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省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3

内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句话是对“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补充说明。这是修养方法之一。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

  见贤思齐,这里边有深刻的哲理,所以“见贤思齐”就成了一句成语,即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意思。

  “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明一个仁者要能够经常以反面典型来反省自己。如果不是经常反省自己,总是去看人家有没有错误,那他就成不了仁者。孔子说过责备自己很严,而对待别人却要宽。只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树立榜样,别人看到榜样也才能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想要别人没有错误,他的错误反而会更多。不去指责别人,只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反而会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他的错误就越来越少。

  近代高僧倓虚大师的在他老的自传《影尘回忆录》说到邀请高僧弘一大师来湛山开设律学讲座,弘老开示的题目“律己”,主要的是让学律的人先要律己,不要拿戒律去律人,天天只见人家不对,不见自己不对,这是绝对错误的。又说平常“息谤”之法,在于“无辩。”越辩谤越深,倒不如不辩为好。譬如一张白纸,忽然染上一滴墨水,如果不去动它,它不会再往四周溅污的,假若立时想要他干净,马上去揩拭,结果污染一大片。末了他对于律己一再叮咛,让大家特别慎重!

  倓虚大师谈到弘一大师平素持戒的工夫,就是以律己为要。口里不臧否人物,不说人是非长短。就是他的学生,一天到晚在他跟前,做错了事他也不说。如果有犯戒做错;或不对他心思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律己”不吃饭。不吃饭并不是存心给人呕气,而是在替那做错的人忏悔,恨自己的德性不能去感化他。他的学生,和跟他常在一块的人,知道他的脾气,每逢在他不吃饭时,就知道有做错的事或说错的话,赶紧想法改正。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几时等你把错改正过来之后,他才吃饭,末了你的错处,让你自己去说,他一句也不开口。平素他和人常说:戒律是拿来“律己的!”不是“律人的!”有些人不以戒律“律己”而去“律人,”这就失去戒律的意义了。

  从“律己”和“律人”来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话有更多的禅意,一个人仁者,他首先是“律己”,因此好人和坏人都是他的榜样,好人是好榜样,坏人是坏榜样。

  九华山有一个肉身菩萨(死后肉身不腐)叫做大兴和尚,他生前的口头禅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好和坏都有自己的因果,而仁者已经超越于好与坏的相对性,他要让好人更好,让坏人变好,那么首先就要自己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好了,不好的人最后也会自然对你好。

  论语禅:

  律己变成君子,律人变成小人。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悟“道”
下一篇:自度度人
 正义在心
 契理契机
 愚不可及
 述而不作
 好人得病
 忏悔
 直心是道场
 一念之间
 预测三千年
 常不轻菩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Dharma Education in a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Age[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因明立式辩经教材》--佛教逻辑的现代运用[栏目:因明与辩经]
 第四章 总结[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学习慈悲与包容 - 远离两面人[栏目:从心沟通]
 八苦[栏目:斌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