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返回 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00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成了中国历史上不以穷通得失挂怀、潇洒旷达的人生情怀的范本。

    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还贯穿在他对人物的评价中,贯穿在他本人的人生历炼中。

    苏东坡历尽政治风波,劫后余生,从边远地区回到京城,在翰林院供职。不久,好友王定国也从岭南被召回京城。两人相见,开怀畅饮。酒席间,王定国让歌女柔奴劝东坡饮酒。柔奴眉清目秀,应对敏捷。并且,更吸引东坡的,是她的那种淡定平和的气质。苏东坡问她:“你的家人都在京城,你一个人跟主人在岭南呆了这么长的时间,那里风土不好,这些年够辛苦的吧?”

    柔奴安详娴雅地回答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东坡听了,感到非常的震憾:这么一个柔婉妩媚的女孩子,却有这么洒脱、这么超然的心境。感慨之余,东坡写了首《定风波》词来表示赞许。词中说: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柔奴置身逆境、波澜不惊、超然其上的感悟,也是古代的知识分子所追求向往的境界。唐代白居易在诗里就经常流露出这种感受,如“身心安处即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这种心境,也给了仕途坎坷的苏东坡莫大的受用。正因为苏东坡的自身也有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他在被贬到偏僻荒凉的岭南时,仍然非常乐观,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歌: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在垂暮之年被贬到惠州,仍然旷达洒脱,忘怀于得失。当他吃着荔枝时,不是在怨天尤人,而是在感恩,这样一来,在别人难以承受的苦难中,反而发现了生命的喜悦与自在。

    如果执著于繁华,萧瑟时就会痛苦万分。如果在花繁柳艳处,淡定从容,秋风萧瑟的时候,就不会有失落的痛苦。如果执著于繁华,萧瑟时就会痛苦万分。如果在花繁柳艳处,淡定从容,秋风萧瑟的时候,就不会有失落的痛苦。这就是《菜根谭》说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是苏东坡自己说的:“成固欣然,败亦可喜。”(苏轼《观棋》)

    这就是超越顺境与逆境、超越得失、超越成败的不二法门。


{返回 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死得自由
下一篇:白隐禅师与邻女
 超越一切的不二法门
 满屋的月光
 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前言 目录
 放下你的杯子
 白隐禅师与邻女
 一杯水中的智慧
 自家的金矿
 晒躯壳
 每个人都很富有
 人生如陀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用心中的明灯照亮法界[栏目:佛网文摘]
 同时出生,生死不同[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鹅死代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生命有轮回[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念佛临终往生慎要(了愿)[栏目:净土宗文集]
 整体观、局部观与个体观[栏目:仁焕法师]
 当我在修法出现妄念时,就用上师所教导的方法去调整。但是调整完之后,我就不知道接下去该如何修行了。[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拜佛真身舍利[栏目:传喜法师]
 176.三梦六祖来召 Seeing the Sixth Patriarch arrive thre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