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三、佛法是心地法门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5
三、佛法是心地法门
  1.莫向外求
  修行佛法如果比较上路的话,内在里边的那种宁静、安详、自在、和谐、快乐,常常都会拥有的。一个人散发出来的这样一些氛围和气息,又能够影响和感染到第二个人、周边的人,以及同他相关的人。这样的话,很多人会受到熏陶,会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快乐。慢慢地,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就越来越宁静,越来越祥和,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积极向上。
  佛法不是向外求,向外求都是不对的,向外攀缘也都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总认为这个问题是别人的,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内心有情绪,也是不对的;内心有情结,那更是不对的。
  我们内心对人、事有一种非常固定的看法,就是一种执著。你有了这个看法以后怎么办?你怎么来化解自己内在的这种看法?外在的境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人今天这样,不等于明天还是这样。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有可能把他看得很好,非常地完满,也可能把他看得很差,非常地糟糕。他今天好,今天这件事做得好,仅仅代表这一件事,那么还有很多的事你不了解,也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反过来说,另外一个不好的人,也可能你看到了他不好的一件事情,但是他有好多好的事情你没有看到,把它忽略掉了。这样的话我们很容易对于某一个人,因为某一件事情就把他判断为他是好人,或者说他是坏人,这本身是不对的。
  2.与法相应业清净
  所有的人都是众生,好坏、善恶都是业的呈现。你造了善业,果报就好;他造了恶业,果报就不好。所有外在的行为结果都是业感缘起的。人为什么会造善业、恶业?就是内心跟佛法相应不相应。内心跟佛法相应,他所有的业都是清净的,结果就清净;如果人与无明、烦恼相应,他造作的业就是染污的,结果也就是染污的。
  当对方处在染污状态,业不清净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时候、我们去帮助的时候、我们去引导的时候、去着力的时候、去用法的时候。我们修学佛法,不仅仅说我们一定要有很多很好的境界。如果遇到一些不好的境界,我们就疑惑这个佛法是不是不灵验,我们学了这么久,怎么还会看到、遇到这些看不惯、看不顺的事情呢?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问题。
  我们修行,要往上走一个层次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学校上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你要经过一年的努力,才能够升一级。在佛法里边,你要升一级,更加不容易,它是内心里实际的功夫。你学了一年,不等于你就升了一级,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没有真正去发心、去用功、去努力,有可能你会留级,也有可能你学十年,还是一年级。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二、自他一体惜因缘
 感悟人生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示 四、圆满的信仰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四、环境对人的影响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二讲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讲
 出家与学佛(学诚和尚开示节录)
 用心感知别人的情绪
 依法摄心 以心摄法
 如何正确认识佛教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三、佛法是心地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助念与超度有什么区别?遇亲人过世,应当选择助念还是超度?[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之八:善荣师兄的一日一夜之行(体味般舟三昧之真乐所在)[栏目: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
 25 唯有佛法不可思议[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28.泐潭法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光孝寺皈依读本[栏目:三皈五戒]
 在修行过程中,为何过错反反复复不能了断,请问是何原因?如何得究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中国禅序说(高令印)[栏目:禅宗文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三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的教导[栏目:蒋贡康楚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