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每天读点南怀瑾 序言 跟南怀瑾悟大智慧
 
{返回 每天读点南怀瑾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209
序言:跟南怀瑾悟大智慧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当使生命灿烂如夏花般灿烂。话虽如此,但面对现实。虽然我们坚持主张"人非有品不能闲",虽然我们永不停止追求着成功的勤奋步伐,虽然我们永不言败地在与对手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但我们仍不能摆脱被命运开玩笑的时刻,仍有时不能自救于失败的泥塘。
  在这样的时刻,在大家挣扎于成功与失败的交错轮回中时,不妨每天读点南怀瑾吧。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沉浸在国学大师思想的汪洋中,顿时渡光浮动,光华闪现,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南怀瑾先生聚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华,将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之智慧融合,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向你讲述人生大得大失间的智慧。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大师之语,意蕴无穷。平实的话语挥洒如诗,智慧的箴言豁达飘逸。
  南怀瑾先生的原著到现在为止都不知有多少了,大家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拿来读上一两本,定会知道我上面所论并非虚言。同时,我们还在本书萃南先生一生之精华,为大家做一个不算导读的导读吧。本书从八个方面阐述先生的非凡智慧。
  第一,大爱的智慧。南怀瑾问:什么是布施?真正纯净的布施,就是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南怀瑾问:什么是真正的大孝?大孝就是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就是是他所提倡的世间大爱。
  第二,学习的智慧。南怀瑾从小勤于读书,三十岁之前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著作都读完了,后又学贯中西,多方拜师,不耻下问。精通佛、儒、道三家智慧,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自成一体。
  第三,养生的智慧。南怀瑾生于困难的旧社会,现已九十几岁,却仍精神十足,四处讲学。他的养生智慧在哪里?
  第四,做人的智慧。南怀瑾无数次讲过"做人是天下第一学问",那么,他的处世为人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念呢?
  第五,包容的智慧。包者为大,容者为仁。一个具有包容心的人,会使猜忌和误会化为乌有;一个具有包容心的人,生活中必是心态平静,精神安逸。因为南老师他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善明事理,他不会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更看重幸福的未来。
  第六,坚持的智慧。坚持的极致"千万人吾往矣"。南老师有很多当官的机会,他却坚持不做官;南老师信佛,但他坚持不出家;南老师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他却坚持不做生意人。忍是最难做到的,而他却忍了一切的议论,以一颗菩萨心做着救世助人的大事。
  第七,领导的智慧。经过多年的讲学,南老师已经有了自己的团队,他是如何领导,让学生几十年如一日像信徒一样追随他的呢?他又是如何教导企业老总及官员们领略领导智慧的呢?
  第八,解脱的智慧。南怀瑾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挫折,当然现在名传海内外。面对困境,他如何开解自己呢?面对荣耀,他又是如何看淡的呢?
  这些谜一样的问题,我们都将在本书中努力寻求答案。南怀瑾先生的微言大义会像玫瑰色的晨星,闪烁在寂寞的清晨,温暖我们有多元选择的社会狂燥而迷茫的心灵。让你我如吸甘露,如饮醍醐。
  《每天读点南怀瑾》是从典籍中撷取处世智慧精华,在现实中阐发人生成败感悟。本书每一小节都分三点:开篇,"南怀瑾语录"幽默亲和,娓娓道出圆融睿智处世箴言;中间,深入浅出,信手拈来,联系古今,分析解释;最后,"一日一心得"品名师之言,悟先贤之道,感悟人生智慧。
  每天读点南怀瑾,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让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在世俗之中摆脱一点俗气,在闲暇之际可享受一份逍遥。得意之时可让我们淡然,失意之时可让我们泰然。它是一副清凉剂,如汩汩清泉,流进你我的心田;它也是一副镇静剂,让你们在熙攘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澄澈。

{返回 每天读点南怀瑾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发大悲心,行菩萨道
下一篇:每天读点南怀瑾 内容简介 目录
 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
 学佛要从科学角度出发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娱乐时代的大悲心
 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
 为天下苍生而忙
 什么是佛教的大孝
 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什么是真正的布施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铭[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14.务必证空[栏目:善祥法师]
 面对当前社会和佛教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巩固这个僧团?[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彻悟人生 第三十三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不起作用,心里永远是那么宁静[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禅学的黄金时代 11.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如何了知未来世?[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根本誓言次第忏悔颂[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四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五欲与苦 The Five Desires and Suffering[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