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公家财物,不与勿取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9
佛说:公家财物,不与勿取

  佛门有一副广为传颂的对联——
  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

  这幅对联其实是讲了两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上联的“杨岐”,指北宋杨岐方会禅师,他是袁州宜春人,俗姓冷,20岁时出家。
  杨岐方会禅师的悟性很高,起初阅读佛教经典时,心明神会、进境远胜于常人。后来,他去长沙参谒石霜楚圆慈明禅师,并在楚圆门下做了十年监寺,但始终未能开悟。每次他向楚圆禅师请示时,楚圆总是敷衍他,说现在没时间,以后再说。杨岐为此十分苦闷。
  有一次,杨岐又去参问,楚圆禅师说:“监寺以后的门人遍布天下,何必急在一时?”
  杨岐只好苦笑而已。虽然师父的鼓励令人开心,可悟道的门径在哪儿呢?总不能老是在黑暗中摸索吧?
  后来,杨岐实在忍不住了,把楚圆禅师拦在路上,发狠说:“师父!您今天必须给我说,否则我对你您不客气!”
  楚圆禅师淡淡地说:“监寺知道这个事就行了。”
  话音刚落,杨岐豁然大悟,当即跪拜在泥泞路上,向师父礼拜致谢。
  楚圆知道他已开悟,颔首一笑。
  杨岐又问:“师父!狭路相逢时如何?”
  楚圆答道:“你暂且避过,我要到那边去。”
  杨岐心领神会,回到了寺中。
  杨岐开悟后,主持江西萍乡杨岐山,故称“杨岐方会”。
  却说杨岐方会禅师夜间看经,自己另买灯油,不将常住油私用。但还是有人提醒他:你这样还算不上彻底清廉,你的灯挂在寺庙的灯下,寺庙的灯油便时时滴进你的油灯里,你岂非无意中沾了公家的光吗?杨歧恍然大悟,赶紧把自己的油灯挪到了寺庙的油灯的上面。
  杨岐后来创立了五家七派的“杨岐派”。
  下联的“宝寿”,指洞山自宝禅师(别号宝寿),在五祖师戒禅师会下作监院。
  五祖戒禅师患了寒病,需要用生姜和红糖熬膏服用。侍者往库房求此二物,宝寿说:“常住公物,何可私用,师傅用也不行,必须拿钱来买!”
  五祖戒禅师听了深以为然,当即让侍者持钱去买,并由此对宝寿的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洞山住持缺人,请戒禅师举荐贤能,禅师荐道:“卖生姜汉可以。”
  杨岐灯盏和宝寿生姜的故事,都生动地描述了高僧大德是如何的清廉自律。印光大师曾云:“凡整理糖食,手有粘及气味者,均不敢用口舌舔食,但以纸揩而已。”
  “常住财物”在佛门指寺庙的公物公款,在世俗指公家的钱财物品。《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可见,未经允许,私占公家财物,哪怕是很少,就构成“不与而取”的偷盗罪,按佛教因果讲,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不仅会招感贫穷的果报,还要堕入“无间地狱”!所以,奉劝哪些肆无忌惮地贪污占用公款公物的人们,不要不明因果,坏了良心,而去承受将来的无边苦果!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扫地也是修行的法门
下一篇:不开口笑是痴人
 结怨不如结缘
 禅,是真诚的生活
 孝养父母与供佛无异
 佛陀告诉你饮酒的若干过失
 读诵大乘经咒,忏悔灭罪最速
 修行且莫推明日
 一切皆在定力中成就
 佛说:最便捷的成功途径
 凡夫都要经受的八种大苦
 少一分名利,多一分淡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由心转[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原始佛教“业说”概论 ——以《阿含经》为中心(金镇戊)[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出三藏记集 17 维摩诘经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五百罗汉 427、无尽慈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法华经讲演录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栏目:太虚法师]
 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栏目:姚卫群教授]
 清净念诵祈祷文[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夏坝仁波切关于“闻思修”菩提道次第的开示[栏目:夏坝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9讲[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公鸡与虫儿[栏目:禅话禅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