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名位看空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地位,就怕德立不起来。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仁,别人就自然知道你。”
一般人认为这是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由于不能体会孔子的最高境界,在语句的翻译上多有误解。名誉和地位是一般人都追求的,但圣人就相反。孔子告诉我们道德仁义才是我们需要不断追求的,只要我们立足于追求仁义道德,那么名誉和地位都会不求自来。而一个真正的仁者,其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对于这样的仁者来说,即使名和位来了,也会抛弃,真正修行的人会把名位看空。
不能把名位看空的人是因为他执着于“我”是真实存在的,为满足自己就千方百计追求名位。佛教说“色即是空”,就是首先破凡夫的执着有“我”的假象,不要以为“我”这个身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不要以为“我”身外的大千世界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心经》中观音菩萨出定后就特别提醒一切众生“色即是空”,不要被“色”的假象所迷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世间所有一切客观实在都如《金刚经》所说的“如梦幻泡影”。
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佛陀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获得。佛陀说妄想,爱因斯坦说错觉,错觉跟妄想相似。
佛教还说“四大皆空”,有人说就是酒色财气都空吧,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回答。说明很多人说四大皆空,实际上不懂它的原意。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种元素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真理。
“我”是谁?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顺治皇帝出家诗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若能看破“我”本来不存在,看破“色即是空”,则自然能够把名位看空。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由于大家没明白要把名位看空的含义,所以一般人就翻译为:“不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这样一来,这段话也首先就是立足如何做官了。孔子的目的不是求官,而是求仁,所以孔子的原意自然应该不怕没地位,就怕自己没德。如果没有德,反而拥有地位,那么就会给众生带来灾难。地位越高,灾难越大。
孔子认为,立德才是最根本的。《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叫做“三不朽”,在立德、立功、立言中,立德是第一位的。远古人心淳朴,只重视立德。周秦以后,则一般人只重视立功了,功成名就,则名利双收。孔子则把立德放在第一位,立言放在第二,立功放在第三。
立言也能流芳百世,但是孔子也没有这种思想,孔子“述而不作”,他没有写过一本著作,其《论语》是学生整理出来的。再如释迦牟尼也没有写过一部著作,浩繁的三藏经典是后人整理出来的。老子留下五千言,也是没有办法才留下来,因为关尹子向他讨,否则就不放他出关。可见,圣人出世,唯有一件大事,就是要纠正天下人心,使人人都走向道德完善的境界,并得到生命的最后解脱。所以地位和名望都不是他们追求的目的,让众生觉悟才是他们的目的。
孔子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有人翻译为“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本领,努力让别人知道就知道了”。别人不知道我,就想尽办法让别人知道吗?那孔子还是孔子吗?《论语》一开头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对照前面,这样翻译不能够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的处世态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怎么会那么汲汲求取功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呢?孔子不要地位,当然也不要名誉。但是一个人如果真正追求仁,他就有善名,不求闻名反而会闻名。做了那么多好事,百姓记着他,众生记着他,怎么能够不闻名呢?
所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仁,别人就自然知道你。”正好像那些有德的隐士,越隐其名气越大,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境界很高了,所以连皇帝都想请他出山。
论语禅:
当你一切都不想拥有的时候你就会一切都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