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一、认识自我 前言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8

认识自我

前言

  小时候住在山上,我对浓雾的日子,特别有感觉。漫步羊肠小道,即使不见来时路,也很安心地往前走。因为心里很清楚,我来自哪里,要往何处。雾散了,花开了,迎面而来的是单纯人生的自由自在。 青少年时期,随着父亲工作的转换,迁居回到台北,课业落后甚多的我,才真正陷入人生的五里雾中,茫然迷失在云深不知处。放学以后,我常独自走向外双溪的产业道路,经过小区、路过荒野,眼前景物不断变化,如同心中不停浮现的问题:“我是谁?”“我要到哪里?”答案随之千变万化。 曾经,这是很困扰我的一段成长岁月;但是,回头去看它,我却深感庆幸,年少的彷徨来得那么早,尽管摸索的时间那么长,却让我比一般人更能适应这些问号后面,随时变化的答案,也更清楚生命之河不管怎么蜿蜒流往大海,万变不离其宗的彼端,自然有我要去的方向。

  我,究竟是什么呢?

  西方的心理学讲“我”,比较常被引述的是佛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彼此交互影响,在不同时间内对个体产生不同作用。 本

  我(id):是指人类的基本需求,例如:饥、渴、性等需求产生时,会要求立即的满足。婴儿饥饿时,就要求立刻喂奶,不会考虑母亲当时是否方便。

  自我(ego):是指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果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时,必须迁就现实,并且学习调整。

  超我(superego):是指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遵循道德与良知的我。 另一个理论叫“周哈里窗户”(Johari Window),将“我”分为四个象限,包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我,称为“公众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譬如,刻意想隐藏的秘密,或其他隐私),称为“私密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我(譬如,我有一点驼背,自己可能不知道,别人看得很清楚),称为“背脊我”;以及“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我(譬如,还没开发的潜能),称为“潜能我”。 圣严法师讲授《金刚经》里的“自我观”时,曾经归纳三种不同层次的我,包括:“自私的我——小我”“博爱的我——大我”“实相的自我——以无我为我”。

  《金刚经》讲到最后,提升自我的最高境界,是“离一切相”,就是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超脱了“周哈里窗户”所指称的四个面向,空间的我和时间的我,都消失了,到达“无我”的状态。

  从前看书的时候,还不是读得很通透,觉得佛经里的“无我”,讲到这个“虚妄”的我,好像自己随时会飘忽不见,后来我慢慢地体会,其实那个“虚妄”的我,是指暂时的、临时的、会变化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是这样,可是会一直变化,除了“不要执着于某一个形式”的意义之外,从比较正面的角度来看,还有另一个意义,代表了人的无可限量、与发展的无限可能。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课 成长,是往内在去探索自己,而不是向外去需索感官的满足
下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祝福,永不止息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6课 以发展自我为目的,就能把“吃苦”当做“进补”..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3课 唯有慈悲,才能解决因为爱而引起的冲突..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4课 接受天生的限制,改进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自信..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3课 从探索兴趣开始发展自我,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8课 志向愈大,挫折和诱惑就相对地变小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净瓶常注甘露水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3课 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1课 善用危机感激发自我的力量,突破环境的障碍..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7课 教养子女之前,父母应该先教养自己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7课 勇于承担别人惠予的付出;將來才有分享出去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问答(第六辑)[栏目:如本法师]
 禅心密印 第十四章 真如佛性体相用[栏目:达照法师]
 药师佛契应现代人所发的十二大愿[栏目:药师佛·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四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From Blue Cliff Records[栏目:Shunryu Suzuki]
 自讨苦吃[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法显与小乘《大般涅槃经》[栏目:黄夏年教授]
 中论卷第一[栏目:龙树菩萨]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后记:慈心的力量[栏目:德宝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