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性三宝之意涵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8

自性三宝之意涵

  每个人的本性当中,都有「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

  「自性佛宝」:在你的自性中有觉性光明,这个光明是平等普施,是你原来本具的「觉悟之性」;

  「自性法宝」:当遇到事情,你能依着自性的觉性光明而做,也就是随顺于法尔如是的实相,而法住、法行。这是你原来本具的「解脱之性」;

  「自性僧宝」:在你的自性中有清净的、平等不染的心。一此心而于人际中,不起怨、亲的妄想差别,这是你原来本具的「和合之性」。

  皈依的「皈」,讲到深处,就是依于以上的道理,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找回自心中本具的「自性三宝」。

佛法正见

  有居士请问:「若自身处在一个大染缸中,道德行为是非对错混淆,要如何知道并判断自己的知见是邪知邪见?」

  覆示:「与无常、无我、清净离欲、持戒调柔等相应的法;能让你渐渐淡化我执、减少烦恼,能坦然面对苦难逆缘;使吾人深信体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逐渐加深慈悲心的法,就是佛法。」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爱护我们的国家、反省我们的社会、乃至发扬自身的文化、陶养人民的心性,甚至所谓「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这些都可以(也必须)透过「文化建设与发展」,来给予潜移默化。

  尤其,当为政者还不知道(或做得不完整、不积极,只是嘴巴光说)要以此来提升国人素质与国家竞争力时,国人自己更要有此自觉,并依此自觉而身体力行。

走向生命的解脱之门

  受限于肉体,心灵不管怎样高超,都可能因为疾病而难堪;或者遇到过去的恶缘,不管如何努力,对方仍与之对立。

  人可以透由努力,学习忍耐、放下、看破,使之成为成长的资粮。

  当死亡来的一剎那,能回首一生而欢喜的说:「谢谢,我这一生通过考验了,我的身上充满光明与安稳,内心没有遗憾、没有恐惧、没有缺乏,再也不留恋。」然后走向生命的解脱之门。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需要皈依
下一篇:修持佛法须具足的条件
 人性有「纯善」,但是也有「修恶」
 勉居士如法护持三宝
 「忏悔」是一种〝勇于面对自我〞的修道
 人生要「随缘如云」
 临终该如何破除障碍求生净土
 当生活中常面临许多有关鬼神的事时
 学佛,要有强大的「愿心入体」
 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
 何谓「法」宝
 观法不净,勿须对立,但须努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家应如何修行?[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当代禅门耆宿弥光老和尚坐缸三年成就金刚不坏身[栏目:明贤法师]
 Notes - by Van Hien Study Group[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心念与命运(一)第六章 心念与鬼神 恭敬诸天,多福少障[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34.罪人也可求得佛道[栏目:动物的故事]
 比丘尼传 3 宋 建福寺法盛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从医学伦理角度浅谈“临终三要”(黄远良)[栏目:临终关怀]
 平安与幸福的基石[栏目:证严法师]
 藏传因明“定义与被定义”理论探析[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