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2 莫空说大话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7
12、莫空说大话
 
或曰:禅宗大德直证佛地,所谓等妙二觉,犹是他提草鞋汉,总该没有最后一分无明了。那么,此等人生西,不须带业往生了吗?曰:禅宗所证是理即佛,所证理性与佛无二无别,但就事说来,尚未证到果佛地位,因此并不能与释迦、弥陀等量齐观。不见帝问玄沙:“宗下见性成佛,是否已到果佛地位?”沙曰:“只是因地佛,并非果地佛。”所以开悟见性,一般只登初地,相当于见道位,尚待向上修证,分破无明,圆证法身。所以说宗下见性后,即直登无修、无得、无证位,实大错误,因尚有一个如丧考妣在也,如何不须带业往生?!
 
复次,所谓无修、无得、无证位者,是理边事,同时也是到家人语。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何待修证?但当无明业习未了,贪着犹在,尚于恶道中头出头没的时候,又非不众生!既有业习,就有幻受,既有幻受,也就不无幻修、幻得、幻证了。所以这句无修、无得、无证的话,也是真实到家人语。因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染无失,在净无得故也。今若尚在路途上,就说无修、无得、无证,岂不言之过早!
 
或曰:末等于初,生死就是涅槃,路途就是家舍,虽然了生死,就在六道中。答曰:一切不二是真理,但须证到这种地步始得。假如现在还有苦乐在、怖畏在,还有气恼、患得患失在等等,那么路途不是家舍,生死也不等于涅槃。因为诸蕴未破,幻受犹在。在人道中,还有苦乐之见,何况余道!试看调达在地狱,如享三禅之乐,相去奚啻天壤!所以修心人大须仔细,切莫空说大话,莽莽荡荡招殃祸!
 
摘自《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3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1 带业往生
 恒河大手印 (第五讲)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6 九缘生识
 附: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上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1 三身佛
 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五、见修行果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3 功夫程度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12 心清净,不在数量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序言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1 现量亲证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2 六印一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龙树菩萨之舍生[栏目:上师讲故事]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二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5、嗔打报复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让宗教与科学,齐头并进[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超世希有 第十八[栏目:净空法师]
 怎样认识病相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僧宝论13、谤僧过失严重 (第三章 避免谤僧与调整行为 之一)[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栏目:妙祥法师]
 沙门果经第二十七[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台湾「香」需改良[栏目:明日的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