识的实体。对经穴实质的研究尚无结果。对尚未认识的客体定标准,是不科学的做法!这样做,不但不能提高中国针灸在国际上的地位,反而会引导人们,局限在坐标文字上,把学术至于死角,连自己也讲不清楚!

    佛教医学在临床中,非常注重经穴生成的性能。针对每一个穴位,都要做针刺前的处理。每刺一针,都力求最佳功效发挥。这个性能质量,在内经也有提示,即:“视其虚络,按而致之”这说明,穴位的性能质量是可以人为的调理。在佛教医学里有句话,“刺之利,摩之效”。意思是说,针刺的胜利来源于按摩的效果。禅医强调,针前必做调理经气的处理,对穴位进行手法加持。学术上称,针推并用!

    禅医的按摩手法独特,它与武术中的一指禅、二指禅、拳禅、禅掌一脉相承。它与普通按摩有区别。通常按摩多是物理性运作。而禅医要求,出手有功,手下有心。功,是医者内修外炼的一种能量。心,是医者的意识。意识表现在,随患者经气流注,施术迎随补泻手法。功法按摩,是对气机的疏导。物理作用是附带品!

    禅医针灸,关键要看医者的功力与意识。针灸也相同按摩,要求手上有功,针下有心。手上的功,练过的自然明白,没练过功的说也不清楚!如果,手上无功,心意就过不去!也可以说效果过不去!针上有心,是医者对患者症候治疗理念的实施!这里存在,医患自他不二的同情心。这个同情心,不是单纯的医德,而是医术的运作,是医患感应的互动!禅医施术,是心的运作,聚精会神!禅医气运针灸,强调的也是得气。这里所言得气,不是神经的串痛感;而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气动感。手法扎出强盛的气感很困难,微妙之境很难掌握。有的医生可能就没感悟过针下得气!

    禅医讲究的就是,手上有功,针下有心!这个功怎么练?这个心怎么修?是禅医的独到之处!

    这里谈到的“功字”,有气功意义。这是一个被污染的敏感词!国家有“气功学会”,中医没有否认气功作用,现实中气功真实存在!佛教的修持,很多内容气功专项化了。修持有很多超然现象。这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秘与展示!如,气功辟谷,打通任督二脉,气功疗养等。中医的基础理论,包括经气的流注与精、气、神学说。运气学说是中医的精髓!否认气功,实际就是否认中国传统医学!

    禅医的修持,包括各种功法,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养生练功,祛病功法,医者的医疗功力,武功的修练等!实际修持或气功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发智慧!修持是人类对自身大脑的养护、调理、开发与运用!这是脑科学内容。这与脑细胞研究,脑神经研究不是一个概念。这里谈的是顿悟激发智慧!是对大脑的修整、调动、技巧运用内容。实际是对大脑潜在功能的开发利用!对大脑的运用技巧,东方早已展现,它隐秘在寺院与道观之中,东方修道术,是人类的财富。

    根据对脑科学与智慧启迪的探索,笔者曾提出过“双限比”。即:“人的生命有限,脑能量有限。对比,客观世界无限,知识无限。笔者称它为,“双限比”。人类要征服客观世界就必须克服双限比的矛盾”。在文章“21世纪人的大脑进化与修持”中说:“电脑的出现,大大的超过人脑的计算与记忆能力。这体现,人的脑功能开始移出体外,脑能量的解放是人类进化的新起点。人脑具有任何其它所不能代替的智源;科学的运用大脑是人类进化的新起点!是21世纪的主题! ”
    上个世纪末中华大地的气功热以及邪教现象,使西方国家嗅觉敏感的科学家,嗅觉到21世纪是东方发展的世纪。在经济社会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脑智慧是科技之母!当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有人类大脑的睿变,才能促使社会超越到一个新阶段!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

   当人类对物质世界,完成一个阶段的发展,必然要催化人类自身的进化。21世纪,是世界经济将要飞越到更高一个历史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智慧的大脑。人类将会,理性的操控大脑的进化获取智慧。人类自身的进化将带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飞跃!

    21世纪的发展,看科技,科技的发展看智慧。21世纪大脑睿变的起源在东方!人类大脑智慧的启迪密码与纲要,在那里?尘封在东方!就在华夏大地!但是,谁来启封人类进化的密码与纲要,那需要慧眼,勇气,能力。

    当一个局域环境,束缚进化发展的时候,只能重重的埋下一笔。待人类发展达到必需时候,将有人扒开千年尘封,顿时腾空出世,紫气东来,五彩缤纷!


{返回 佛教与医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四大”学说与维吾尔医学之关系(杨富学)
下一篇:浅谈佛教禅宗观对经穴的认识与应用(方国华)
 佛教疾病观
 佛教养生论与医药卫生学
 从医学伦理角度浅谈“临终三要”(黄远良)
 佛教医学——释尊与名医耆婆(刘欣如)
 以医学原理分解礼佛姿势(道证法师)
 大医生小医院(第一部—佛教医学伦理)A
 佛教医学的特点
 行医与学佛(圆空)
 四谛的医学观(释慧明)
 佛医的特质(净耀居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看不见的菩萨[栏目:济群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八)[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7经 根本定与决意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栏目:郑石岩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